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情令》問靈十三載,藍湛究竟是如何度過的?這些你值得知道

2020-12-22 筱鈺佳作推薦

從前所有人都畏懼我的時候,你是唯一一個罵我的人,但是現在,所有人都巴不得我死,都恨我,唾棄我的時候,你卻是唯一一個站在我身邊的人。

#陳情令#

問靈

其實哪有什麼逢亂必出啊!不過是他想找到魏嬰的魂罷了,不過是想讓魏嬰回來後第一個見到的是自己,讓他知道有人在掛念他,他不是孤身一人罷了,不過是想在魏嬰回來後遇到危險的時候,第一個保護他的人是自己罷了,對他說出那句遲來的「我信你」。

問靈十三載,等一不歸人。藍湛執念很深,他知魏嬰不會奪舍,所以逢亂必出,打算問靈一生,只為尋得魏嬰的一縷孤魂。知你逢出必亂,所以我逢亂必出。若不是聶導的一手策劃,藍湛就是人間的一縷遊魂,苦苦尋覓,度過餘生。

三百道戒鞭

這也是阿令與原著一點點小區別,原著中的三十三道戒鞭,盡數罰清,差點要了含光君半條命。皎皎君子,澤世明珠,這是藍湛受到過最重的懲罰,這也成為了含光君這輩子最大的「汙點」,但為了魏嬰,無怨無悔,咬牙挺了下來。原著中的藍湛還有傷好後找到魏嬰的一絲希望,而阿令卻是藍湛在羨羨身亡的絕望中接受的懲罰。

可以想像到藍湛重傷後拒絕塗藥的場景,不想塗藥,不想讓這些傷儘早癒合,因為這些傷是因為魏嬰才受的,每一鞭都是藍湛與他的回憶,每一鞭都承載著藍湛對他的思念。這些傷好後留下的疤,也是藍湛這些年的思念,因為這些傷疤,才讓藍湛肯定,那個人真的存在過。

喝過他喝過的酒,受過他受過的傷。

在世人唾棄魏無羨的時候,當世人正在為夷陵老祖身亡後開懷大笑的時候,藍湛守著那人愛喝的天子笑,他醉了,醉得徹底,從這一天起,醉酒便成了含光君的常態。如果魏無羨沒有被獻舍回來,藍忘機的餘生就是一場漫長的活埋。

醉酒時的藍湛會找兄長要笛子,他哪是要笛子,他要的只有陳情,以及陳情的主人;醉酒時的藍湛會翻出那印有太陽的烙鐵翻出,然後狠狠地摁向自己的胸口,與那人烙印同樣的位置;醉酒時的藍湛會默默在角落裡流淚,一面流淚,一面說著,我把他弄丟了。

尋陳情,藏鈴鐺

藍忘機何曾不想讓魏無羨回來!世人皆知含光君與夷陵老祖不合,但又有誰知道,藍忘機找了陳情十六年,藏了清心鈴十三年,每每彈起問靈曲,身邊必有清心鈴,他希望羨羨能聽到他的呼喚,見到自己的舊物後會有一絲回應。

每天夜裡,每當無事的時候,都會想到那個人,想得緊了便喝下靜室中為他藏著的天子笑,醉了,抱著酒瓶,拿著魏嬰為你畫的小像,痴痴地看著。十六年來,含光君從來沒有放棄尋找魏嬰,哪怕是他的物品,一件也好,有個念想啊。

等待十六年

魏無羨身死後,藍湛閉關三年,說是閉關實則養傷,這三年重傷難行啊。傷好後再次來到亂葬崗,因為他不死心,也許那人沒死呢,也許只是躲避風頭呢,也許會回來呢,他經歷了這麼多次艱難險阻不都是回來了?這一次會不會也會呢,就如同他從前比武時會故意受傷讓對手幾招一般。

幼時等一不開的門,長大等一不歸的人。魏無羨真的不在了,藍湛最後的希望也沒有了,好在他找到了阿苑,那個魏嬰曾經倍加疼愛的孩子,也是因為這個孩子藍湛才又點燃了希望。不過可惜的是,阿苑因為那場戰爭,發燒失去了記憶,失去了也好,那些記憶也並不是好的。

