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論紛生 讓見義勇為者「好人有好報」

2020-12-12 蘭州新聞網

12月3日,杭州向50歲的郵政投遞員向達勇發放居民戶口簿,使向達勇成為浙江第一位因見義勇為先進個人榮譽而落戶的人員。去年11月,一女子在岸邊洗衣服不慎落水,送信途中正巧路過的向達勇跳進冰冷的河裡將她救起。3年前,向達勇18歲的獨子在一次溺水事故中身亡,妻子常年患病。他表示,此次取得戶口後將考慮向有關部門申請廉租房。

傳統的戶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固化了已經形成的城鄉利益失衡格局,制約了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和城鄉發展一體化,阻礙了城鎮化健康發展。自2014年7月,國務院發布《關於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以來,全國31個省份全部出臺相關戶改方案。但是從農民到居民,不是簡單改個名,更重要的是,讓每一位進城落戶的農民在教育、就業、醫療、住房和養老等各方面都能有「我是城裡人」的底氣。要知道,大城市特別是特大城市戶口的背後,涉及子女入學、購房、買車等諸多權益,這讓「落戶」變得炙手可熱。從基本層面上看,這些特大城市的落戶渠道,主要有高校應屆畢業生、人才引進、親屬投靠和工作調動等,卻無法涵蓋其他普通勞動者,而這些分布在各行各業的勞動者,同樣是城市發展所必需的建設力量。我們也看到,一些地方推出了積分落戶政策。這個政策的實施,從制度上給大城市外來常住人口帶來公平落戶的機會。一方面滿足了控制城市人口規模無節制增長,避免公共設施和公共服務跟不上人口增長帶來的城市病;另一方面,由於積分落戶制度所要求的時限和加分獎勵政策,能夠吸引城市發展所需的人才。既能調節人口,又能引進人才,是一種相對公平合理的機制。

小馬飛刀以為,一座城市要發展,一定要向外招攬人才。招攬人才靠的是什麼,不僅僅是優厚政策和良好的創業環境,還需要有人文關懷的城市氣質。就拿見義勇為來說,見義勇為雖是人本能的道義衝動,但基於其本身附著的風險性與後續救濟機制的不確定性,很多人在道義面前又往往投鼠忌器,望而卻步。當見義勇為成為需要衡量成本與後果的「風險投資」,怯懦與逃避便會成為公眾本能的反應,一旦這種情緒迅速傳染,就會形成同樣冷漠自私的社會氛圍。見義勇為是現代社會所必需的道德資源。見義勇為是對正義的追求,對良知的呼喚。事實上,我們的社會並不冷漠無情,也不缺少見義勇為的良善,但正義的觀念只有在良性的社會土壤中,才能真正地生根發芽開花,成為民眾一念之間「習慣成自然」的向善本能。當然,儘管見義勇為不能用金錢衡量,但除了精神上的感動與崇敬之外,量化的物質手段,往往可以最直觀地見到社會對善行的態度,在很多時候,它往往是最為直接和真誠的。只有展現出全社會對正能量的宣揚,並為社會價值選取指明正確的方向,才能形成具有示範效應和激勵效應的道德生成機制。這也是對道德生產者應有的回報。

