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關於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大決策部署,對做好新時代「三農」工作、推動農業農村同步實現現代化意義重大。 一、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大意義 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是我們黨在現代化建設新階段,對「三農」工作作出的重大部署,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和重大的實踐意義。
-
堅定不移加快農業產業高端化發展步伐
今年以來,普農集團上下一心,重點工程全力推進,土地資源挖掘富有成效,數字農業起步發展,防汛和農業生產災後恢復取得成效。 胡啟生對普農集團改革發展取得的新成效、新經驗給予充分肯定。他強調,站在新起點上,普農集團要進一步提高站位、扛起擔當,時刻不忘「國字號」的職責使命,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以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為總抓手,積極搶抓發展機遇,探索高質量發展新路子,促進一二三產融合互動,堅定不移加快農業產業高端化發展步伐。
-
構建新發展格局 建設現代化新寧河丨發展都市型現代農業 寧河爭當...
如何系統推進農村全面發展進步,大力發展全域旅遊,共同推動我區農業農村現代化走在全市前列,成為了百姓關注的焦點和相關部門奮鬥的目標。 持續推動農旅融合、產業轉型,以「美麗鄉村」激發「美麗經濟」。
-
神木市欄杆堡鎮:強化生態健康、鄉村旅遊 全面打造「美麗小鎮」
、全市土地流轉的樣板鎮、城區休閒旅遊的後花園、落後地區脫貧致富共建小康的先行者」),持續推動精準脫貧工作,全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強,農村人居環境顯著改善,農業現代化發展步伐持續加快,鎮村面貌及群眾生活質量發生了歷史性變化。
-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打造現代農業強市
原標題:丁小強到市農業農村局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並調研時強調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打造現代農業強市12月15日,運城市委書記丁小強到市農業農村局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調研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監測、招商引資和新品種推廣等工作,並召開座談會。
-
應勇:推動脫貧攻堅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 發揮...
因地制宜打造「一縣一品」「一業一品」,發揮好比較優勢競相發展,推動產業集聚、功能集成、要素集約,做大做強縣域經濟、塊狀經濟挖掘特色農產品價值,培育更多區域公共特色品牌,一地一策探索農業產業化實現路徑,帶動更多農戶參與農業產業鏈
-
北林錛住全省農業現代化排頭兵發力
按照圍繞市場調強結構、圍繞價值調優品質、圍繞加工調專品種的思路,提高「糧頭食尾」「農頭工尾」建設水平,構建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發展格局,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有效供給。 藉助建設全省「北菜南運」生產基地的機遇,把發展蔬菜產業作為全區農業結構調整的強點和亮點,突出抓好主體牽動、專業生產、品質提升、錯季銷售,面積穩定在55萬畝次。重點培育永安鑫諾、東富大豐收、綏勝昱豐、新華三發、津河希望田野、津河志國等6個引帶能力強的瓜菜薯合作社,實現蔬菜規模化發展,完成5個蔬菜冷藏保鮮庫建設任務。
-
我市加快推進現代農業建設 向「農業強市」邁出堅實步伐
近年來,我市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推進現代農業建設,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著力打造「農業強市」。種植業結構逐步優化糧食生產是我市農業生產的一張名片,全市糧食單產、總產常年居全省前列,今年午季,全市落實優質小麥麵積482萬畝、優質專用小麥訂單面積418.7萬畝,均居全省第1位;我市蔬果種植面積常年穩定在200萬畝,居全省第3位;中藥材生產居全省首位,種植面積常年穩定在120萬畝左右,約佔全省中藥材種植面積的80%,其中規模化種植面積
-
神木市欄杆堡鎮:「4+」模式助推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在神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欄杆堡鎮對標全鎮「十三五」發展「四個定位」(即努力成為「全市旱作農業的示範區、全市土地流轉的樣板鎮、城區休閒旅遊的後花園、落後地區脫貧致富共建小康的先行者」),持續推動精準脫貧工作,全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強,農村人居環境顯著改善,農業現代化發展步伐持續加快,鎮村面貌及群眾生活質量發生了歷史性變化。
-
我區加快推進農業領域「機器換人」
