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棉花,中國古代是怎麼蓋被子的?真相你絕對想不到

2020-12-17 火器控視頻

冬至一過,又到了「數九」的時候。在寒冬臘月,棉被是家家戶戶都有的禦寒工具,我們身上所穿的棉衣,腳上穿的棉鞋,頭上戴的棉帽,讓我們可以行走在冰天雪地而無懼寒冷。但許多人不知道的是,在中國古代相當長一段時間裡,中國是沒有可以織布填充的棉花的。在沒有棉花的時候,中國古人是如何抵禦寒冷的呢?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這個問題。

根據歷史記載,中國棉花是從宋朝才開始出現的,因為中國本土沒有棉花,只有木棉。棉花原產於印度和阿拉伯地區,南北朝時期多在邊塞地區種植,後來才傳入了中原。棉花的傳入路線有兩個,一個是通過絲綢之路從陸上傳入關中地區,另一個是通過海路傳入福建和廣州。宋代是對外貿易非常繁榮的朝代,這才有了棉花。

然而,宋元時期,棉花並不受到農民的待見,一個是因為當時棉紡織技術還不成熟,另一個是種植棉花會佔用大量耕地。直到明太祖朱元璋以強制手段加以推廣,棉花才逐漸成為了中國佔據主流地位的紡織原材料。

這麼看來,在強大的秦漢時期,繁榮的大唐盛世,竟然都沒有棉花的存在。要是有人真的穿越到這些朝代,那到了冬天該怎麼禦寒呢?要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們首先要知道什麼是「被子」。

在中國古代,被子並不是現在這樣的,只是一種床上用品,而是一種可以披在身上,睡覺時也能蓋的「寢衣」。在中國古代,被子的長度是身高的1.5倍,平時可以披在身上當衣服,睡覺的時候可以蓋在身上保暖,非要找一個東西形容的話,應該跟現在的披風差不多。

一方面,這是古人為了方便生活,另一方面就是古代物資很匱乏,如果被子只能在睡覺的時候用,實在是有點浪費資源了。所以古代的「寢衣」不但寬大厚重,而且還有袖子和帽子,古人白天可以將自己的身體全都包裹在裡面,保暖效果相當好。

然而,「寢衣」大多數情況下是達官貴人才用得起的東西,高檔寢衣厚達一寸,竟然全部都是由蠶絲織物成的,成本極其高昂。平頭老百姓根本用不起這種東西,只能用麻絲來織布做寢衣。從唐代開始,人們在寢衣裡開始加入某種填充材料,讓它更加暖和,同時有了一個新名字,叫做「衾」。在沒有棉花的時代,人們會往被子裡填充什麼材料呢?

它也有一個我們比較熟悉的稱呼,就是「絮」,現在棉被中填充的棉花也被成為「棉絮」,但是在古代,「絮」指的是大戶人家穿爛了的絲質衣服,或者紡織產生的次品。此外,古代人很早就學會將蘆花作為保暖材料,填充進去。