魏無羨的劍,名隨便,因為他人很隨便年少風華;藍忘機的劍,名避塵,因為他不染塵埃天上謫仙。一憾不能全魏嬰鮮衣怒馬間,二憾不能免藍湛甘苦十六年。聲聲藍湛,滿是歡喜;聲聲魏嬰,皆是深情。

魏無羨這一生太苦了,失去太多太多了,經歷了別人不懂的痛;藍忘機這一生太雅正了,幸好,那一年的聽學,幸好,魏嬰有藍湛,幸好,魏嬰回來了……幸好,藍湛等到了……

藍忘機因為不夜天沒有和魏嬰站在一起,他後悔了,他自責。其實如果不是因為莫玄羽,魏無羨根本不想回來,那樣,藍忘機會問靈一輩子!苦守著幾張早已泛黃的小像,還有那一地的天子笑。

《陳情令》觀音廟,吃人堡,惡詛痕。細數藍湛差點失去魏嬰的瞬間

《陳情令》三次後退:藍湛的隱忍,魏嬰的悔恨,溫寧的不可思議

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

相關焦點

  • 陳情令:問靈十三載,等一不歸人
    世事多變,造化弄人,亦非你我之過。多年回首,你還是那個不羈少年,我亦如當初有著自己的高傲。只嘆,回不去了,就此罷休。曾經,羨羨一直以為江澄會一直站在他這邊,而藍湛會一直站在他的對立面。沒有想到,事實卻是完全顛倒過來的。少時的藍湛,皎皎君子澤世明珠,最明儀知禮不過。
  • 《陳情令》:問靈十三載不止是等待,也是藍湛生命裡的光
    一部《陳情令》,常看常新,每次都會有不一樣的點讓你為整部劇的用心而感動。景行含光,雅正端方,清冷孤傲,君子名揚的姑蘇雙壁之一的藍二公子藍忘機,他年少成名,少語寡言,情緒鮮有波動。眾所周知,自不夜天魏嬰墜崖身死之後,清冷孤傲的藍湛成了「逢亂必出」的含光君。問靈十三載,等一不歸人,是藍湛的深情寫照。整整十三年啊,在藍湛的一生中幾乎佔據了六七分之一的時間,人生又有多少個十三年呢?
  • 《陳情令》問靈十三載,等一不歸人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推薦由墨香銅臭的《魔道祖師》改編的電視劇《陳情令》。本劇由王一博、肖戰、萱璐、于斌、孟子義、汪卓成、劉海寬等人主演。《陳情令》人物個性分明,各有各的特殊,各有各的特點。今天給大家推薦內容為專屬於藍忘機的。
  • 陳情令:問靈十三載等一不歸人,為什麼藍湛總也找不到魏嬰?
    ——《老子》 《陳情令》已經播出一年有餘了,但是很多阿令的粉絲還是對續集翹首以盼,也不知道製作組會不會推出第二部。說到底還是因為對夷陵老祖和含光君的結局意難平,不過話說回來了,《陳情令》很多劇情很虐心,並且也有很多名場面。一年多來粉絲對劇情也是爭論不休,比如為何含光君問靈十三載卻始終沒有問得魏嬰的下落,魏無羨身死之後十六年,魂兮所依?他到底在哪裡?
  • 《陳情令》藍湛問靈13載,問的是什麼?
    今天就來說說藍湛問靈13載問的是什麼?魏無羨離開16年,為什麼藍湛只問靈13載呢,另外三年去哪裡了?不夜天一戰,魏無羨掉下懸崖,而藍湛幫助魏無羨抵抗世家,被藍啟仁抓回去抽了鞭子,還真正罰去後山閉門思過,整整3年,傷口無人處理。
  • 《陳情令》:十三年問靈,是我們的臆想嗎?
    從此,藍忘機心如死灰,問靈十三載,等一不歸人。有網友說:《魔道祖師》也好,《陳情令》也罷,十三年是一段留白,從文本到劇情都未明確提到藍湛問靈一事,只在同人小說中有涉及,那麼,問靈,是否只是讀者和觀眾對忘羨情深的一個美好加注呢? 我以為,問靈不會是憑空的臆想。