「十三五」期間,我區緊緊圍繞糧食增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機平安的工作中心,加快推進農業領域「機器換人」,著力提升農機裝備水平、作業水平、安全水平和管理水平,全方位、多層次開展浙江省「機器換人」示範縣(區)、浙江省「平安農機」示範縣(區)、全國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範縣(區)等創建工作,將國家農機購置補貼資金向水稻種植大戶、農機經營大戶、農機服務組織傾斜
-
農業農村局2020年年度工作計劃
以海門市現代農業產業示範園為建設核心,重點打造建設一批優質稻米示範園、綠色園藝標準園、特糧特經示範基地、四青作物示範基地。通過現代農業園區建設,根據市場化經營與管理理念,規劃配置資源、組織生產與銷售,著眼於特色農產品產業鏈整體競爭力的提升和優勢產業的打造,促進特色農產品的生產、加工與營銷一體化發展,做大做強現代農業產業。深化農業接軌上海。
-
國家農業產業強鎮公布,河南16地入選
河南已有51個鄉鎮納入農業產業強鎮示範建設範圍5月26日,農業農村部、財政部發布通知,公布了2020年農業產業強鎮建設名單,全國共有259個鎮(鄉)被批准開展農業產業強鎮建設。其中,河南省息縣項店鎮、夏邑縣郭店鎮、平頂山市汝州市焦村鎮、博愛縣孝敬鎮等16地入選。通知要求,各入選鎮(鄉)要聚焦主導產業,推進農業產業強鎮建設。
-
完善「三農」政策、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據農業農村部官網消息,5月25日,農業農村部召開農業農村重點工作調研匯報會。會議強調,要圍繞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深入開展調查研究,了解各地推動農業農村重點工作、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新情況、新問題,拿出一批有價值的調研成果,為中央制定完善「三農」政策、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農業農村部副部長韓俊主持會議並講話。
-
羅壩鎮:特色產業富民強鎮,為生態始興貢獻羅壩力量
在「十三五」期間,羅壩鎮緊緊圍繞「主抓特色農業,主攻生態旅遊,主建宜居鄉鎮,主推民生事業」的總體思路,在富民強鎮上實現了新突破,特色農業實現提質增效,目前全鎮蠶桑種植面積6000多畝,產值達1400多萬元,成為鎮域經濟主導產業;全鎮有機生態茶種植面積達5000畝,羅壩出產的車八嶺亞歷亨綠茶、紅茶已成為廣東省知名品牌,油茶種植面積達一萬畝。
-
如東:推進農業農村優先發展 農民幸福感顯著提升
農業強:產業興旺上臺階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如東將農業現代化和「三農」工作、鄉村振興結合起來,以產業發展帶動鄉村振興,讓群眾吃上「產業飯」,走上小康路。 南通東湖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加工車間內,工人正將一朵朵金絲皇菊挨個鋪平裝進烤房。
-
堅持人民至上 促進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人民群眾的共同期盼。中國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是全省人民共同富裕的自貿港。習近平總書記在「4·13」重要講話中強調,海南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
-
農業更強 農民更富 農村更美
靖邊地處北緯38°左右,土地面積5088平方公裡,耕地面積168萬畝,農業人口30.97萬人,農業產值56.33億元。「十三五」期間,靖邊縣從富民強縣的戰略高度全力推進農業農村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一是現代農業體系初步構建。堅持特色發展定位,優化農業產業體系。打造了靖邊版「3+X」,即發展「畜、薯、菜」3個10億級主導產業,靖邊白絨山羊達到了國家山羊絨特細型標準,靖邊馬鈴薯入圍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靖邊蔬菜暢銷國內外市場。
-
如何打造千億元級高原特色農業產業~州農業農村局局長說...
如何打造千億元級高原特色農業產業~州農業農村局局長說.......趙珖菻「以打造世界一流綠色品牌為目標,推進農業現代化進程,把紅河高原特色現代化農業打造成我州千億元級支柱產業。」「十四五」期間,全州高原特色現代農業堅持「兩型三化」和「兩端兩精」方向,瞄準「世界一流、中國最優」目標,加快打造「綠色食品牌」,每年力爭新增綠色有機認證產品達40個以上。
-
...規劃編制情況匯報時強調:加快由傳統農業大市向現代農業強市轉變
呂志成在聽取我市農業產業「十四五」規劃編制情況匯報時強調:加快由傳統農業大市向現代農業強市轉變 2020-11-04 17:59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四化」舉措打造糧倉金石農業強鎮
優質糧油產業是三臺縣構建「3+2」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的重要一環,金石鎮依託區位特點和資源優勢,將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強優質糧油產業基地納入鄉村振興的戰略規劃。宏梅家庭農場是其中的優秀代表,林紅梅2016年成立家庭農場,向村民低價供應種子、化肥和農藥,義務提供技術指導、收購運輸等服務,為未來打造品牌奠定基礎。經過幾年的發展壯大,宏梅家庭農場種植面積由300畝增至1100餘畝,年純收入近50萬元,帶動周邊農民30多戶發展優質糧油種植,為多個貧困戶提供就業崗位,同時對周邊村發展優質糧油產業形成輻射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