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7月13日,美國國務院發表聲明,美國務卿蓬佩奧發表聲明稱,中國在南海許多主張沒有國際法依據,美方敦促相關國家反對中國的海洋權利主張。美國無視中國和東協地區國家維護南海和平穩定的努力,肆意歪曲南海有關客觀事實和《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等國際法,渲染南海地區緊張局勢,挑撥中國與地區國家關係,對中方進行無理指責。在14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作出回應。
趙立堅指出,美方在聲明中稱,中國於2009年才正式宣布南海斷續線,這完全不符合事實。中國在南海的主權和權益是在長期歷史過程中形成的。中國對南海有關島礁和相關海域行使有效管轄已達上千年。早在1948年,中國政府就正式公布了南海斷續線,在很長時間裡沒有受到任何國家質疑,中國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有充分的歷史和法理依據,符合有關國際法和國際實踐。
趙立堅指出,中方從來不謀求在南海建立「海洋帝國」,始終平等對待南海周邊國家。在維護南海主權和權益方面始終保持著最大克制。與此相反,美國拒絕加入《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在國際上頻頻「毀約退群」,對國際法合則用不合則棄,頻繁派遣大規模先進軍艦軍機在南海大搞軍事化,推行強權邏輯和霸權做法,美國才是本地區和平穩定的破壞者和麻煩製造者。國際社會看得十分清楚。
中方在南海仲裁案及其所謂裁決上的立場是一貫的、明確的,堅定的。仲裁庭違背「國家同意」原則越權審理。在事實認定和法律適用上有明顯錯誤。很多國家都提出質疑。美方借炒作仲裁案來服務自身政治目的,是對國際海洋法的濫用,中方絕不接受。
華春瑩:那就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
7月15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主持例行記者會。對於「美國國務院亞太事務助理國務卿史達偉在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舉行的有關中國南海問題的研討會上表示,美國政府不排除會因為南海問題對中國實施制裁」的問題,她回應道:
「他的有關言論再次暴露了美方唯恐南海不亂,極力挑撥離間地區國家同中國關係,幹擾破壞中國和東協國家維護南海地區和平穩定的圖謀。」華春瑩指出,美方公然違背了在南海問題上主權問題上不持立場的承諾,不斷地挑釁。一方面派大量的、先進的軍機軍艦到南海來炫耀武力,另一方面發表所謂的聲明來破壞地區國家共同維護南海地區和平穩定的努力,這種做法其實只會讓世人更加看到美方的虛偽和霸道。「大家都知道,美國到現在都沒有加入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在國際上頻頻毀群退約,對國際法合則用,不合則棄,推行的是強權的邏輯和霸道的做法。」
華春瑩提到,她看到美國國防部部長埃斯珀說,美國不要有善意,要用實力來說話。如果只用實力來說話,這跟動物界叢林法則有什麼區別?如果沒有善意,實力越強大,就越是禍害,越是更大麻煩的製造者。「這些年來我想大家都看得很清楚,到底誰是和平的守護者,是穩定之錨,誰是麻煩製造者,是混亂動蕩之源。」
華春瑩表示,在南海問題上,中方將繼續堅定的維護自身的主權和安全合法權益,堅定地維護中國同地區國家的友好合作關係。希望美方不要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希望它真正能夠像個大國的樣子,為維護地區的和平穩定發揮建設性的作用。
