德國第二艘F125護衛艦服役!噸位相當於052D,記錄將被英戰艦打破

2020-12-22 尤裡今天不復仇

作者:尤裡今天不復仇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現在各國海軍的主戰艦艇中,護衛艦和驅逐艦的界限越來越模糊。6月10日,德國海軍的第2艘「巴登.符騰堡」級(F125型)護衛艦「北萊茵.威斯伐倫」號(舷號F223)服役,這種護衛艦是當今世界滿載排水量最大的護衛艦,噸位幾乎和052D相當,當然,這一紀錄很快就要被打破。

defpost網站日前報導稱,6月10日,德國海軍舉行了一個小型儀式,以慶祝「北萊茵.威斯伐倫」號護衛艦服役,這是4艘F125型護衛艦的2號艦,由蒂森克虜伯海事系統公司和呂爾森造船廠、布羅姆.福斯造船廠等德國頂尖造船廠合力建造,2007年,德國國防部斥資22億歐元購買這些護衛艦,用於取代F122型不萊梅級護衛艦。

圖片:「北萊茵.威斯伐倫」號

F125型護衛艦,滿載排水量高達7100噸,艦長149米、寬18.8米,採用比較新穎的柴燃電綜合推進,從體格來說,完全是驅逐艦的體格,噸位在全球護衛艦中位居第一,超過了2011年服役的丹麥海軍3艘伊萬.休特菲爾德級防空護衛艦,後者滿載排水量為6600噸級。

圖片:「伊萬.休特菲爾德」級

需要指出的是,日本海上自衛隊的「護衛艦」,從艦種來說,不論是出雲級還是愛宕級或是朝日級,分別屬於「直升機驅逐艦」(DDH)、「飛彈驅逐艦」(DDG)、「(通用)驅逐艦」(DD),說是「護衛艦」,因為日本二戰後「和平憲法」束縛,只能「專守防衛」,這些驅逐艦都隸屬於海上自衛隊的「自衛艦隊」的各個護衛隊,實際上是文字遊戲,「自衛艦隊」負責遠洋作戰,相當舊日本帝國海軍的「聯合艦隊」。

圖片:「加賀」號直升機驅逐艦

F125型護衛艦的全球最大護衛艦的位置,可能過兩年就要讓位了。英國正在為皇家海軍,同時向澳大利亞、加拿大出口的26型護衛艦,滿載排水量更是達到了8000噸級,超過了052D、日本海自的朝日級等典型的6000-7000噸級通用驅逐艦,這意味著,未來驅逐艦和護衛艦之間的艦種界限將完全顛覆。

圖片:26型首艦有望明年下水

不過,德國引以為傲的造船工業,在建造4艘F125型時,卻「翻了車」。

就拿剛服役的「北萊茵.威斯伐倫」號來說,它其實是2012年10月開工、2015年4月下水,比我們的055型萬噸大驅首艦「南昌」號還早,連4號艦萊茵蘭-普法爾茨號(F225)都在2017年下水完畢,但因為建造質量有問題,甚至連基本的重心都不穩,德國國防採購局(BAAINBw)堅決要「退貨」,這些戰艦又不得不進行「整改」,首艦「巴登.符騰堡」(F222)直到去年6月才服役,比原計劃至少推遲了3年。

圖片:「巴登.符騰堡」號

整體上,F125型是典型的大船體、輕武裝。

它雖然裝有4面TRS-4D有源相控陣多功能雷達系統,但卻只預留有飛彈垂直發射系統安裝空間,沒有實際安裝,防空全靠2套21單元「拉姆」艦空飛彈,對海主要是艦首的127mm奧託艦炮和8枚「魚叉」反艦飛彈,防空火力甚至不如054A,主要在遠洋長時間執行反海盜等中低強度作戰任務,艦體兩側有多達4個小艇收納艙,還有5挺12.7mm遙控機槍,值得一提的是,F125型要求可以在海外部署2年時間,水兵們乘飛機去海外港口和它匯合後「輪班」,因此需要造得很大。

