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多次談到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為了樹立良好家風,傳播先進的教育理念,「學習強國」江蘇學習平臺、江蘇省教育廳教育宣傳中心(江蘇教育報刊總社)、中國江蘇網、新江蘇客戶端聯合策劃推出家教小故事系列。這些故事作者各異,有父母,有孩子,還有事件經歷者;視角有別,或談習慣培養,或談行為養成,或談民主家風。我們相信,這些情感真實、感受真切的小故事,其散發出的育人魅力,定會讓你有所思、有所得。
兒子最喜歡汽車玩具,3歲多的時候,給他買的大大小小的汽車玩具已有四五十輛。每次玩過之後,兒子總喜歡把玩具丟得到處都是,害得我和他媽媽每次總跟在後面不停地收拾。
一次,參觀一所幼兒園的「小人國」體驗區回到家後,我用白色膠帶紙貼裁成線條,在擺放汽車玩具的飄窗上設置了停車位、馬路行車線、人行道和轉彎標誌,還把萬花筒改制成了一盞紅綠燈。
家裡忽然變出了一個「小人國」路面交通場,兒子眼前一亮,頓時來了興致,不停地問這問那。我也正好藉機給兒子普及交通常識:紅綠燈是指揮車輛停止或通行的指示標誌,斑馬線是給行人劃定的穿越馬路的專用通道……其實,我就是想讓兒子在遊戲中學習知識、了解規則,而且知道怎樣玩,掌握遊戲規則、養成良好習慣。
窗臺上的「小人國」讓兒子不由自主變成了「警察叔叔」。我和兒子一起玩遊戲時會經常提醒他:汽車亂停亂放要被貼條罰款,車輛在馬路上橫衝直撞不看紅綠燈的指揮要被警察叔叔強制扣留,行人通過斑馬線時車輛要主動給行人讓道……真實的生活場景在巴掌大的窗臺上不停地演繹,小小的汽車世界在兒子的嚴密指揮下秩序井然。
原來被兒子當作耳旁風的提醒,變成了他的自覺行動,車輛被他擺放得整整齊齊,每天會主動向我匯報家裡發生的汽車故事,邀請我檢查在他的統一指揮下汽車停放的情況。這一小小的家庭環境設置,不僅讓兒子主動將玩具歸位,也讓他在路面交通模擬遊戲中,初步學習了交通規則,真是一舉兩得。(圖/錢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