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的英國,冷戰氛圍下的政界,看誰不順眼,就扣帽子。其中普羅富莫事件堪稱英國歷史最嚴重的醜聞之一,這次醜聞讓戰爭大臣辭職,內閣總理換人,保守黨選舉失利,內閣倒臺。
而掀起此次風暴的人,只是一個21歲的社交名媛,她叫克裡斯汀·基勒。基勒因為這件事情名聲大噪,但她早年生活不順。她的家庭是重組家庭,家中沒錢又飽受摧殘,自小沒有受到太好教育。長大後憑藉美貌,擠進貴族圈。
在進入貴族圈前,她是小模特,終日和男人鬼混。有一日,遇見了史蒂芬·沃德,一個改變基勒一生的男人。
沃德是一位骨科醫生,認識很多名流,藉機推銷美女到他們身邊謀求錢財。沃德將基勒交給了普羅富莫,普羅富莫是保守黨要人。他有祖上傳下的男爵頭銜,從哈羅公學到牛津大學,二戰參軍和德軍廝殺。
普羅富莫的交際能力極強,還在軍隊時就是議員。退役後直接娶了女明星當妻子,在仕途堪稱是最有前途的政客,45歲就是保守黨內閣戰爭大臣了。如此好運,自然有人嫉妒。
工黨議員約翰·劉易斯掌握此事,他透露給普羅富莫對頭喬治·維格,後者運作小報散播。
當時的英國間諜案頻發,有劍橋諜案等,持續的挖出間諜讓政客風聲鶴唳,生怕受牽扯。
同基勒交好的還有一人,他是蘇聯駐英國武官尤金·伊萬諾夫。據說他是蘇聯間諜,早上了英國軍情五處名單。當軍情五處注意到大臣和此等女子來往密切時,立即有位內閣秘書站出提醒普羅富莫。
普羅富莫以為自己碰上了天仙,沒想到基勒的歷史如此複雜,為了仕途決然分手。正常情況下,政客沾花惹草在英國是常事,鬧大的真沒多少。可是基勒的關係太複雜,普羅富莫的對手又多。
真正讓大眾知曉此事,還是一次槍擊事件。基勒和毒販有關係,而毒販A看不慣基勒相好的毒販B,二人發生槍戰。基勒早就深陷貴族圈不能自拔,這倆情人爭鬥,她以為能擺脫二人,從此和權貴交好。
沒想到媒體聞風而動,越刨越深,刨到普羅富莫頭上。這下英國議員不樂意,要求普羅富莫來議會解釋,普羅富莫如果坦誠,還會有個好結局。但他選擇撒謊,後來還被媒體證實他的不誠實。
1963年5月,面對壓力,普羅富莫承認在議會撒謊。次月,普羅富莫不得不辭職,當時普羅富莫48歲。保守黨內閣威望受到打擊,首相不得不辭職。
下臺後的普羅富莫再無高光時刻,為了挽回名聲,選擇到慈善機構當義工。12年後獲大英帝國勳章。1995年,他參加柴契爾夫人的70歲壽誕晚宴。2006年,普羅富莫以91歲高齡去世。
而皮條客沃德在事發後面臨多項控罪,他的朋友拋棄了他,最終他選擇自殺。
基勒在1963年底判處監禁9個月,出來後直到2017年才去世。誰也沒有想到,當年漩渦中心的人物就突然沒了。
伊萬諾夫出事後被召回蘇聯,與妻子離婚後工作到1981年退休。
作為一個拖累英國內閣的醜聞,內中是否有間諜活動,英國議會的調查報告顯示普羅富莫沒有威脅國家安全。但公眾不滿意,認為報告含混,又是一次保護權貴。
當英國媒體按信息自由法申請查閱涉案文件時,英國政府表示要到2048年才能給你看,想要用時間淡化這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