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機校準三原色」,是ACR和LR當中最快捷、最方便的調色命令,但其原理最神秘和鮮為人知。
一直以來,很多朋友不了解其工作原理,只是憑感覺左右拉動滑塊,心裡沒底,一陣亂拉,拉到哪兒算哪兒。所以,儘管玩了好幾年ACR和LR,卻始終弄不明白,「相機校準三原色」是怎麼回事兒。
今天,桂林語翔跟您一起,學習「相機校準三原色」的工作原理,徹底揭開它的神秘面紗,掌握它最內核的規律和操作秘訣,同時也指出它的缺點和不足。今後,即可一馬平川、隨心所欲地使用它進行調色。
(請點擊下面的視頻連結,觀看教程:)
(溫馨提醒:以下全文均屬原創,約4500字,讀完約需30分鐘)
目前為止,全網所有關於相機校準三原色的教程,無論是百度、B站,還是騰訊視頻、優酷視頻,所有老師都是告訴我們「相機校準三原色的滑塊,往左拉會變成什麼顏色,往右拉會變成什麼顏色...,」,但是沒有一位老師能清楚的講明白:為什麼?原理是什麼?
我們真正想學到的、想弄明白的是:為什麼往左拉會變成這種顏色,而往右拉會變成那種顏色?——究竟是基於什麼原理而發生這種變化的?世間萬物皆有規律,相機校準三原色滑塊的這種變化究竟是遵循什麼規律?
換言之,我們真正想弄明白的是:「滑塊拉動之前,我就能預先知道,畫面將會變成什麼顏色!」而且,我還得知道它為什麼會這麼變!
我們學東西,一定要「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只有學明白其事物內在的原理和規律,我們才算真正學懂它,才會瞭然於胸,才會掌握一種「預判」能力,從而達到「在滑塊拉動之前,我就已經知道畫面會變成什麼顏色」的境界。這樣,才可以自己想去哪裡就去哪裡,而不是被牽著鼻子去那裡。
好,我們現在先打開「相機校準三原色」的菜單:
1、首先要搞明白,「相機校準三原色」是做什麼用的?(What)
以前,相機校準三原色這個功能模塊,主要用於校準和確認相機拍攝的文件配置。由於前期拍攝的現場環境存在差異性,導致最終呈現的顏色有可能存在誤差。因此,需要把RAW格式照片導入到ACR中,按照adobe公司設計師們統一配置好的色彩文件,進行校準。
演變到現在,由於相機功能的日漸強大,前期拍攝的色彩差異性逐漸減少,不再需要進行後期的統一配置,默認情況下,都是標準的基準色相。這時候,相機校準三原色這個版塊的功能,就逐漸被攝影師們用來進行調色,通過改變「相機校準三原色」當中紅綠藍三原色的滑塊位置,對整張照片重新確立基準色相,精簡和統一色調,調出個性化的色彩、調出自己喜歡的特性化色調。
所以,「相機校準三原色」的核心,在於「校準」兩個字。通過紅綠藍三原色的滑塊,重新確立整個畫面的「基準色相」,從而為整張照片進行「校準」。而重新「校準」這個基準色相的過程,其實就是調色的過程。當我們重新「校準」為橙色,就意味著把照片調成了橙色。當我們重新「校準」為青色,就意味著把照片調成了青色。
它跟PS當中通道混合器和可選顏色最大的不同在於:通道混合器和可選顏色是往顏色通道裡「加減」其它顏色,而「相機校準三原色」既不加、也不減,它直接改變的是RGB三原色的色相本身。通過移動滑塊,就改變了原色相,確立了新的基準色相。滑塊移動到哪裡,新的基準色相就是哪裡。
2、我們通過使用「相機校準三原色」想要達到什麼目的?
很少有人希望自己照片的顏色很雜亂、很分散,絕大多數攝影師都是喜歡自己的照片色調精簡、統一、乾淨、養眼、舒服。
而「相機校準三原色」,就可以幫我們非常輕鬆地達到這個目的。
「相機校準三原色」,就是:通過「相機校準三原色」重新確立基準色相,從而使照片顏色歸攏、過濾雜色、統一精簡色調,最後達到畫面色調和諧、簡潔明快的舒服養眼效果。
也就是說,「相機校準三原色」最核心的效果和目的就是:通過紅綠藍三原色的滑塊,重新確立整張照片的基準色相,從而減少畫面中的雜亂色調,讓畫面中的色調更統一、更簡潔、更精簡、更和諧。
那麼,它是通過什麼內核原理達到這種效果和目的?