圖片:4號艦「萊茵蘭-普法爾茨」號

但從火力來說,F125型倒是名副其實的護衛艦,和武裝到牙齒的052D,差距還是比較明顯。


相關焦點

  • 德國第二艘F125護衛艦服役!噸位相當於052D,火力卻不如054A
    6月10日,德國海軍的第2艘「巴登.符騰堡」級(F125型)護衛艦「北萊茵.威斯伐倫」號(舷號F223)服役,這種護衛艦是當今世界滿載排水量最大的護衛艦,噸位幾乎和052D相當,當然,這一紀錄很快就要被打破。
  • 淺談大國海軍下一代護衛艦之——德國海軍F-125型
    根據比利時媒體消息,2020年6月10日,德國海軍F-125型「巴登.符騰堡」級護衛艦2號艦F223「北萊茵.威斯伐倫」號服役,其於2012年10月開工、2015年4月下水,由德國軍工巨頭蒂森克虜伯海事系統公司承建。用於取代F122型「不萊梅」級護衛艦,執行防空、反艦、反潛、火力支援以及非戰爭軍事行動等多重任務,是一型標準的多用途護衛艦。
  • 印度最新隱形護衛艦下水!噸位堪比052D,上層建築依舊看不見
    印度最新隱形護衛艦下水!噸位堪比052D,上層建築依舊看不見12月14日,在印度加爾各答,印度海軍雄心勃勃的7艘P17A型尼爾吉裡級隱身護衛艦的2號艦下水,但與之前印度建造的新型主力驅逐艦和護衛艦一樣,上層建築仍然是空的。
  • 德國F-125型護衛艦,性能先進突出,獲得外界關注!
    從歷史上看,德國近代工業起步較早,在十九世紀後半期一躍成為世界工業強國,實力甚至超越了同時期的英國和美國。不過,在經濟迅猛發展的基礎上,德國卻先後參加了兩次世界大戰,特別是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策源地,這給人類社會造成沉重災難,也讓自身發展陷入停滯。
  • 造價頂5艘052D噸位快趕上055,戰鬥力還不如054A,德國新艦太奇葩
    然而蘇聯解體之後,世界各國的軍事形勢有所轉變,很多國家開始建造噸位更大的軍艦,而且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現有的按噸位來算軍艦級別的做法很有可能會被推翻,因為德國繼F125之後建造了又一種巨艦,這就是排水量達到9000噸的MKS180護衛艦。
  • F-125型還沒整明白,德又要造全球最大護衛艦?專家:中看不中用
    早前有媒體表示,德國國會已批准打造4艘新一代的MSK 180大型護衛艦的要求,一旦計劃順利實現,德海軍整體作戰實力也會上升不少,為此德國至少需要出資56億歐元。排水量將近萬噸,F-125型護衛艦地位不保?
  • 浪費噸位的典範,德國要打造萬噸護衛艦,火力卻還不如中國054A
    但靠著其強大的軍工製造業(特別是艦艇製造)基礎,近些年來,卻在海軍護衛艦方面取得了不少新的進展,比如最近就有外媒爆料,德國國會已經批准以56億歐元的價格為德國海軍採購四艘新一代的MSK 180大型護衛艦,以充實和提高德國海軍的戰力水平。
  • 比日本晚了30年,德國海軍砸巨資訂購4艘萬噸戰艦,單價超10億歐
    就拿海軍(海上力量)投入來說,日本海上自衛隊早已萬噸級驅逐艦甚至是輕型「準航母」,而德國直到最近,才訂購了4艘近萬噸排水量的新型戰艦,時間上幾乎差了日本30年。據defpost網站6月19日報導,德國國會(聯邦議院)已批准以約56億歐元的價格,為德國海軍採購四艘MKS 180型護衛艦,這將是德國二戰以來獲得的最大噸位水面作戰艦艇,合同將由荷蘭的達門造船集團作為主承包商,德國的布羅姆-福斯、呂爾森等造船廠作為分包,80%的投資額都將在德國境內完成。
