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最早《孔雀明王說法圖》:密教弘法不是當時的主流

2020-12-22 金融界

來源:中國科技新聞網

莫高窟到了五代、宋時,佛教密宗興起,壁畫中密教內容豐富,有156個洞窟保存了五代、宋初密教遺蹟。莫高窟壁畫中出了許多密宗菩薩、明王說法圖。其中最有代表性是第205窟中的《孔雀明王說法圖》。

《孔雀明王說法圖》,是莫高窟五代時出現的題材,也是最早的一幅。其特點是造像生動,色彩豔麗,保存完好。莫高窟現存唐、五代、宋朝的孔雀明王畫像共九幅,其中唐一幅(莫高窟114窟),五代三幅(莫高窟205、208,榆林窟33窟)、宋五幅(莫高窟133、165,169、431、456窟)。莫高窟孔雀明王畫像除一幅繪於東壁門南,一幅繪於甬道南壁外,其餘均繪於甬道頂部。

第205窟開鑿於初唐,窟型為方形覆鬥頂窟。洞窟頂部的藻井畫三兔井心,三隻兔子共畫了三隻耳朵,相互搭配,卻有一兔雙耳之感,簡潔概括,造形生動,色彩華美。甬道是五代時改建的,甬道頂部的孔雀明王說法圖亦是五代時所畫的。

孔雀明王是密宗明王之一,全名為:「佛母大金曜孔雀明王。」相傳為毗盧遮那佛或釋迦牟尼佛的等流身。密號為佛母金剛、護世金剛。在密教修法中,以孔雀明王為本尊而修者,稱為孔雀明王經法,又稱孔雀經法。為密教四大法之一。孔雀明王一頭四臂,為菩薩形,駕孔雀,故曰孔雀明王(明王非忿怒尊),具名佛母大金曜孔雀明王密教本尊之一。依大孔雀明王畫像壇場儀軌所載,孔雀明王呈一面四臂之相,手持蓮花、俱緣果、吉祥果、孔雀尾,跨乘金色孔雀王。所持四物中,蓮花表敬愛,俱緣果表調伏,吉祥果表增益,孔雀尾表息災。此明王為毗盧遮那如來之等流身,具有攝取、折伏二德,故有二種座,白蓮座表示攝取慈悲之本誓,青蓮座表示降伏之意。敬事孔雀明王有除毒,祈雨,祛災的好處。五代以後,全國各大石窟寺廟中都有孔雀明王的造像或畫像。

第205窟中的孔雀明王說法像是依據《孔雀明王畫像壇場儀軌》繪製的。圖中孔雀明王居中,相貌如菩薩,端正慈祥,頭戴化佛寶冠,衣著透體菩薩裝,胸飾瓔珞,臂有玉釧,結跏趺坐於白蓮上。身有四臂,右邊第一手執開敷蓮,第二手持俱緣果。左邊第一手執孔雀羽, 第二手持吉祥果。身後是孔雀羽和火焰紋組成的背光。頭上是飛天環繞的華蓋。明王的蓮坐馱在綠孔雀的背上。孔雀兩腿直立,站在蓮花上,引頸展翅,作欲飛狀。孔雀兩側各有一身胡跪在蓮花上的小供養菩薩。孔雀明王兩側各有三身雙臂、四臂、六臂的脅侍菩薩。

此窟《孔雀明王說法圖》實際上是佛母大孔雀明王經變圖,是孔雀經曼陀羅。應該是歷史上所存最早的孔雀明王標準畫像。

敦煌遺書中有三件孔雀經寫本,這些經文的發現說明,在當時環境裡不但壁畫中繪有孔雀明王畫像(所畫的《孔雀明王說法圖》的面積大致都是60—80平方釐米,較其它經變圖偏小),而且在這一地區曾流傳不同版本的孔雀經。1988年後在莫高窟B59窟發現了西夏文《種咒王蔭大孔雀明王經》寫本,據考是從藏文翻譯過來的。孔雀明王經曾在敦煌地區弘傳,從《孔雀明王說法圖》的位置、面積、經文殘卷等因素看,是否可以理解:孔雀明王經密教弘法尚未成為該地區的主流。(俊傑 衛華)

