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吃餃子南湯圓,冬至之日咋進補?此時養腎正當時!

2020-12-24 瀟湘名醫

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今年的冬至在陽曆12月21日,這一天北半球白晝最短,黑夜最長,天氣嚴寒,陰氣較盛。冬至節氣人體陽氣內斂,新陳代謝相對緩慢,應養精蓄銳,休養生息,以利於來年的春生、夏長、秋收。一、冬至進補,開春打虎隨著冬至到來,一年中最冷的「三九天」也由此拉開序幕。冬至日為一年之中陰氣最旺的時候,而後一陽初生,陽氣產生並逐漸旺盛,這也正是「陰極陽生」道理的體現。諺語云:今年冬至進補,明年開春打虎。冬至前後是進補的好時節。此時,人體內陽氣逐漸開始蓬勃升發,易吸收補充進來的營養。

餃子在北方,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這一習俗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合藥留傳下來的。相傳,醫聖張仲景回南陽時,正值大雪紛飛的冬天,他看見鄉親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凍爛了,心裡非常難過,就叫其弟子搭起棚子,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的藥物放置鍋裡煮熟,撈出來剁碎,用麵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再放下鍋裡煮熟,做成一種叫「祛寒嬌耳湯」的食物施捨給百姓吃。服食後,鄉親們被凍的耳朵都好了。 後來,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著吃,是故形成吃餃子這種習俗。至今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

湯圓俗話說,冬至大如年。在廣東及江南地區,民間有做湯圓的習俗,以祀神祭祖。一家人團圓圍吃湯圓,暖意濃濃。湯圓皮是由糯米粉做成的,其味甘、性溫,能夠補養人體正氣。 飲食忌急補、過補 飲食進補應根據個人的體質差異,有的放矢,有虛方補;還要辨彆氣血、陰陽的不同而進補相應的食材。要注重脾胃功能的調養,因為「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較弱的人要慢補,忌急補、過補。

羊肉相傳,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了樊噲煮的羊肉,覺得味道特別鮮美,讚不絕口。此舉漸在民間流傳並形成習俗。 中醫認為,羊肉性溫,味甘,有健脾益腎、溫補氣血的作用。對於體虛怕冷、腰膝酸軟、面黃肌瘦、氣血兩虧、病後或產後身體虛虧等一切虛狀均有治療和補益效果,最適宜於冬季食用。二、養腎正當時,調護有章法 腎主水,藏精,在志為驚與恐,與冬令之氣相應,此時養腎至關重要。那麼,應該如何養腎呢? 精神內守,恬淡虛無 《素問·上古天真論》云:「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保持精神安定、清淨,及時調攝不良情緒,避免情緒的大起大落,面對壓力與困難,要及時解決,保持良好心態,做到秘而不宣,含而不露,令心神安靜自如,驚恐不安則損傷腎氣。 早臥晚起,必待陽光 「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冬季氣候嚴寒,陽氣肅殺,夜間尤甚,故主張「去寒就溫」以防寒保暖,固護腎中陽氣及陰精。要「早臥晚起,必待陽光」,早睡以養陽氣,遲起以固陰精。 去寒就溫 冬季黑夜漫長,白晝較短,氣候寒冷,須「去寒就溫」,避風寒,多添衣服,注意保暖。在室內的時候,可以烤火、開暖氣或空調,但是要注意不可過暖,室內溫度以高出室外5~8攝氏度為宜,一般為18~25攝氏度為宜,以免陽氣外洩。 每晚睡前用熱水泡腳,可以舒筋活絡,促進氣血運行。在背風處多曬太陽,能促進機體對鈣、磷的吸收,利於骨骼的健康,提高人體的免疫能力。 不要憋尿 冬夜天寒地凍,許多人有尿意,但是因為怕冷或貪睡,未能及時排尿,可能會傷腎。因為尿液積存到一定程度,會產生一些水濁之氣,損害腎臟,所以及時將尿排出體外,對於養腎也非常重要。 適當運動,節約房事 運動要適度,以周身發熱,無汗或微汗為佳,不可大汗,要符合「無洩皮膚」的原則。故冬季養生,同時還應注意節制房事、節慾保精,不可恣其情慾,傷其腎精。清代石成金《養生鏡》中告誡人們「冬三月乃水藏閉澀之時,最宜固守元陽,以養真氣」。 少鹽、食「黑」 《素問·髒氣時法論》云: 「腎主冬……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遵生八箋·四時調攝箋》日:「冬之時,飲食之味,宜減成增苦,以養心氣。」冬季飲食適量增加苦味以符合「五行」的生化承制之道。多吃一些肉類、豆類,以補充維生素和無機鹽。 同時,飲食要葷素搭配合理,不可過偏,如羊肉、牛肉、大豆、核桃、慄子、木耳、芝麻、紅薯等均適宜冬季食用。中醫「五行」理論認為,黑色屬腎,一些黑色食品不僅營養豐富,為諸多食物之冠,而且又大多是性味平和之品,對腎氣衰弱、體虛怕冷者尤為適宜。如黑米、黑豆、黑棗、黑菇、黑芝麻、黑木耳、黑桑葚、烏骨雞、甲魚等。

