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寫文章時有個習慣,尤其是景點,我會回憶起第一次來到這裡的感受,通過時間的沉澱去描述他帶給我的體悟。海德公園就是一個當我初見時,就迅速打開手機約了朋友一起來拍照的地方。
海德公園
彼時剛從VA博物館出來,經過哈羅德來到了Knightsbridge,本想直接從地鐵站乘車回家,恰巧看到人群都朝著一個方向走著。經過長長的步道和圍欄,腳下便踩上了窸窸窣窣落葉的聲音,是海德公園。
海德公園是每個在 倫敦 旅行的人必去的打卡景點,它不僅是這個大都市裡難得的綠洲,也是許多 倫敦人心裡的文化符號。
不去什麼博物館,更不去購物街,以這種最親近人與自然方式融入倫敦 ,躺椅上曬著太陽,去Tesco帶上一個 三明 治,離開時再去附近的 白金漢 宮轉一轉,搞不好還能碰上士兵的交接儀式。
白金漢宮
即使沒有,也可以就躺在或坐在大草坪上,看遠處正在寫生的少女,畫筆捕捉自然界轉瞬即逝的光影;也有小小個子便開始學習騎馬的馬術課堂,讓你一秒穿越到 維多利亞 時代;池塘裡的天鵝在成群結隊,遊著或走上岸,仿佛在和人們宣示他的棲息主權。
海德公園還有一些現代的藝術裝置,野趣與現代渾然天成,毫無違和感。不知道為什麼,這幅景象總讓我想起 法國 後印象派畫家亨利·盧梭的《夢》,大概二者都能讓人感受到一種原始與文明的平衡,充滿了迷幻而和諧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