  • 這艘80年前服役的驅逐艦,航速世界最快,紀錄至今都未被打破
    "可怖"號是二次大戰前服役的法國海軍空想級驅逐艦的5號艦,那麼,法國為何要建造出如此快速的驅逐艦呢?其原因主要在於假想敵。 1922年,美英日法意五國籤訂了華盛頓海軍軍縮條約,法國獲得的建造噸位僅17.5萬噸。雖然法國心有不甘,但又無可奈何。
  • 中國歷史擊沉噸位最大外國軍艦,一戰擊沉7艘敵艦:記錄保持至今
    ,擊沉外國軍艦噸位最大記錄,擊沉外國軍艦單艦噸位最大記錄。在1859年6月25日,英法聯軍以11艘軍艦壓陣,包括,1635噸的切薩皮克號護衛艦,1846噸的杜沙伊拉號巡航艦等等。以11艘淺水炮艦發動進攻,包括,班特勒,茶隼,姆羅德,鸕鷀,鴴鳥等等。同時,還有1艘保持中立,但是也突然參戰的美軍準將約西亞·塔特納指揮的炮艦東灣號。
  • 印度下水第二艘P-17A護衛艦噸位接近052D驅逐艦,裝備布拉莫斯飛彈
    據印度防務網站「livefist」12月14日報導,印度海軍P-17A型隱形護衛艦2號艦「希姆吉裡」號(Himgiri)在加爾各答的加登·裡奇(Garden Reach )造船廠下水。據媒體此前報導,「希姆吉裡」號是在加登·裡奇造船廠建造的首艘P17A護衛艦,該艦於2018年11月10日開工,計劃於2023年交付。根據印度國防部的規劃,印度將建造7艘P-17A型隱身護衛艦,其中4艘在馬扎岡造船廠建造,3艘在加登·裡奇造船廠建造,馬扎岡造船廠將主導該級艦的建造工作。
  • 印度16艘新戰艦開工,號稱潛艇殺手,全艦沒有飛彈相當於037
    在這其中,P15B型維沙卡帕特南級神盾驅逐艦、P17A型尼爾吉裡級新型護衛艦這樣的大中型水面主戰艦艇,進度都很緩慢,而印度海軍要求本國造艦工業提供一批廉價的近海反潛戰艦,這種新型戰艦,近期正式開工。defpost網站報導稱,建造了印度首艘國產航母「維克蘭特」號的印度國有造船廠科欽船廠有限公司(CSL)本月初宣布,已經舉行了首艘印度海軍最新的「反潛戰淺水戰艦」(ASWSWC)切割鋼板開工儀式,該廠將和位於加爾各答的加登裡奇造船工程有限公司(GRSE),各為印度海軍承建8艘(總共16艘)這種戰艦。
  • 建造比服役時間還長,這艘戰艦真不是印度的
    兩個月後,納粹德國突然入侵法國,此時讓·巴爾的建造工作仍未結束。為了防止這些新銳戰艦被德軍炸沉或俘獲,法國決定將黎塞留和讓·巴爾轉移到英國或法屬北非。法國海軍命令讓·巴爾的艦長立即出發,或就地鑿沉這艘戰艦。6月18日,在幾艘拖船的牽引下,讓·巴爾號離開了法國,駛向了法屬摩洛哥。6月22日,讓·巴爾抵達卡薩布蘭卡。也就在同一天,法國政府與納粹德國籤訂停戰協議,成立了維希政權。法國自此投降,而黎塞留與讓·巴爾兩艦也自此停靠在卡薩布蘭卡,成為中立國戰艦。
  • F-125型護衛艦,是德國為了應對現代海上威脅,而研製的軍艦
    F-125型護衛艦,是德國研製的多用途的飛彈護衛艦,它研製的目的就是德國為應對現代的海上威脅,可以說它是德國現代製造軍艦的典範。F-125型護衛艦,它長149米,寬18.80米,最大排水量為7100噸,最航速在26節以上,它計劃是一共建造4艘。F-125型護衛艦它總體上是財通傳統的單體艦型,但是在細節上,它又有隱身的設計。在武器系統上,它有一門127毫米的艦炮,同時裝備的有機關炮、防空飛彈和反艦飛彈,同時它也能發射對陸地巡航飛彈。