三、艾灸培元固本中醫學認為,艾灸有扶正祛邪、溫陽補氣的作用,特別是在冬至前後5天進行艾灸,不僅能驅除寒邪、溫養經絡、培元固本,增強機體的抗寒能力以治療相關疾病,還能調節臟腑功能,促進人體的正常代謝,提高機體免疫能力和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從而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可常規選擇神闕穴、足三裡穴、湧泉穴、關元穴、氣海穴等作為保健穴位,女性還可增加三陰交穴、太衝穴、太溪穴等。 操作時,選好穴位將艾條燃著端懸起,與施灸部位的皮膚保持3~5釐米,灸治時以局部有溫熱舒適感而無灼痛為宜,每次灸10~15分鐘,以灸至皮膚局部稍有紅暈為度,具體以個人的耐受能力為衡量原則,不可強忍疼痛。若有明顯的灼傷感,可根據熱感適時調整距離,以免灼傷皮膚。四、導引按摩助養腎 對於平時體弱多病的人群,可以在臨睡前平臥位,雙手以食指、中指、無名指尖輕觸任脈的神厥穴、氣海穴或關元穴,平靜呼吸,將注意力微微集中在指下的穴位上,慢慢會感覺發熱、麻癢、肌肉跳動,並感覺雙下肢(尤其是腳底湧泉穴處)有氣在運行。這是腎精漸充盈,腎氣漸旺盛的表現,有很好的強腎保健作用。