此外,中國古代的遊牧民族和獵戶,大多會用獸皮來製作衣服和被子,在古代,這應該是僅次於絲綢的高檔禦寒材料了。

相關焦點

  • 宋朝之前還沒有引進棉花,古代窮人冬天是如何禦寒的?
    也正是因為這樣現代人已經很久沒有感覺到冬天的寒冷了。但是古時候人們是怎麼禦寒的呢?那個時候的人們是穿什麼禦寒的呢?今天就讓我們來一探究竟。其實古代,由於生產力的地下以及階級統治的關係,古代的貧富差距是很大的,很多人並不能熬過冬天,唐朝的詩人杜甫曾經用「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古」來形容當時老百姓的困苦特別是在冬季時候,經常有人凍死。
  • 寒冬已至,古代平民沒有羽絨被,他們蓋什麼呢
    這樣的被子最喜歡冬天了,大家晚上冷嗎?在今年這個扯蛋的年月中,你的被子破洞了嗎?只記得在上個世紀80年代,真的有人蓋不起被子。現在不同了,大家的選擇多了很多。但不管什麼被子,在現今中國,已經沒有人感覺寒冷了。但是在古代呢?古代平民有被子嗎?對於那些達官貴人來說,在古代,他們依然吃得飽穿得暖,晚上也是不缺被子的。他們蓋羅衾,枕綾衾,擁青綾。寒冷是與他們無緣的。普通百姓可就不同了,他們特別怕過冬天。冬天就是平民百姓的催命天。人間有討債的,上天有低溫索命的。
  • 古人怎麼禦寒?宋朝之前沒有棉花,那古人用什麼做衣服被子?
    上期,小宮帶大家探秘了唐朝是否以胖為美,今天,小宮要帶大家來看看古人沒有棉花,怎麼禦寒呢?廢話不多說,來一起看看古人們的禦寒發展史吧!宋朝的時候,棉花傳入了中國。可惜的是,起初,宋朝的人們並沒有當棉花是禦寒之物,反而將棉花作為觀賞植物。
  • 明朝之前中國沒有棉花,古人怎麼過冬?帝王靠女色暖身
    有許多的女生,一到冬天被子裹了一層又一層的可還是嫌棄冷。有不少的人甚至直言,冬天到了狗子你還是單身狗嗎?單身狗可沒有香香軟軟的小姐姐能抱著暖被窩。現代有如此多的取暖措施,可大家仍然覺得冷,那明朝之前古人又該怎麼禦寒?禦寒措施最到家,也最奢侈的莫過於帝王,他們一般幹的都是人體取暖的事。不過,能幹這種事的也不是啥正經人,比如說唐玄宗。
  • 為什麼有些人睡覺蓋被子時,雙腳露在外面,沒有蓋好?告訴你真相
    很多人會有這樣的發現,睡覺蓋被子時,如果把雙腳暴露在外面,沒有蓋住雙腳,這樣的睡眠反而更好,為什麼會這樣呢?大家或許並不清楚,接下來告訴你真相。也有一些人會有這樣的體驗,在睡覺的時候,把一隻腳用被子蓋好,另外一隻腳暴露在外面,竟然發現更能安然入睡。事實上,這樣的情況,神經學專家在以前做過同樣的實驗,發現當處於略低環境下,會比處於略高環境下,更容易入睡。
  • 棉花傳入我國才1000多年,古人冬天睡覺用什麼做被子保暖?
    棉花傳入我國才1000多年,古人冬天睡覺用什麼做被子保暖?中華文明5000年,但棉花傳入我國才1000多年,被用來做被子也是元明時期的事了,那以前我們的古人冬天蓋的被子,都是用什麼保暖呢?很早普通人家是用木棉保暖,木棉纖維短而細軟,中空率高,很適合製作禦寒物品。
  • 生活中不僅有棉花被,各種被子均有特點,我們應該適當挑選
    這也是每個人都會關注到的一些方面,相信很多人在選擇被子的時候,同樣也會有合理的挑選過程。不過,大部分人所選擇的基本上都是棉花被,而且許多家庭都是傳了很多代,一直都蓋著棉花被,只不過外套會不斷的更換而已。其實在這一過程當中,人們也很有必要去了解一下其它被子的類型。
  • 新生兒被子怎麼蓋不會踢開
    很多寶寶出生後,睡覺的時候都喜歡踢被子,這就讓家長很苦惱,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寶寶一直踢被子的話是很容易著涼的。家長可以在給寶寶蓋被子的時候注意下,這樣能避免寶寶踢開被子。下面給大家詳細介紹新生兒被子怎麼蓋不會踢開、怎麼包裹。
  • 蓋什麼被子最保暖?不料竟是……
    蓋什麼被子最保暖?今早,你是掙扎了多久起床的?來報個數!向上滑動即可了解↓↓↓羽絨被—最輕盈的被子羽絨被的主要填充物是鵝絨和鴨絨兩種,其有良好的吸溼性、透汗性,可以很好地保持被子的潔淨和人體乾爽,而且羽絨被蓋在身上還特別輕柔。
  • 蓋厚被子睡得香!瑞典對照研究證實了這一點
    最近,美國睡眠醫學學會旗下期刊《臨床睡眠醫學雜誌》(JCSM)發表的一項研究,為睡不好的人支了個招:換一條厚被子,堅持一個月,你的睡眠質量可能就會得到改善。《生命時報》結合該研究採訪專家,告訴你被子重量對睡眠的影響,並教你挑選一床適合自己的被子。
  • 大夏天寶寶睡覺,怎麼蓋被子?婆婆與新手寶媽的鬥爭,你家避過沒
