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第一次從太陽系以外的行星上收集到的射電脈衝

2020-12-25 中國創氪網

美國康奈爾大學領導的一個國際科學家團隊通過射電望遠鏡陣列監測宇宙,探測到了來自牧夫座的射電脈衝串。該信號可能是第一次從太陽系以外的行星上收集到的射電脈衝。研究成果16日發表在《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雜誌上。

利用荷蘭的射電望遠鏡低頻陣列,研究人員發現,大約距太陽系51光年遠的系外行星系統——牧夫座τ系統(包含一顆雙星和一顆系外行星)顯示出一個重要的射電信號。這是了解該行星磁場的一個獨特的、潛在的窗口。

「這是我們提出的無線電領域探測系外行星的首批線索之一。」研究團隊領導者之一、康奈爾大學博士後研究員傑克·D·特納說,「我們認為這是由行星本身發射的。從射電信號和行星磁場的強度和極化來看,這與理論預測是一致的。」

論文合著者之一雷·賈亞瓦德哈納說,「如果通過後續觀測得到證實,這次射電爆發的探測將為我們打開一扇觀察系外行星的新窗口,也為我們提供一種探索數十光年外的外星世界的新方法。」

特納表示,觀測系外行星的磁場有助於天文學家破譯行星的內部和其大氣屬性,以及恆星與行星相互作用的物理學原理,「類地系外行星的磁場可保護大氣層不受太陽風和宇宙射線的影響,從而會使它們更具宜居性。」

兩年前,研究人員曾探測到木星的射電輻射信號,並對這些輻射進行了縮放,以模擬來自遙遠的類木星系外行星的可能信號。這些結果成為搜索40到100光年外系外行星射電輻射的模板。在仔細研究了近100個小時的射電觀測結果後,研究人員在牧夫座τ系統中找到了系外的射電「木星」。

但另一方面,科學家認為,這次射電信號十分微弱,其來源仍存在很大不確定性,因此後續觀測仍至關重要。

總編輯圈點

宇宙深處的射電信號,總讓我們第一時間聯想到地外文明。但茫茫宇宙,地球不過是個小小舞臺罷了,即便我們自身生機勃勃,以宇宙尺度來看它依然小如芥子,想要在地球上接收到來自其他智慧文明的無線電信號,概率其實非常非常低。約8年前,NASA曾探得一種宇宙射電信號,一度被懷疑可能是首個來自外星文明的「候選」信號,不過最終證明,它只是陸地無線電頻率幹擾。這麼多年以來,天文學家其實從未放棄類似的探測和找尋,因為即便我們接收到的不是文明的訊息,其也帶給人類更多發現「新世界」的機會。