至於美方威脅制裁,華春瑩回應稱,美國作為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最強大的國家、唯一的超級大國,動輒制裁或者威脅要制裁,這不免讓人覺得非常可悲。「我們希望制裁不是美國給世人留下的一個最耀眼標籤或者標誌,美方應該好好反思他的政策。但說到制裁中國也不怕,樹欲靜而風不止,如果美國想興風作浪的話,那就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好了。」
菲律賓決心繼續與中國保持友好關係
當地時間7月14日,菲律賓總統府宣布,本國將致力於繼續發展與中國的友好關係,同時暫時擱置具爭議的南中國海相關問題。總統發言人哈裡·羅克(Harry Roque)肯定了菲律賓與中國的友好關係,儘管中國日前再次發表聲明稱,中國拒絕承認菲律賓在南中國海爭端取得的仲裁勝利。
羅克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首先,我們不同意中國針對此仲裁的看法。對我們來說,中國是《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締約國,該公約規定了我們使用的強制性爭端解決機制,我們是在那裡獲得這一裁決的,我們只能說留同存異。」
儘管領土衝突揮之不去,羅克稱,該國與中國的經濟和貿易關係將持續下去。他說,這種海上分歧不是菲律賓和中國雙邊關係的總和。羅克表示:「我們將繼續與中國保持友好關係,這包括經濟和貿易上的健康合作關係,並選擇擱置其他爭端和分歧,這包括南中國海的領土爭端。」
2016年7月,海牙常設仲裁法院宣布中國在南中國海的所謂「九段線」歷史性主張無效。他說,中國通過建造人工島嶼侵犯了菲律賓的主權權利,幹涉了菲律賓的漁業和石油項目。中國一直以來拒絕承認仲裁庭的裁決。在仲裁裁決四周年之際,菲外交部長陸辛(Teodoro Locsin)呼籲中國尊重該裁決,他聲稱該裁決是「不可談判的」。
繼美國日本後英國也要來南海湊熱鬧
本月初,美海軍雙航母編隊進入南海進行示威軍演,而我國海軍也在南海海域進行例行演練,隨後,美軍更是派出一架戰略轟炸機從美國本土歷經十數個小時,飛往南海配合美海軍展開軍事演習,而演習完後,美海軍又沒有離去,而是和日本再次展開軍事演習,而如今,英國也要來湊熱鬧了。
英國《泰晤士報》7月13日報導,英國軍方目前已經制定了向遠東派遣「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與美、日海軍進行三國聯合軍演的計劃。而值得注意的是這是該航母的首次遠程航行,這艘造價超31億英鎊(約合272.3億人民幣)的航母也將成為明年初英國海軍航母戰鬥群的核心力量。
英國的加入,加上13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公然宣布所謂的「涉南海聲明」,意圖渲染南海地區的緊張局勢,挑撥國家間關係。南海局勢如今撲朔迷離,而隨著英國的加入,勢必會更加緊張。
美國為什麼又再度熱炒南海問題
對此深圳衛視特約評論員劉和平先生表示,確實,自從川普擔任總統這麼些年以來,美方在遏制中國的策略上是存在著這麼樣一個步驟的。
第一步,也就是川普上任的頭兩年,美方的策略是,把歐巴馬的亞太再平衡與TPP戰略都給廢了,一心一意跟中國打貿易戰,也就是要在經濟上遏制中國;第二步,則是在經貿上敲詐中國不太順利之後,美國開始拿臺灣、新疆、西藏以及現在的香港問題來說事了,企圖以這幾張牌來迫使中國在經貿上讓步;而隨著南海聲明的即將發表,也就意味著美國遏制中國的第三步策略正式出爐了,準備重新拿中國周邊的領土主權糾紛問題來說事,並在此基礎上,準備重新炒起「印太戰略」的冷飯了。