    網絡上有段子說:「有一種冷,叫做你媽覺得你冷」,其實只是一個調侃,卻蘊含著父母對於孩子又愛又焦慮。以及,父母們在孩子小的時候,對於孩子到底冷不冷、熱不熱的不知所措和無奈。有一位寶媽吐槽自己在和孩子一起睡覺的時候,睡著睡著就被熱醒了,發現原來是婆婆怕她們冷所以把空調關上了,可那是夏天啊,一動一身汗又怎麼可能冷?
  • 5月氣溫過山車增長,熱天被子棉花、纖維、羽絨?對比測試告訴你
    溫度高了不少,床上的被子,就需要更換起來了,各種空調被,成了這段時間的最佳選擇。「人體正常溫度在36度左右,如果晚上開空調,晚上室內的溫度大約在22~28度之間;如果不蓋被子,沒有任何阻擋,人體直接和外界進行熱量交換,會越來越冷;如果蓋上被子,那麼被子會在身體周圍形成「隔溫層」,從而隔絕身體與外界直接的熱量交換。
  • 總抱怨沒有深睡眠?可能是你蓋錯了被子!
    想要高質量的睡眠,一床舒適又漂亮的被子自然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如何選擇被子也是臥室裝修、軟裝搭配的一大難題,那我們該怎麼選購被子呢?被子的種類你知多少首先,我們要知道被子分為哪幾種。目前市面上及居家最常見常用的被子有羽絨被、棉花被、羊毛被、纖維被、蠶絲被等。
  • 古人睡覺沒有棉被蓋?那他們在冬天是怎麼度過的
    其實,在古代的時候,有的人睡覺是沒有棉被可蓋的。那說到這,有人就會比較好奇,那古人是如何度過寒冷的冬天的?在古代,我們要把富人與窮人分開來講,他們蓋的被子是很不一樣的。富人一般蓋的被套,用的是綢緞,而且被子裡面的填充物,也基本都是保暖的產品,比如兔毛、羊毛等。
  • 究竟應該蓋厚被子還是薄被子?
    在20℃以下人就會因冷而蜷曲身軀並裹緊被子,但超過24℃就會感到熱,要掀被子了。冬天如果室內溫度過低,即使蓋著被子也會感到露在外面的肢體和臉非常冷,不知不覺就會形成蒙頭大睡的姿勢,對呼吸新鮮空氣非常不利。  我們發現,能否迅速入睡與被窩溫度和溼度也有非常密切的關係。
  • 申晨間|2020年了,睡棉花被的上海人家八成住在……
    一如果你和老媽聊起棉花被,通常會有一個這樣的開頭:「當年我結婚的時候,彈了八條棉花胎做嫁妝……」棉花被登場的高光時刻,的確是我們父母風華正茂的年代。但如果你真以為棉花被僅僅是老土、過時的代言,那絕對是一種極大的誤解。
  • 室友說自己被子短,真相扎心了,原來是橫著蓋的
    室友絕對是一種神奇的存在,可能你的室友會帶你學習,帶你走向人生巔峰。但也有可能讓你笑到起不來,笑到腳抽筋。所以才說不怕室友有文化,就怕室友笑死人。今天我就給大家分享一些有趣的日常!在她還沒來得及拉之前,室友A熱情地幫她拉上了,一本正經地說「你自閉了」。室友最多覺得您真跳,您開心就好。可是就在床簾被拉上了,室友B興致勃勃地跑過去,拉開床簾說「你想開了」。看著眼前的這群傻子,我只能向大家道歉,是我沒有管教好她們,讓您見笑了。橫著的被子在大學我們都是來自五湖四海,一個宿舍難免會有不同地方的人。來自北方的姑娘一般情況下個子高挑,而南方的妹子就顯得嬌小。
  • 臥室最關鍵的500塊,讓大家對熟悉而陌生的被子,更熟悉一些
    看著不厚,一蓋上,立刻電光火石回到小時候:沒有任何取暖的華中地區寒冬,零下的夜晚,蓋兩床厚棉被。唯一的感覺,就是薄毯子咋跟厚被子一樣沉,五花大綁,別說睡更好,根本睡不著。圍繞著蓬鬆度,可以延伸出保暖程度、柔軟程度、輕重感覺這麼幾個維度,基本就能判斷一個類型的被子適不適合你的喜好。
  • 「蠶絲被」和「棉花被」哪個好?很多人不懂,還在亂買!
    所以如果你想省電晚上睡覺的話,就只能把被子加厚了。而現在市場上有很多種,東北有棉花被和蠶絲被等等,那麼蠶絲被和棉花被哪個好很多人不懂還在亂賣。首先從材質上來看,其實被套奧是沒有區別的,但主要區別在於被套的主要材料,被子用的是我們熟悉的棉花,而蟬絲被是近幾年才火起來的,使用的主要材料是桑蠶絲和棉花一樣,它是一種天然材料,只不過棉花是一種植物材料,而蠶絲是一種動物材料,其次從價格來看,棉花被比較便宜,蠶絲被比較貴,而且價格不是一般的高,普通棉被的市場價格一般在200~500左右,而蠶絲被的市場價格高達2000
  • 夫妻之間睡覺難道不蓋同一床被子嗎?
    網上有人說夫妻之間同蓋一床被子只是影視劇的畫面而已,而現實生活中很少有夫妻同床蓋一床被子,令人費解,難道夫妻之間不能蓋同一床被子嗎?既然是夫妻,生活基本都是同床共枕了,夫妻之間的生活是怎樣的我不知道,但簡簡單單的睡覺都不蓋同一床被子嗎,那不是感情隔離了,夫妻本是如膠似漆的生活,因為愛護彼此之間,才組成的家庭,雙方的生活軌跡已經是同一條線上,你中有我,我中不可缺你的存在,為何要同床分背而睡,只是因為睡覺不舒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