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7 17: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憨態可掬的小狗、
頑皮可愛的小貓、
活靈活現的小鳥
……
6月15日,記者來到
淇濱區未來·鳳凰城小區趙雯家,
一時難以相信眼前這些
「萌寵」竟然是羊毛氈工藝品。
這些工藝品都是趙雯手工製作的,
她用幾根針把一團團毛線
做成各種可愛的小動物造型。
做法簡單,全靠耐心
趙雯的動作很快,
手中的針不斷戳、戳、戳,
一團核桃大小的毛線團
10餘分鐘後便成了一個硬實的小毛球。
趙雯說,通過不斷增添毛料,
毛球會越來越大,不同形狀、
顏色的毛球經過拼接
便構成動物的輪廓;
然後不斷修整,植上細毛料,
用紐扣或玻璃珠為工藝品
配上眼珠、鼻子,
一個個栩栩如生的工藝品便誕生了。
「不少網友說做羊毛氈工藝品是強迫症的救星,製作過程其實很簡單,就是不停地戳,關鍵是有耐心。」趙雯說,因為一直戳、戳、戳,她在製作羊毛氈工藝品時常常有一種解乏的快感。
毛線本身就是毛茸茸的,製作成貓狗等動物造型很容易達到栩栩如生的效果,很受女孩子喜愛,羊毛氈工藝品也因此有了「治癒系工藝品」的稱號。
「製作羊毛氈工藝品,需要在網上買幾根針和一些專用膠水,毛線、紐扣、玻璃等配飾很容易就能買到。」趙雯說,如今網上有豐富的教學視頻,感興趣了找到喜歡的教程照著做即可,一般學習幾節課,照著做幾次就能找到竅門,如果有繪畫基礎,那做起來會更簡單。
一雙巧手助她圓夢
趙雯1985年出生,是個從農村走出來的姑娘,從小就和奶奶、姑姑學織毛衣、縫棉襖,因此對做手工並不陌生。因為熱愛做手工,她上大學時加入手工社,和同學們一起繡十字繡、織圖案複雜的毛衣。
「起初只是想認識些志趣相投的朋友,沒想到靠做手工我還賺到了人生第一桶金。」趙雯笑呵呵地說,因為她經常把作品發布到社交平臺,趙雯的一名任課老師看到後向她訂製了一件毛衣。趙雯對這筆意外的訂單格外認真,她利用課餘時間趕工完成,老師非常喜歡,趙雯也拿到了人生第一份報酬。
此後,趙雯偶爾會接到老師、同學的訂單,有毛衣、十字繡、手工胸花等,就這樣,在學習之餘做手工不僅成了樂事,也為她解決了一部分生活費。
大學畢業後,趙雯到企業工作了幾年後又考了研究生。再度回到校園的趙雯比那些沒有社會經歷的同學更懂得生活的不易,她在完成功課的同時還要考慮生計,希望憑藉自己的力量完成學業。
「大學畢業後,我便不再向家裡要錢了。讀研階段,一方面我要應付繁重的學業,另一方面我要解決生活費、學費。」趙雯說,她憑藉在社會工作時積攢的資源,在課餘時間替企業做一些財務工作,但因為無法全職工作,因此每月收入並不穩定,趙雯便想起了做手工賺錢的經歷。
2014年前後,趙雯經朋友推薦了解到羊毛氈工藝品。「當時羊毛氈工藝品突然興起,很多人有意求購,但國內玩家比較少,而且羊毛氈工藝品製作起來很費事,因此羊毛氈工藝品在許多論壇、社交平臺上都是搶手貨,有時一個不大的羊毛氈工藝品可以賣好幾百元。」趙雯說,她便決定試試,期盼能解決學費和生活費。
「經過一周的學習和摸索,我掌握了一些竅門。我的第一件羊毛氈工藝品是一個藍灰色哈士奇的頭像。說實話,現在看感覺挺醜的,但當時我把它發布到論壇上,有網友表示希望購買,因為它『醜萌醜萌』的。」回想起過往趣事,趙雯笑了起來。就這樣,靠著閒暇時製作羊毛氈工藝品,趙雯完成了學業。
做手工是她最大的愛好
如今,趙雯的工作收入相對穩定,已經不需要靠做羊毛氈工藝品來補貼家用了,但她對做手工依然興趣很濃。
記者了解到,生活中趙雯性格恬靜,是一個很內向的女孩兒;在社交平臺上,她很活躍,是個有一定知名度的手工達人。做手工是趙雯最大的愛好,做一件羊毛氈工藝品一般需要一個多月,她做好後會將照片發到論壇或微信群中,與網友分享,這個過程讓她感覺很快樂。
來源:淇河晨報
責任編輯:張露丹
統籌:靳麗娜
總值班:霍海洋
監製:李宏慶
點擊圖片下載掌尚鶴壁手機客戶端
原標題:《可愛到「犯規」!鶴壁手工達人:戳戳戳,毛線團變「萌寵」》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