那麼問題來了,美方為什麼要這樣做?劉和平先生認為,美方此舉不僅僅是為了重新增加一個遏制中國的手段,準備把中國面臨的內部與外部問題全部都炒起來,更為關鍵性的是,他準備在遏制中國方面重新祭起歐巴馬時代針對中國的「群狼戰術」,以免當前美國跟中國「單打獨鬥」的局面長期維持下去。也就是說,美方重新挑起南海問題,顯然是因為反思和吸取了川普執政以來對華策略上的失誤的結果。川普遏制中國策略的第一步,也就是挑起中美貿易戰,不僅沒有得到西方盟友和中國周邊國家的支持,而且因為川普在貿易問題上的打擊面過大而把這些國家也給得罪了;川普遏制中國策略的第二步,也就是拿臺灣、新疆、西藏與現在的香港問題來說事,又因為這些問題都是屬於價值觀念和意識形態問題,美方除了能夠得到以五眼聯盟為首的盟友支持之外,中國周邊國家尤其是東南亞國家也不會參與。美方想來想去,只有把南海問題重新炒起來,才能真正調動中國周邊國家尤其是東南亞國家的積極性,從而對中國重新祭起所謂的「群狼戰術」。
當然,川普政府再度挑起南海問題,顯然也跟前一段時間以來,美方用經貿問題以及臺灣新疆西藏問題打擊中國不順利,並沒有讓中方屈服有關。尤其是在香港問題上,美方打香港牌,不僅沒有收到預期效果,反而迫使中方出臺了一個香港國安法。這也是美方挖空心思又在南海主權問題上企圖向中方發難的原因。
不過,就在蓬佩奧就南海問題「指手畫腳」發表講話的當天,美國在印太地區部署的兩艘航母「尼米茲」號和「裡根」號,反而駛離了南海附近海域。據美國海軍協會新聞網(USNI news)7月13日報導,7月13日,「裡根」號在澳大利亞以西海域,而「尼米茲」號則在菲律賓海以東海域。
美國海軍航母戰鬥群分布圖
中越南海之爭越南損失巨大
南海對峙局勢近來有升溫趨勢。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近期也在中國方面壓力下被迫暫停了幫助越南石油公司從事的海洋石油勘鑽業務計劃。據悉,中國海事巡邏船不斷在俄羅斯石油公司準備勘鑽的海域活動。除海巡船出沒之外,美國和中國海軍也幾乎同時在南海分別舉行了大規模的軍事演習,讓區域內國家進一步認識到兩個大國在這一區域的戰略競爭。一位曾有亞太地區多年工作經驗的資深西方石油專家表示,他「從未見過南海海洋油氣工業受到如此眾多的政治幹預」。
西班牙國家石油公司曾在這一地區業務規模較大,至少對13個海上區塊擁有勘鑽和開採權。由於西班牙國家石油公司在中國區域的利益不多,因此一直作好了抵制中國壓力的準備。這家石油公司所開發的兩個油田爭議最大,位於越南主張的專屬經濟區(EEZ)邊緣,已進入了中國地圖自1948年以來所主張的「九段線」區域內。
據悉,2017年7月,西班牙國家石油公司的合作夥伴,越南國家石油公司首次「勒令」前者停止在135~135/03區塊的勘鑽業務。隨即,在2018年3月22日,西班牙國家石油公司被再度命令停止在07/03區塊已經開始的「赤帝」(Ca Rong Do)油田鑽井作業。西班牙公司當時被告知,那是越南政府在中國方面「極限壓力」下,作出的「決定」。據悉,當時中國方面已經在海南島沿海聚集了至少40艘船艦準備前往爭議海區阻止繼續鑽井,並很可能造成爭端升級情況。
河內的「決定」直接造成了至少1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一位資深業界知情人士告訴BBC說,河內買斷西班牙和阿布達比公司的油田開採權至少支付了8億美元,而賠償不少於2億。對於越南國家財政來說,這是一筆不小的損失。
而更多跡象顯示,越南政府在南海遭受的經濟損失可能遠不止此。一位知情的石油工業人士告訴BBC說,越南國家石油公司(Petro Vietnam)同意向西班牙國家石油公司(又:雷普索爾 Repsol)和阿聯的阿布達比穆巴達拉集團(簡:穆巴達拉)支付「終結合約」和「賠償」款項。西班牙國家石油公司在一份最新的新聞稿中表示「無意證實或否認」上述款項和數字。不過,通過對這家公司的財政年度報表分析可見,的確有巨額數字入帳。