小馬飛刀

相關焦點

  • 「好人有好報」愛心公益活動再次起航
    為了向好人致敬,向抗疫先進人物學習,《威海晚報》創刊25周年之際,晚報傳媒再次發起「好人有好報」愛心公益活動,呼籲全社會行動起來,為我市在抗擊疫情中湧現出的典型人物,如始終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志願者、各行各業的典型代表,以及我市各級道德模範、見義勇為先進分子等好人們,贈閱2021年度《威海晚報》。
  • 男子見義勇為後發現救的是父親,好人有好報,幫人如幫己
    ——美國作家 羅森·瓦爾多·愛默森佛說,善有善報,有因必有果,今日種善因,他日結善果。這在江蘇揚州的一男子身上完美展現了出來。12月21日,江蘇揚州一位老人駕駛電動三輪車倒車時翻進河道中,村民看到後立即呼幫忙,一為男子聞訊趕來參與救人並報警。
  • 6.1萬點讚惡評,見義勇為者再次尷尬,我們需要「好人條款」嗎
    而兩位女生不僅因此耽誤了所乘的列車,也沒有留下姓名,可以說是一種非常高尚的見義勇為行為,有媒體報導了此事,可是其中一個帖子卻意外得到了6.1萬的點讚。 這個帖子並不是稱讚這兩位見義勇為的女學生的,而是對兩位女生和被救老人家屬進行了惡意調侃,本來這種違背道德良知的帖子應該受到譴責的,但大大出人意料的卻是得到6.1萬點讚,不禁讓我們深深的思考,這到底是因為什麼。
  • 見義勇為有了免責條款
    ●見義勇為者遭受傷害的,可適時啟動司法救助程序,保障見義勇為者的合法權益。  「民法典保護見義勇為,不再讓英雄流血又流淚。」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六檢察廳檢察官助理劉小豔解讀民法典涉見義勇為條款時如是說。
  • ...評論:見義勇為事跡被人冒名頂替,讓正義蒙羞的評獎審核應反思追責
    6月的中國好人榜,並獲相應榮譽和3萬元獎勵。俗話說「好人有好報」,在制度層面肯定和獎勵見義勇為者,正是「好報」的表現形式之一。獎勵見義勇為者,其意義在於解決見義勇為者的後顧之憂,搬走阻礙人們見義勇為的「絆腳石」,使見義勇為精神深入人心;更是為了形成伸張正義、扶正祛邪的良好社會風尚。全國很多地方成立了見義勇為獎勵基金會,逢「見義勇為」便獎。如此做法也是為了涵養社會正義,凝聚正能量。
  • 好人有好報——志願者節日快樂
    志願精神春風化雨文明風尚蔚然成風「七姐妹」志願服務隊隊長呼雲當選「全國最美防疫志願者」;全市造血幹細胞捐獻者累計達到52例,在全省乃至全國同類城市中處於領先地位……有困難找志願者,有時間做志願者。在馬鞍山,「學好人、做好人、禮遇好人」新風尚已蔚然成風。思想道德建設是文明創建的核心,志願服務是城市文明的窗口。多年來,我市大力弘揚志願精神,豐富市民道德滋養,精神文明建設取得豐碩成果。2019年,我市出臺全省首個《市級志願服務激勵回饋辦法》,以星級評定為基礎,配套相應激勵回饋政策,在全社會營造出「好人好報,德者有得」的氛圍。
  • 李華順:見義勇為樂於助人的山東好人
    一個老實淳樸的農家漢,卻用實際行動傳承和發揚了中華民族見義勇為的傳統美德。八九十年代,李華順在十裡泉電廠附近的水坑裡救起過落水的轎車裡的司機。2017年七八月份,在門前的劉橋乾渠救了一位騎三輪車掉裡面的老太太。同年的深秋,又不顧髒臭把一位醉漢從糞水溝救起,並照顧了一夜。2018年初春,又在寒冷的河水裡,幫忙打撈一位溺水的老人。
  • 好人沒好報,電梯裡讓路反遭群毆,西安的張先生卻「好人沒好報」
    俗話說,與人方便,與己方便,贈人玫瑰,手有餘香。但西安的張先生卻「好人沒好報」,在電梯裡讓路反遭對方群毆被打至骨折。 更耐人尋味的是,張先生報警後,派出所對此事的處理,不僅沒有為受害者張先生主持公道,反而有種處處維護施暴者的感覺:
  • 江蘇一男子見義勇為後發現救的是自己父親,網友:好人有好報
    網友評論網友:無愧於心去幫忙,才有事後的慶幸延伸閱讀:熱心少年救人,發現溺水者竟是爺爺,多虧他會急救知識2020年1月,在浙江衢州一位老人溺水被行人救上岸,沒想到救他的人正是他的孫子。據錢江晚報,72歲的老者何雲華在河邊行走時發現河面上漂著一個人,他和路人用木棍將漂浮者撥到岸邊救起,發現是髮小楊金財;16歲的高一學生楊子鋮正在家裡做寒假作業,聽到呼救,他從家裡跑了出來準備救人。竟然發現是自己爺爺。楊子鋮用心肺復甦加人工呼吸的急救法挽回了爺爺的生命。楊子鋮開始為爺爺做人工呼吸和心肺復甦按壓。
  • 好人有好報!江蘇一男子見義勇為後發現救的是父親
    據錢江晚報,72歲的老者何雲華在河邊行走時發現河面上漂著一個人,他和路人用木棍將漂浮者撥到岸邊救起,發現是髮小楊金財;16歲的高一學生楊子鋮正在家裡做寒假作業,聽到呼救,他從家裡跑了出來準備救人。竟然發現是自己爺爺。楊子鋮用心肺復甦加人工呼吸的急救法挽回了爺爺的生命。楊子鋮開始為爺爺做人工呼吸和心肺復甦按壓。四分鐘後,楊金財面色開始有了紅潤,口裡也吐出了大量的水。