  • 《陳情令》中藍湛問靈十三載,為什麼問不到魏無羨的消息?
    那麼在這十三年裡,藍湛不停地問靈,為什麼問不到結果呢?今天小編就帶著大家一起來分析。問靈,則是以彈琴的方式,對請來的靈魂發出疑問,而靈魂的回覆則轉換成音律,反應在琴弦上,彈琴者再通過解琴語得出答案。問靈不僅可以問到死亡之人的靈魂,也可以問到游離於肉體之外的靈魂。比如,金凌在吃人堡的時候,他的本體被困在牆裡,並沒有死,而藍湛問靈問到的則是金凌游離於肉體之外的靈魂。
  • 《陳情令》:到底是怎樣的情誼讓藍忘機苦苦問靈十三載
    超人氣電視劇《陳情令》很多人又開起了二刷,也包括我莫北。不得不說是一個非常成功的優秀網劇,藍湛和魏無羨兩人的情誼也讓我非常感動。《陳情令》講述的是夷陵老祖魏無羨生前一場大戰之後身死靈消,卻又因為某種淵源而被復活之後和藍忘機再次聚首的事情。
  • 陳情令:忘羨玄武一別,魏無羨失聯三月,為藍湛問靈十三載做鋪墊
    忘羨玄武一別,魏無羨失聯三月,為藍湛問靈十三載做鋪墊。世人容不下這個夷陵老祖,換句話說是有實力的人。說實在再看這段魏無羨從亂葬崗歸來,小編是有被虐到。歸來的魏無羨不似曾經陽光,身上透著陰暗。大家都注意到他的改變。所有人都質問他為何棄劍道改修鬼道。卻無人問他到底經歷什麼,如何能活命。歸來時,江澄給魏無羨一個大大的熊抱,一句回來就好對於魏無羨是很大的安慰。
  • 《陳情令》問靈13載,等一不歸人。藍湛:情根深種的冷麵公子
    問靈十三載,難解相思苦。不能想像,這十三年,藍湛是怎麼守著這份絕望度過的。《忘羨》,如何能忘得掉?如果可以,我願以餘生歡喜,換你人間無恙。藍湛的父親,為了護住母親,不惜和家族鬧翻,堵上半生仕途,閉關不問塵世。 十三年後,魏嬰終於從藍湛口中得知,這首曲子的名字叫《忘羨》,而且,藍湛說,「我早就想好(名字)了」。當年第一次在玄武洞為你吟唱,就將你種進心裡。
  • 魔道祖師:藍忘機問靈十三載,夜裡究竟如何過?或許只有兔子知道
    兔子才知道 《魔道祖師》是一部有淚點、也有笑點的經典之作,無論是原版小說,還是製作成動漫,都收穫了一致的好評。很多動漫迷沒有看過原著小說,但是看完動漫版後,都入坑成為了「道友」,繼而看小說去了,這時候才發現原著小說的《魔道祖師》,才叫人為之震撼。 (圖源@didbub1,感謝畫師大大的創作與分享!)
  • 重溫《陳情令》才發現,藍湛問靈十三載,竟是因為打碎一壇酒
    原來在十六年前自己就從來都不是一個人,藍湛從頭到尾一直都是站在自己這一邊的,而且在自己不知道的時候也一直都在全力以赴的護著自己,正因為如此,十六年後的魏嬰有了掛心的人,那人問靈十三載,只為了找尋自己,既如此,自己怎能不為了他活下去。
  • 問靈十三載,待一不歸人,從藍湛視角看《魔道》原來怎麼虐
    同時各路大神演變出許多版本的藍湛視角。藍湛 ,字忘機,姑蘇藍氏二公子。有人說,藍忘機小時候等一扇不會開的門,長大後等一個不會歸的人。藍忘機是一個端方雅正,循規蹈矩的世家楷模。藍湛是怎麼喜歡上魏無羨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藍忘機多了這一份不可言說的心思,恐怕他自己也不會知道。