相關焦點

  • QQ飛車手遊孔雀明王套裝一覽 孔雀明王裝扮解析
    QQ飛車手遊中的孔雀明王套裝是很多玩家喜歡的,本次就為大家帶來了QQ飛車手遊孔雀明王套裝一覽,包括孔雀明王裝扮解析,非常全面的內容,想了解的朋友可以參考,希望能幫到大家。 QQ飛車手遊中的孔雀明王套裝是很多玩家喜歡的,本次就為大家帶來了QQ飛車手遊孔雀明王套裝一覽
  • QQ飛車手遊孔雀明王技能屬性 QQ飛車手遊孔雀明王獲得攻略
    qq飛車手遊新上線的孔雀明王要怎麼獲取呢?可能還有好多小夥伴們不知道呢,小編今天就給大家帶來了關於孔雀明王的相關獲取方法介紹啦!  QQ飛車手遊孔雀明王怎麼獲得  一、孔雀明王獲得方法  1、活動時間  2月7日-3月29日  2、孔雀幸運蛋怎麼獲得
  • 孔雀明王功德略集
    簡介:孔雀明王(梵名Maha-mayura-vidy-rajni)漢譯有摩訶摩瑜利羅閻、佛母大孔雀明王等名。此尊相傳為毗盧遮那佛或釋迦牟尼佛的等流化身。密號為佛母金剛、護世金剛《佛母大金曜孔雀明王經》云:我有摩訶摩瑜利佛母明王大陀羅尼,有大威力,能滅一切諸毒怖畏災惱,攝受覆育一切有情,獲得安樂。汝持我此佛母明王陀羅尼,為莎底苾芻而作救護,為結地界結方隅界,令得安隱,所有苦惱皆得消除。
  • 佛教:孔雀明王,滅一切諸毒怖畏災惱、攝受覆育一切有情獲得安樂
    相信許多人對於此明王非常之感興趣,但《西遊記》中對於孔雀明王講解有限,今天便為大家重新來介紹一下此尊:02孔雀明王>孔雀明王,又被稱佛母孔雀大明王、大孔雀明王菩薩、作孔雀王、大孔雀明王、大孔雀咒王、孔雀多羅菩薩、孔雀度母。
  • 孔雀明王套裝及寵物首發 納米車間上新組裝車部件
    新年過後狂歡不停歇,寵物孔雀明王光彩降臨,孔雀明王鴻運寶箱限時首發,還有每日一歐直購抽獎活動以及納米車間上新組裝車部件活動,多重好禮驚喜不斷,一起來先睹為快吧! ▲孔雀幸運蛋 全新萌寵孔雀明王新年首發!
  • 佛母五大明王之一:大孔雀明王
    佛母大孔雀明王是佛教中的佛母五大明王之一,全稱為「佛母大金曜孔雀明王」。由於我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神怪小說《西遊記》的影響,尤其是被改編為影視劇之後,很多人對「佛母」以及「佛母大孔雀明王」的理解遵循了小說(影視劇)中的說法。作為普通讀者和觀眾而言,這樣的理解對通讀整部作品有所幫助,但若以此了解作為佛教知識儲備卑,則有著明顯的誤差。這一現象還包括小說中「如來佛」這樣一個稱謂。
  • 明清水陸畫孔雀明王圖
    孔雀明王,漢譯有摩訶摩瑜利羅闍、佛母大孔雀明王等。此尊相傳為毗盧遮那佛或釋迦牟尼佛的等流身。密號為佛母金剛、護世金剛。在密教修法中,以孔雀明王為本尊而修者,稱為孔雀明王經法,又稱孔雀經法。為密教四大法之一。
  • 古代孔雀是御苑寵物,宮廷畫家都畫孔雀,崔白、郎世寧等留下佳作
    《藝文類聚》中有「雀者,爵命之祥」的說法,因而孔雀又稱「孔爵」,有加官進爵的寓意,符合中國古代繪畫「成教化、助人倫」的要求。根據文獻,目前最早描繪孔雀的畫家是南朝·齊的陶景真,唐代以後開始出現一批表現孔雀的繪畫作品。據宋代《宣和畫譜》中記載,御府收藏唐代畫家繪製的《孔雀明王像》便有十幅,宋徽宗時御府收藏善畫花鳥的邊鸞的孔雀圖至少有五幅。
  • 桔梗動態丨桔梗影業出品《大宋斷獄神手之孔雀明王》疫情後將開拍
    而張洪導演也在著力打造《大宋斷獄神手》的其他系列電影,電影分別為《大宋斷獄神手之孔雀明王》、《大宋斷獄神手之奪首陰司》、《大宋斷獄神手之梵天宮闕》、《大宋斷獄神手之萬神窟》、《大宋斷獄神手之蝙蝠將軍》、《大宋斷獄神手之長生陣》、《大宋斷獄神手之千古頌辭》,廣大影迷們紛紛表示期待。
  • 佛教的八大明王是哪八位,你知道嗎?
    佛教中「明王」中的「明」,有光明普照之意。「明王」的作用,是藉助佛的無上智慧摧毀眾生的無明煩惱。佛教之中,有著名的「八大明王」。據《大妙金剛大甘露軍拏利焰鬘熾盛佛頂經》中記載,其實八大明王,乃是八大菩薩所化現。1.孔雀明王孔雀明王的坐騎是孔雀,故得此名。
  • 《孔雀王》與日本密教:激怒佛門聖地的"神漫畫"