【來源:中醫中藥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今日冬至!北餃子南湯圓,過完冬至就是年!
    後來,在冬至這天,人們怕被凍掉耳朵,也咬著一根線拴住耳朵,因為餃子的形狀很像耳朵,慢慢地人們便把咬線變成了吃餃子。 冬至吃餃子傳說之二:紀念醫聖張仲景 在河南大地,冬至吃餃子與醫聖張仲景有關。
  • 陳皮食譜:冬至到,要進補,陳皮蘿蔔燉羊肉
    明天就是冬至了,冬至是我國第22個節氣,民間素有「氣始於冬至」的說法。脾胃是氣血生化之源,因此冬至被認為是健脾胃養生的最佳時節。此時迎來最寒冷的天氣,有「冬至陽生」的說法。這是因為節氣運行到冬至這一天,陰極陽生,因為這一天的白天是一年中最短的一天,太陽幾乎直射在南回歸線上。過了冬至後,隨著太陽直射的北移,白天的時間漸漸長起來。此時人體內陽氣蓬勃生發,最易吸收外來的營養,而發揮其滋補功效。可見,冬至前後人們開始進補是最好時間。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
  • 今日冬至 | 願你三冬暖
    冰益壯,地始坼隆冬時節到了這一天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是一年裡黑夜最長的一天「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今日以後太陽直射點開始向北移動正午太陽高度會逐漸升高北半球的白天也將慢慢變長南方人喜歡在冬至這天闔家團聚、圍爐夜坐吃上一碗熱氣騰騰的湯圓其樂融融、團團圓圓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
  • 2020冬至吃餃子祝福語說說一句話短語 冬至吃餃子文案句子
    冬至的腳步正在敲響,春天的氣息遙遙可望。熱騰騰的餛飩保健康,吃了凍麵餃子沒凍傷。湯圓滾滾白玉湯,合家團圓幸福長。冬至快樂,好運一年更比一年長!  冬至是個好日子,笑口常開吃美食。北吃餃子南湯圓,一口一個吐心願。一個餃子一種五彩生活笑開顏;一個湯圓一個型,四季健康伴你行!  冬至吃餃子,一個餃子一顆心。
  • 冬至到了!除了吃湯圓,翔安人還吃「蝦米」?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也是一年當中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冬至過後,意味著進入「數九寒天」>在冬至這一天不同地區有不同的飲食習俗北方地區習慣在這天吃餃子而在我們南方,則要吃湯圓在閩南地區,冬至還有進補的說法閩南人冬至呷蝦米?
  • 今日冬至,南吃湯圓北吃餃子,冬至還有哪些你所知道的傳統習俗
    今日冬至,南吃湯圓北吃餃子,冬至還有哪些你所知道的傳統習俗轉眼間就到了冬至,明明還記得前些日子還是小雪,但是不得不說,在二十四節氣中冬至是最特別的那個。很多人可能不會記得立冬,大雪和小雪,但總會記得冬至,而且關於冬至的飲食的討論,也是經久不衰。一般來說大差不差,就是南方吃湯圓,北方吃餃子,很多人的家裡都是將冬至當成傳統節日。因為冬至本身就屬於,既可以算得上是節氣,也可以能算成節日,而且在古時候,冬至也是應該很熱鬧的日子。
  • 今日冬至丨北方吃餃子,南方吃湯圓
    過了冬至,太陽逐漸向北移動,北半球的白晝時間逐漸變長,因此冬至也有「六陰消盡一陽生」的說法。 氣候特徵 「冷在三九、四九」。由於我國疆域遼闊,氣候相差懸殊,天文意義上的氣候特點對於我國多數地區而言實際上要偏遲。
  • 今日冬至|長夜相思日,歲月正醇時
    今日冬至|長夜相思日,歲月正醇時 在二十四節氣中 它是最早被確立的節氣 在古人看來 冬至是一年中陰陽轉換的關鍵時間點 所謂「陰極陽生」 自冬至起天地陽氣漸強 這是一個大吉之日
  • 2020年冬至12月21日幾點幾分 冬至為什麼又叫進九
    《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12月21日18時02分將迎來「冬至」節氣,從這一天起,我國開始進入「數九寒天」時節,民間俗稱「進九」。  歷史學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員羅澍偉介紹,每年公曆12月22日左右為「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二個節氣,也是冬季的第四個節氣。
  • 今日冬至| 可鹹可甜,溫暖你的是餃子還是湯圓?
    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之 冬至 Winter Solstice 民諺云:「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數九。數九是從冬至逢壬日開始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依此類推。一般「三九」時最冷,是一年中最冷的時段。當數到九個「九天」(九九八十一天),便春深日暖、萬物生機盎然,是春耕的時候了。 節氣習俗
  • 今日冬至 | 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時
    「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今日以後太陽直射點開始向北移動正午太陽高度會逐漸升高北半球的白天也將慢慢變長南方人喜歡在冬至這天闔家團聚、圍爐夜坐吃上一碗熱氣騰騰的湯圓其樂融融、團團圓圓冬至節氣期間是一年中養生的好時節是健康「儲蓄」的最佳時段也是一年中重要的進補時機冬至養生三原則養腎——少鹹多苦寒冷的天氣進補,飲食應少鹹多苦。
  • 12月21日18時02分「冬至」:陰伏長至日,陽從地底回
    新華社天津12月19日消息,《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12月21日18時02分將迎來「冬至」節氣,從這一天起,我國開始進入「數九寒天」時節,民間俗稱「進九」。歷史學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員羅澍偉介紹,每年公曆12月22日左右為「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二個節氣,也是冬季的第四個節氣。
  • 冬至朋友圈文案暖心一句話祝福語 今日冬至節氣的說說句子
    今日冬至節氣到來,大家距離下雪又近了一步,雖然天氣寒冷,起床困難,但是一句暖心的話語就會給予我們以力量,度過這個寒冷的冬天,下面帶來冬至朋友圈文案暖心一句話 今日冬至節氣的說說句子。  冬至朋友圈文案暖心一句話  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冬至蘊意著「回家」的內涵。  今日冬月初一,冬至又將近。生來之福有限,積來之福無窮。修心養性,活好當下。祝願大家身體健康,福慧增長!
  • 立冬進補 正當時
    立冬進補 正當時 劉哲     俗話說「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民間有「立冬補冬」的習俗,此時多吃一些溫熱補益的食物,不僅能使身體更強壯,還能起到禦寒的作用。本周,記者深入我市多個餐飲門店,為市民尋找多種適合冬季進補的菜品。
  • 冬至吃貨地圖來了!冬至美食別具一格 你家會吃什麼?
    冬至吃貨地圖來了!冬至美食別具一格 你家會吃什麼?時間:2020-12-21 15:35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冬至吃貨地圖來了!冬至美食別具一格 你家會吃什麼? 12月21日我們迎來了冬至節氣,真正的隆冬開始了。漫漫冬日正是進補好時機,吃貨們已經蠢蠢欲動。
  • 冬至吃什麼?有什麼習俗?這堂「民俗課」講給孩子聽!
    > 「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 今日以後 太陽直射點開始向北移動 正午太陽高度會逐漸升高 北半球的白天也將慢慢變長
  • 冬至吃餃子,這和醫聖張仲景有關
    民間又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所以古人稱冬至為「亞歲」或「小年」。冬至時節,全國各地有不同的習俗,我國南方沿海部分地區一般是祭祖,而我國北方有吃餃子的習俗。 張仲景與餃子
  • 今日冬至!靈魂拷問:縉雲人吃湯圓還是吃餃子?
    「冬至」過後 太陽直射點慢慢向北移動 北半球的白晝逐步變長 夜晚漸漸縮短 冬至習俗 「冬至大如年」。
  • 二十四節氣——「冬至」最全英文表達,今天你吃餃子還是湯圓?
    Winter Solstice (Chinese: 冬至), the 22nd solar term of the year, begins this year on Dec 21.中國傳統農曆將一年分為二十四個節氣。冬至(Winter Solstice)是第22個節氣,今年12月21日開始。
  • 冬至養生吃什麼食物養生比較好 今日冬至養生小常識
    冬至養生吃什麼食物養生比較好 今日冬至養生小常識1.羊肉  北方不少地方有冬至吃狗肉和羊肉的習俗,中醫認為,羊肉、狗肉都有壯陽補體的功效。羊肉味甘性溫,有補腎壯陽的作用,歷來作為補陽佳品,是冬至進補的重要食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