  • 魔道祖師:明知尋不到魏無羨,為何藍湛還要問靈十三載?
    那麼問題就來了了,我們都知道藍湛為了魏無羨付出了很多,不惜背叛家族遭受家法背負三十三道戒鞭痕,而且替對方問靈長達十三載,那麼他為何如此堅持等一個不歸人呢?問靈十三載是他對魏無羨牽掛的最好證明,然而他卻始終沒有尋到對方蹤跡。既然藍湛十三年內堅持為魏無羨問靈都沒有一絲線索,那麼他為何還要堅持呢?其實這和他的性格有很大的關係。藍湛看似冷漠,但其實內心比任何人都要重情,他認定的東西不會輕言放棄,所以他才能一直堅持為魏無羨問靈。
  • 細品《陳情令》:江澄的一段話,暗暗道出了藍湛問靈十三載之苦
    細品《陳情令》,江澄的一段話,暗暗道出了藍湛問靈十三載之苦。第二集中,大梵山腳下,藍湛與江澄狹路相逢。藍湛一語不發,江澄強忍著情緒懟道:「含光君不愧有逢亂必出的美名……不知藍二公子此次前來,是和小輩們搶功呢,還是來尋人的?這十六年來,藍二公子沒少四處遊歷啊?」
  • 死後十六年,問靈十三載。那三年在何方?
    最喜歡這句「問靈十三載,等一不歸人」,為這句話而來。開頭劇情直接就是十六年後,的魏無羨,沒有讀過小說的人肯定找不到頭緒,十六年後誰是誰?十六年前誰是誰?說好的問靈十三載,怎麼死後十六年了?魏無羨死去的那三年,藍湛你在哪兒?十六年後,在魏無羨被獻舍回來以後,曾和藍忘機聊天,藍忘機說到,江澄在魏無羨跳崖之後,曾經去懸崖底下找過他,卻沒有找到,這個時候魏無羨突然問藍忘機:「那藍湛你呢?你有沒有去找過我?」藍忘機回答:「我三年後去找過你,不過什麼也沒找到。」魏無羨於是有些嗔怪地問:「為什麼是三年後?」
  • 問靈十三載等一不歸人什麼意思 問靈十三載含義原句出處
    最近網友都在問問靈十三載等一不歸人是什麼意思?出自於哪裡?這邊小編給大家介紹下問靈十三載等一不歸人含義及原句出處。  問靈十三載等一不歸人原句出處  這句話出自小說《魔道祖師》,現在被拍成了電視劇叫做《陳情令》。
  • 盤點《魔道祖師》中藍湛問琴十三載為羨羨做過的事,只剩下心疼了
    最近熱播的《陳情令》是由《魔道祖師》改編的一部電視劇,目前播放到26集,雖然劇情很虐,但觀眾還是看的津津有味,畢竟兩位小哥哥的顏值簡直是逆天,對劇情的掌握程度也很好,是我們心中的藍湛和羨羨沒錯啦!那麼魏嬰死後,藍湛到底是怎樣生活的呢!
  • 重溫魔道祖師:忘羨終一曲,問靈十三載,等一不歸人
    <魔道祖師> VS <陳情令>自從入了魔道祖師的坑以後,就再也爬不回來了。原著結局甜到起一身雞皮疙瘩,始終被汪嘰的深情打動,終不負眾望圓了書迷們一個完美結局夢。藍湛對著至親兄長坦白:我想帶一人回雲深不知處,帶回去,藏起來魏嬰死去的十六年,藍湛「問靈十三載,等一不歸人
  • 魔道祖師,魏嬰去世後,藍湛為何問靈十三載,不燒一文錢
    魏嬰詢問藍湛有沒有給自己燒紙錢說到即將播放的第三季《義城篇》,就想到了這個故事結尾的時候,思追景儀和金凌等小朋友為了緬懷逝去的阿菁小姑娘,在別人家的門口燒紙錢。這是一種非常不禮貌的行為,作為前輩的魏嬰自然就開始阻止他們了。而且魏嬰因為自己就死過一次,以非常有經驗的口吻告訴他們,別再燒紙錢了,反正也是不可能收到的。這時小朋友們紛紛回懟他,你又沒有死過怎麼知道收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