相關焦點

  • 脈衝來源仍存在不確定性
    脈衝來源仍存在不確定性  科技日報北京12月17日電 (實習記者張佳欣)美國康奈爾大學領導的一個國際科學家團隊通過射電望遠鏡陣列監測宇宙,探測到了來自牧夫座的射電脈衝串。該信號可能是第一次從太陽系以外的行星上收集到的射電脈衝。
  • 太陽系外行星發出射電信號?難道是地外文明?
    近日,美國康奈爾大學領導的一個國際科學家團隊通過射電望遠鏡陣列監測宇宙,探測到了來自牧夫座的射電脈衝串。 該信號可能是第一次從太陽系以外的行星上收集到的射電脈衝。研究成果16日發表在《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雜誌上。
  • 脈衝來源仍存在不確定性_新聞中心_中國網
    科技日報北京12月17日電 美國康奈爾大學領導的一個國際科學家團隊通過射電望遠鏡陣列監測宇宙,探測到了來自牧夫座的射電脈衝串。該信號可能是第一次從太陽系以外的行星上收集到的射電脈衝。研究成果16日發表在《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雜誌上。
  • 人類首次接收到,系外行星向地球發出神秘信號,距離僅51光年
    近日,美國康奈爾大學領導的一個國際科學家團隊通過射電望遠鏡陣列監測宇宙,探測到了來自牧夫座τ系統的射電脈衝串。該信號可能是第一次從太陽系以外的行星上收集到的射電信號,而且該行星距離地球僅51光年遠。而這次的射電信號為什麼科學家會認為來自一顆行星呢?恆星在核心處進行核聚變的同時,還會向外釋放大量高能的等離子體,這就是所謂的恆星風。這些恆星風在穿行於太空之中的時候,會遇到行星的磁場,發生劇烈的碰撞。在這個過程中,高能粒子的速度變化會以無線電波的形式被科學家檢測到,這種現象在統計學上被稱為「bursty(突髮式數據)。
  • 美國射電望遠鏡墜毀,中國「天眼」成唯一,3年前就有預兆
    而科學就是探索宇宙的工具,我們早在很久之前,就知道這個世界上除了地球之外,還有其它星球。當1957年,蘇聯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斯普特尼克一號上天之後,我們第一次看到了宇宙的真面目,也更進一步地感受到人類的渺小。
  • 太陽系中最大行星是木星,那麼在宇宙中,最大的行星又有多大?
    關於太陽系巨無霸木星的傳說木星在太陽系裡的存在可以用一極來形容,它的直徑大約14萬千米是地球的十幾倍,質量則是其它所有行星質量的2.5倍,是地球的1321倍,更讓叫絕的是,它並不是完全繞太陽公轉的,而是和太陽一起繞著太陽半徑以外的的一個質心公轉!所以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木星是太陽的伴星其實也對。
  • 世界第二大射電望遠鏡坍塌,中國FAST成全球唯一天眼
    當地時間1日,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確認,被譽為地球「兩大眼睛」之一、位于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塌了。
  • 人類最強的射電望遠鏡「天眼」,真的會暴露地球坐標?
    中國建設的最大射電望遠鏡天眼自從投入使用以來,已經為人類的天文事業做出了許多貢獻,天眼至今已經發現了90多顆脈衝星,但是天眼開放以後,也有人表示出了擔心,認為射電望遠鏡本身就會暴露地球的坐標,如果你了解黑暗森林法則,這就有可能讓外星文明發現並找到地球,並且對地球進行侵略。
  • 太陽系周圍有1004個恆星系統,科學家:地球早就暴露了
    太陽系周圍有1004個恆星系統,科學家:地球早就暴露了對於我們人類來說,目前可觀測到的宇宙直徑就達到了930億光年,在這樣的一個範圍之內,整個太陽系渺小的如同一粒塵埃,當然,如果就生命的意義來說,太陽系還是非常了不起的
  • 地球坐標早在120年前就已暴露,為什麼還沒有外星文明找上地球?
    人類第一次有意識的METI行為就是阿雷西博信息,但理論上從赫茲第一次發現電磁波時就開始了,當然那次並不具備任何信息,而此後如火如荼開展的無線電通訊,則毫無疑問的會從地球上以光速向宇宙空間中傳播!阿雷西博信息,信息本身沒有顏色,顏色是人為標註用於區分的關於太陽系特徵的關鍵信息黃色部分代表太陽系各個星球,最左邊的大圖案代表太陽,然後是九大行星(當時冥王星在列),其中第三位的地球被升高了一格,代表信息是從地球發出,同時靠近人類形態圖案表示人類生存於地球上。
  • 地球「兩大眼睛」只剩中國「天眼」
    在目前人類所擁有的眾多望遠鏡中,能最大程度拉進和浩瀚星空距離的望遠鏡就是射電望遠鏡,射電望遠鏡的原理與光學反射望遠鏡相似,但前者不僅可以收集來自太空天體的射電波,還可以測量天體射電強度和偏振量等。在20世紀60年代,國際公認的「四大發現」脈衝星、類星體、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和星際有機分子都離不開射電望遠鏡的幫助。
  • 原來太陽系最大的氣態行星「木星」,也會像地球大氣一樣產生閃電
    八大行星距離太陽由近及遠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其中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是巖石組成的固態行星,或者稱為「類地行星」,另外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是氣體組成的氣態行星,或者稱為「類木行星」。科學家研究表明實際上太陽系八大行星,每一顆都有固態巖石和氣態氣體共同組成。
  • 地球離開太陽系,打破行星引力平衡會導致太陽系崩潰嗎?
    在《流浪地球》中,如果地球離開太陽系,打破引力平衡,那太陽系會發生什麼結果?有這個想法的朋友當然是對太陽行星的相互作用力的通盤考慮了,當然事實上地球也不可能脫離太陽系,我們也無法看到它脫離太陽系後對其他行星造成一些影響!不過我們可以討論下地球脫離太陽系後對太陽系會有多大影響呢?
  • 太陽系巖石行星竟然天生有水?地球上的水是怎麼來的?
    太陽繫於45億年前從一片星雲中形成。像地球這樣的大行星是逐步吸收空間中的物質一點點長大的。從45億年到38億年之間,那些沒能長成大行星的小個頭星體,還有數量巨大的小行星,在引力作用下和那些大行星相互碰撞。一般認為,在大約45億年前,地球和一個火星大小的星體相撞,形成了月球。
  • 木星不愧是最恐怖行星,如果不是它,太陽系至少有3顆「地球」
    筆者-小文太陽系是一個神奇的星系,既有地球這樣美麗、資源充足並且富有生機的星球,也有木星這樣可怕,讓人畏懼三分的「地獄行星」。人類一直在尋找著地外生命的存在,曾有不少人猜想火星和或者月球上會有外星生命,雖然這兩顆星球很貧瘠,但與木星相比,這兩顆星球的環境根本不算惡劣。木星被認為是太陽系中最不可能擁有生命的行星,就算真的有外星生命來到太陽系,它們也不敢冒昧登陸這顆星球,因為靠近木星就意味著死亡。
  • 假如太陽系中,除了地球和太陽!突然有一顆行星消失會怎樣?答案其實...
    因為木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其引力也是除太陽外最大的。如果木星突然消失的話,首當其衝是木星的幾十顆衛星,會因為失去了中心引力而開始向周圍呈拋物狀飛出,當然由於空間廣闊,不會很短時間就飛到其他行星那裡。但是,有一定的概率會與其他行星相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