  • 《裝臺》張嘉譯受丹丹老師青睞,好人一定有好報
    在《裝臺》中張嘉譯扮演的順子是一個裝臺的工人,雖然喜歡發兩句牢騷,但是可以看得出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好人。第二任妻子死後,他把妻子的女兒當作親生女兒養大;在工友闖下禍的時候,他攬在自己身上接受處罰。在知道自己的老師沒有人照顧的時候他義不容辭地去照顧。
  • 見義勇為杏子川採油廠職工梅強榮登「中國好人榜」
    受疫情影響2020年1月「中國好人榜」延遲於近日發布經地方推薦、集中展示、網友點讚評議延長石油杏子川採油廠職工梅強當選為見義勇為類「中國好人」!連日來,油田公司杏子川採油廠梅強榮獲2020年1月「中國好人榜」見義勇為「好人」的消息,在朋友圈刷屏。這是該廠湧現的第二位「中國好人」,為「德善杏採」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又添新的文化亮點。
  • 我是好人,為啥沒好報
    村裡有個老婦人,幾十年來到處以好人自稱。見了領導,富人笑臉相迎。看富人,領導家有人,天天串門,嘴甜,能分析那家窮就是惡人惡報,富人,領導們多是好人有好報。領導們,富人們當然聽著高興。村裡有窮人,當領導的就不會是光彩的事。有這樣的為領導數落人,領導們當然的高興。可天有不測風雲,有這樣的娘,養大的兒子當然也的有傳承的本事,前幾年社會風氣不好。他兒子在廠裡幫老闆陪客戶,為了拉龍客戶,這兒子叫小姐陪客戶。當時深得領導喜歡,那幾年有點錢了,在村裡更加的得瑟。沒幾年,兒子的領導要當幹部了。
  • 廣東肇慶獎勵240名見義勇為者 點亮城市「正義之光」
    見義勇為是社會的寶貴財富,也是傳統美德之一。一直以來,廣東省肇慶市高度重視見義勇為人員的權益保障及撫恤待遇工作,嚴格按照《關於加強見義勇為人員權益保護的意見》的要求,落實對見義勇為人員及其家屬的權益保障和撫恤待遇。
  • 湛江又有13名見義勇為者獲表彰獎勵
    湛江又有13名見義勇為者獲得表彰獎勵!廣州日報記者今天從湛江市公安局了解到,這次獲湛江市見義勇為基金會表彰獎勵的有:霞山輔警楊灝陟、譚康太、梁日生、楊周發、朱環照、周俊;赤坎輔警張丁健;廉江輔警林偉明、羅忠安,群眾羅喬文、黃榮新;開發區輔警莊珠炳和公交司機李觀海等13人。
  • 「打開民法典」見義勇為免責 該出手時出手
    民法典設立的「好人條款」,為見義勇為者撐起了「保護傘」。民法典護航見義勇為,不再讓「英雄流血又流淚」。6月28日,記者採訪嶽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監二庭法官喬寶全,對此進行解讀。【解讀】「好人條款」給見義勇為者吃了顆「定心丸」「見義勇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中國人歷來喜歡『管閒事』,對看不慣的事往往會挺身而出。」
  • 好人會有好報嗎?
    好人會有好報嗎?「從看到失學兒童的第一眼,到被死神眷顧之前,他把所有時間都給了那些需要幫助的孩子,沒有絲毫保留,甚至不惜向生命借貸。他曾經用舞臺構築課堂,用歌聲點亮希望,如今,他的歌喉不如往昔嘹亮,卻獲得了最包含敬意的喝彩!」這是2005年感動中國人物組委會給叢飛的感性而客觀的頒獎詞。
  • 好人沒好報?因果業報到底怎麼一回事
    為什麼總說好人沒好報呢? 有人問不是說好人一生平安、壞人靠邊站,為什麼我們看到的總是好人沒好報呢,壞人逍遙自在呢?這佛教說的業報,咋就不能精準報應呢? 如果你也有這樣的疑惑,請看過來。佛教講因果業報,通常默認為是三世的,即前世、今生、來世,善惡因果是貫通了這三世而受到果報的。
  • 桂陽民警周宏入圍2021年1月「見義勇為·湖南好人」,請為他投一票!
    經各市州文明辦、省文明委成員單位推薦,選出了8人審定為1月「見義勇為·湖南好人」候選人,桂陽縣公安局民警周宏成功入圍! 根據「湖南好人」評選規則,將從事跡感人程度、網友評議反響情況、榜樣示範作用效果等幾方面指標,評選出當月「湖南好人」。
  • 21年義務照顧高位截癱鄰居 鄭州又一名身邊好人榮登「中國好人榜」
    10月29日,中央文明辦舉行網上發布活動,發布2020年8月至9月「中國好人榜」。來自鄭州市二七區的身邊好人徐傑榮登「中國好人榜」。「中國好人」是從廣大網友舉薦、各地文明辦審核推薦的候選人中,經過網上展示、網友評議、專家評審產生的,是群眾身邊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孝老愛親的先進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