    ,後來還出現了題材極為類似的《明王傳》,總之在靈異風潮全盛的20世紀末,《孔雀王》除了繼承這種奇異潮流之外,更是神怪漫畫中的傳奇,理由也只有一個:因為它的設定實在太過經典了。《孔雀王》從1985年開始在《周刊YOUNG JUMP》連載,還是荻野真的漫畫出道作,當時所謂&34;的代表之一,而且第一年就拿到集英社青年漫畫大賞。直到第一部完結的1989年之間,就紅到改編成動畫版和真人電影版。
  • 「天龍四絕」之一的鳩摩智為何號稱「大輪明王」呢?
    很多人都知道,鳩摩智有個稱號,叫做「大輪明王」,「大輪明王」究竟是什麼意思呢?我們首先來看看,明王是什麼意思。明王是一個佛教詞彙,明則乃智慧的光芒,王是對能操控世間萬物、現象的人的尊稱。在佛教密宗當中,諸佛有三輪身,即為自性輪身、正法輪身、教令輪身。輪的意思是摧破,而輪身的意思是說摧破眾生煩惱之力。其中教令輪身的意思就是諸佛顯現威猛忿怒相,摧破魔障,而明王就是教令輪身。
  • 莫高窟第3窟千手千眼觀音壁畫:中國畫線描集大成者
    昨天本報介紹了展覽上莫高窟現存最早期的洞窟第275窟的複製窟,當您從第275窟出來,對面便是莫高窟第3窟的複製窟。值得一提的是,這個看起來不大的洞窟既是莫高窟開鑿最晚的一個洞窟,又是中國畫線描的集大成者。
  • 明王造句和解釋_明王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明王(míng wáng)。聖明的君主。《左傳·宣公十二年》:「古者明王伐不敬。」隋 王通《中說·天地》:「願執明王之法,使天下無寃人。」宋 範仲淹《君以民為體賦》:「先哲格言,明王佩服。」《兒女英雄傳》第三九回:「果能自信,則明王復作。」舊時社神封號。《魏書·地形志中》載,東彭城郡 勃海縣 有 東海 明王神。佛教也有明王之稱,如 不動明王、大威德明王 等。明,光明。以有智力摧垮一切魔障之威德,故云明王。
  • 海賊王:路飛是不動明王,凱多是護國明王,戰國:當我不存在?
    ,是佛教中的一種稱呼而已,明王的形象通常是憤怒且火光纏身,一旦化身明王,目的就是為了守護一些東西,比如在這之前我們就已經聽說凱多自稱是護國明王,說明凱多也想成為一個為國為民、盡職盡責的好君主,誰敢侵犯他所在的國家,凱多也會不顧一切的守護它。
  • 海賊王:路飛是不動明王,凱多是護國明王,戰國:當我不存在?
    對於明王這一稱謂來說其實並不是什麼古代兵器,它只是一種守衛國家的象徵,是佛教中的一種稱呼而已,明王的形象通常是憤怒且火光纏身,一旦化身明王,目的就是為了守護一些東西,比如在這之前我們就已經聽說凱多自稱是護國明王,說明凱多也想成為一個為國為民、盡職盡責的好君主,誰敢侵犯他所在的國家,凱多也會不顧一切的守護它。
  • 佛教藝術瑰寶—敦煌莫高窟壁畫
    敦煌莫高窟是我國古代美術的重要寶藏之一。敦煌縣在今甘肅省西北角,在漢、唐時代是一繁盛的城市。其繁盛起來的原因是和它的地理位置和當時的歷史背景分不開的。莫高窟是敦煌城東南約二十公裡地方的鳴沙山巖壁上的四百九十二個洞的總稱。
  • 莫高窟五代《龍王禮佛圖》:河西民眾心向中原的願景
    第35窟龍王禮佛圖《龍王禮佛圖》可以說是莫高窟的新穎題材,如按中原正朔,《龍王禮佛圖》出現年代是五代及宋前期,此時敦煌地區由曹議金統領的歸義軍統轄莫高窟石窟中現存40多壁《龍王禮佛圖》,五代宋時期的壁畫上有20多組龍王禮佛圖(五代第35、121、129、188、204、244、328、329、332、360、375、402窟,榆林窟19、33窟;宋代:118、130、166、176、302窟,榆林窟20、38窟。)
  • 莫高窟為何衰落?為什麼日本人說:敦煌在中國,敦煌學在外國?
    上圖-敦煌莫高窟景觀莫高窟的起起落落莫高窟可謂歷史悠久,它最早興建於五胡十六國的前秦時期,當時有一僧人樂僔和尚途徑此地上圖-沙鳴山莫高窟此後,又有多位法師在此建洞修禪,而且由於當時的統治者篤信佛教,因此佛窟的修建得到了很多王公貴族的支持,發展迅速,頗具規模。
  • 什麼是明王?五大明王和八大明王?
    明王又稱為持明王、忿怒尊、威怒王。 明,即破除愚昧的智悲光明,一般即指真言陀羅尼。此外,明王有二種意義:一為一般所習稱的明王諸尊,一為真言陀羅尼之王,如佛頂一字直言為佛部的明王。明王諸尊是佛陀如來為教化難以調伏的眾生而示現忿怒相,具有能摧破各種障難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