西班牙國家石油公司在2019年度的財政報告中通報了「在越南、阿爾及利亞和巴布亞紐幾內亞項目總損失7.86億歐元」的訊息。在同一份報告中,西班牙國家石油公司也提到在越南的三家分公司損失5.86億歐元。
2020年6月12日,西班牙國家石油公司在宣布退出07/03和135-136/03區塊勘鑽作業的公告中說,中止業務對公司財政「沒有造成巨大影響」。儘管公司方面沒有具體介紹「沒有影響」的原因,但是這一表述至少顯示,公司在上述數以億計美元造價的項目中的損失已經得到某種程度的補償。
從事態發展看,中國阻止越南和以越南為基地的國際公司在南海開採油氣資源的努力會繼續下去。近日,已經在越南頭頓(Vung Tau)港準備出海作業兩個月的一個海上鑽井平臺也被告知取消作業計劃。上述平臺的擁有方是總部設在香港,註冊於百慕達,在新加坡上市的來寶集團(Noble Corp)。據來寶集團表示,與越南政府籤訂的合同中包含了「提前終止作業」的付款條款。以此看來,越南政府很可能也需要向來寶集團支付數以百萬計的賠償金。
來寶集團的平臺原計劃出海作業於俄羅斯石油公司在南海的06-01區塊,這一油田位於西班牙國家石油公司原有07-03區塊偏北位置,也在中國所劃定的「九段線」之內。越南公司過去18年來,一直在這一名為南康孫(Nam Con Son)盆地的海域鑽井採油。從種種跡象看,中國現在覺得有能力阻止越南繼續在這一地區開採作業。
中國南海資源爭奪將進一步激化
據報導,中國海巡船「海警5402」號,七月初來到越南準備勘鑽的海域,並被指在上述海域作出「挑釁性」動作。根據「南中國海新聞」推特用戶所跟蹤的船舶自動識別系統(AIS)數據顯示,上述中國海警船曾以15節的速度靠近到距離越南的「蘭西」(Lan Tay)鑽井平臺。由於蘭西鑽臺由俄羅斯石油公司運營,此前多數分析人士認為北京可能會因為不願觸動與莫斯科的關係而不會阻撓俄羅斯與越南的合作。從近來發展看,北京對俄羅斯和西方國家公司似乎已經一視同仁。
除歐洲、中東和俄羅斯石油公司之外,日本公司在越南的油氣業務最近也開始謎團重重。日本出光興產(Idemitsu)和帝國Inpex(Teikoku/Inpex)兩大集團也是越南國家石油公司的合作夥伴。
上述日本公司在越南的「金星」油氣田(Sao Vang/Dai Nguyet)操作;上述油田正好位於中國劃定的「九段線」上。出光興產此前曾表示已經完成勘測作業,並希望能在2020年第三季度開始出產天然氣。不過,出光興產迄今仍保持低調,仍未公布具體細節。
帝國集團方面的油氣作業也出現了問題。帝國當下正在應付一家英國倫敦註冊公司的司法訴訟案。一家名為「玉石」(Jadestone)的英國註冊公司起訴稱,帝國4年前曾合約出售麾下的越南油氣田,但是卻「爽約」。目前有業界人士猜測,這家倫敦公司很可能幕後是日本政府;後者很可能希望能全面掌控爭議地區油氣田開採權,以便可以應對未來可能來自中國方面的壓力。
多方分析人士指出,上述事件也是促使美國近日對南海發表聲明的重要原因。在聲明中,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一方面指責中國在南海的「霸凌」行為,一方面首度表示中國在南海的九段線領土領海聲索「完全非法」。
有分析認為,這一聲明顯示,美國將願意幫助越南和相關國家保護海洋油氣資源和抵禦中國的幹涉。中國駐美國大使館則發表聲明,指責美國南海聲明是完全不合理的。不管中美雙方如何理論,有一點似乎是確定的,未來有關南中國海的資源爭奪將進一步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