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是中日合作的重點區域,近年來,兩地在產業與文化合作上不斷取得新的突破,未來可期。11月16日-11月20日,2020年成都國際商務體驗行正式啟動。近30名來自日本、韓國擁有核心競爭力和廣闊市場前景的中小企業、有影響力的行業協會和社會機構的高層管理人員,將在成都深入調研考察,尋求新的合作機遇。
來自日資企業的嘉賓在17日的活動,主要是通過參觀學習和考察交子公園商圈、成都城市整體發展規劃等,了解成都城市發展和產業發展現狀,力促日本企業與成都進行資源、市場和項目等多方位對接,推動成都與日本交流合作再上新臺階。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合作新動能
為成都與日本深化合作互信創造良好契機
事實上,成都與日韓兩國的合作始終走在中西部城市最前列。去年12月24日,第八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在成都舉行,並發表了《中日韓合作未來十年展望》,全面勾畫了未來三國合作的主要方向,對各領域合作進行了前瞻性、戰略性的規劃,而同期舉行的第七屆中日韓工商峰會更是為未來三國經貿重點領域合作提出了具體建議。
17日的考察,更是在城市不同的行業領域引起了嘉賓們的注意。韓國跨境平臺交流中心代表安得路就對國際機場綜保區建立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而愛知縣的林秀幸就在考察中,對豐田的發展過程以及成都工廠的構造和生產流程做了詳細記錄,並對工廠平面照拍圖,更是對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合作前景頗有興趣。
來自企業的代表們,看新生事物的目光總是顯得尤為炙熱,東部新區的考察安排在馬鞍山觀景臺。記者在跟團採訪的過程中發現,區位優勢是很多企業代表討論最多的話題。「這裡離成都經開區、天府新區、成都國際鐵路港都不遠,很利於形成產業聚集和輻射效應。」話音未落,東部新區投促局局長張業輝迅速接起來,「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將於明年投運,成渝中線也將於年內開工建設,地鐵18號線已開了進來,地鐵19號線二期建設全面啟動,這也意味著未來企業用人交通問題首先不用太過擔憂。」
張業輝還補充道,「依託國際機場,東部新區將重點發展國際貿易、跨境電商等業務,成都72小時過境免籤,未來爭取144小時過境免籤,為商務洽談、短途旅行提供方便。」事實上,企業層面的合作早已展開。公開數據顯示——經貿交流方面,日本已成為成都第三大外資來源國、前十服務貿易夥伴,成都與日本進出口總額達314.8億元,在蓉註冊日資企業達326家,其中世界500強企業38家,成都伊藤洋華堂有限公司、成都伊勢丹百貨、7—11(成都)、全家等日資商貿企業相繼落戶。
根據不同對象因地制宜地安排考察
以系列交流活動搭建企業交流的平臺
交子公園商圈是嘉賓第二天打卡的成都坐標之一,這裡是成都廣受關注的消費場景之一,就是地標商圈潮購場景,是成都繼春鹽商圈之後第二個都市級商圈,集金融科技產業、高端服務業、精品零售商業、文化旅遊、生活休閒等複合化功能業態於一體,成為生態公園與商圈共融的國際消費新標杆,有利於進一步提升成都城市影響力。而在交子公園商圈,嘉賓們可以置身於成都綜合業態國際消費商圈的商業氛圍中,切身感受成都國際化城市發展新理念。大阪府駐華代表處所長金井真由子就直言,其實有很多企業希望進入中國市場,「在成都,中高端消費領域的強勁表現,成為經濟疲軟狀態下的一抹鮮明亮色。我們發現,成都能快速在產品設計、審美以及線上線下的營銷方式等方面進行調整,以適應年輕人消費偏好,各大品牌近期的良好營銷表現就是證明。」
值得注意的是,從11月16日持續至11月20日,為了讓合作結出更多碩果,國際商務體驗行根據不同考察對象,因地制宜地安排考察點位,交流團將陸續前往調研成都消費中心城市新場景、成都公園城市建設、考察交子公園商圈,了解成都品牌街區建設等,活動同步配套了系列互動課程,並特意準備了東部新區推介會與成都國際鐵路港推介會等方便企業交流,以進一步促成相關階段性成果務實落地。
要想系統了解成都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成都規劃館也是繞不開的一站。嘉賓隨後來到成都規劃館,可通過3D數字影院集中感受成都城市發展歷程,還將通過「漫遊數字成都」對成都中心城區規划進行三維化查詢。在此期間,長野縣駐華代表處首席代表瀧澤俊在考察時說道:「我曾經出席過很多由成都主辦的會議活動,作為外國企業代表我在這裡收益頗多,能很輕鬆地了解到成都的外交政策和歷史文化,我很激動能夠看見成都的迅猛發展,也期待這次的中日合作。」
如果說考察是讓嘉賓快速了解成都,那麼交流則是促成更多務實合作成果的渠道。座談會、推介會、企業洽談,一系列交流活動還將陸續舉辦,成都本土的多家企業也可藉此平臺來「推銷」自己。值得關注的是,活動還將安排日本國各都道府縣駐華代表處同成都日資商貿企業(伊藤、伊勢丹、711、全家等)就日本豐物節合作進行洽談,不僅於此,中日(成都)地方發展合作示範區對日開放合作推介暨集中簽約活動也會在活動期間舉行。
封面新聞記者 易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