  • 英媒:中國新052D戰艦加入南海艦隊 另有7艘在建
    參考消息網7月24日報導英國《簡氏防務周刊》網站7月22日報導稱,關注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的觀察人士報告說,第二艘052D型「旅洋」III級驅逐艦「長沙」號(舷號173),7月中旬開始服役,並加入了中國南海艦隊。  「長沙」號可能將以位於海南島亞龍灣的解放軍海軍基地為大本營開展活動。
  • 德國海軍下歷史最大訂單,造四艘世界最大護衛艦,超級巡邏艦?
    MKS 180多用途護衛艦CG根據6月18日德國聯邦議院一份聲明,德國議會昨天正式批准為德國海軍採購4艘四艘MKS 180多用途護衛艦,合同總價值約為56億歐元(約合62.8億美元、信息技術和在役支持辦公室宣布,荷蘭達門集團海軍造船廠和BV造船廠贏了MKS 180多用途戰鬥艦招標,達門集團將與布洛姆+沃斯造船廠、泰利斯集團合作為德國海軍建造至少四艘MKS 180多用途護衛艦。
  • 這艘德國最知名的戰艦,究竟是如何沉沒的?丨局器
    文\紫電船已無法操縱,我們將戰至最後一發炮彈!提起德國最著名的戰艦,俾斯麥號戰列艦無疑是絕大多數人心中的唯一答案。這艘傳奇戰艦曾創造了輝煌的戰績,但很快就在敵軍的優勢兵力面前迎來了終結。根據《凡爾賽和約》的限制,德國被禁止建造戰列艦等大型戰艦。但1935年,德國與英國籤訂了《英德海軍條約》,允許德國建造不超過大英國協海軍總噸位35%的艦隊,以及不超過大英國協海軍潛艇總噸位45%的潛艇。這一條約為德國海軍的軍備現代化鋪平了道路。
  • 比052D還多2700噸,單價16.5億歐元,德國建史上最大護衛艦
    最近在各種新聞的掩蓋下,德國海軍搞出了一個大新聞,那就是正式批准開建史上最大排水量的飛彈護衛艦——MKS 180級飛彈護衛艦。目前,德國議會已經批准德國海軍採購4艘MKS 180型飛彈護衛艦,合同總金額為56億歐元,算下來每艘MKS 180級飛彈護衛艦的單價為16.5億歐元,還是挺貴的。
  • 日本曾一次亮出11艘戰艦顯擺武力,如今青黃不接成難題
    大家都知道,日本擁有非常強大的海上力量,曾經一次亮出11艘戰艦顯擺武力,那個時候僅僅在規模上已經讓羨慕了,更不要說,這些戰艦性能上都相當的不錯,其中的主力為初雪級護衛艦,一款上世紀80年代建造的戰艦。11艘戰艦不要以為,初雪級被歸類為護衛艦就小看它,實為艦長130米,4000噸級別的水面艦艇,放到今天也不能說是小艦了,日本是不存在驅逐艦這個級別的。
  • 22350M型護衛艦:俄海軍中堅力量繼承人
    從外形上看,22350型護衛艦外形簡潔明快,大量採用隱身設計,是俄羅斯隱身性能最好的戰艦之一,設計風格開始趨向於西方。它徹底顛覆了俄羅斯粗獷的設計風格,其典型代表就是1144型巡洋艦,整艘艦上滿布武器和雷達,只注重火力,而幾乎不考慮隱身能力的設計。  軍事評論員彰海雄介紹:「排水量4500多噸的22350型護衛艦是俄羅斯近年來建造的最新、最大、最好的隱身護衛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