3、「相機校準三原色」可以實現「減少雜亂色調、統一精簡色調」的內核原理是什麼?(Why)
這是目前所有教程都沒有直接回答的問題。
所有的教程,都告訴我們「拖動色相滑塊之後,A顏色,往B顏色那邊跑」,但是,卻沒有告訴我們:「為什麼A顏色往B那邊跑了?為什麼不往C那邊跑?」
好,我們今天就來看看,為什麼?
我們先從現象著手,先分別拖動紅綠藍三原色三條色相直線的三角滑塊,看看發生什麼:
這時候,通過仔細觀察,我們發現了「相機校準三原色」隱藏著3個從未被人揭示出來的秘密和規律:
秘密之(1):紅綠藍三條色相直線,每條各自分布有4種色相!
紅原色的色相直線,從左到右分布的是:品紅色、紫紅色、紅色和橙色。
綠原色的色相直線,從左到右分布的是:黃色、黃綠色、綠色和青綠色。
藍原色的色相直線,從左到右分布的是:青色、靛青色、藍色和紫色。
秘密之(2):紅綠藍三條分開的色相直線,可以相互銜接連貫成一條直線!而且相連之後,還構成了一條12色相的完整色帶!
秘密之(3):紅綠藍三條色相直線相連之後構成的這條12色相完整色帶!竟然是一個完整12色相的閉合色環!
這時候,肯定有朋友會問了:「知道這3個秘密規律,對我們使用和操作相機校準三原色,有什麼幫助呢?」
當然有幫助,而且還是雪中送炭的那種,最關鍵的幫助。
幫助之一:
知道了紅綠藍三原色每條色相直線各自分布的4種顏色色相,我們在拖動每個色相滑塊之前,就可以胸有成竹的提前知道,滑塊拉到什麼位置時,每個位置是什麼色相、照片即將改變成什麼顏色!而不是像以前那樣,盲目亂拉,糊裡糊塗。所以,記住這3條色相直線各自分布的4種顏色色相,尤為重要。一定要熟記,儘量做到張口就來。
幫助之二:知道了紅綠藍三原色三條直線是連接成12種色相的一條色帶(一個閉環),我們就掌握了使用「相機校準三原色」進行調色的關鍵秘訣,那就是,把紅綠藍三原色的三角滑塊拖動到彼此左右銜接、首尾相連的位置,就可以實現畫面色調的相對精簡和統一。
比如,我們把紅原色的滑塊拖動到最右邊「橙色」,此時相當於為畫面確立了新的基準色相——「橙色」,所以畫面中原本為紅原色的物體,都往「橙色」方向靠;同時,我們把綠原色的滑塊拖動到最左邊的「黃色」,此時相當於為畫面確立了新的基準色相——「黃色」,所以畫面中原本為綠原色的物體,都往「黃色」方向靠。
而由於在12色相的色帶和色環當中,「橙色」和「黃色」是相互鄰近的色相,都屬於暖色系。因此,畫面中本來是「紅色」和「綠色」的物體,都變成了「橙色」和「黃色」的物體。此時,畫面的色調,就得到了高度的精簡和統一!
按照上面這個規律,朋友們可以分別試一下,下面這些都是左右銜接、首尾相連的搭配操作,看看畫面的色調是不是都得到了精簡和統一?
把「綠原色滑塊拖動到最右邊青綠色、藍原色滑塊拖動到最左邊青色」
或者「紅原色滑塊拖動到最左邊品紅色、藍原色滑塊拖動到最右邊紫色」。
好了,到了這裡,我們明白了,「相機校準三原色」可以實現「減少雜亂色調、統一精簡色調」的內核原理是在於:我們通過紅綠藍三原色三條直線的三角滑塊移動,讓這3個三角滑塊的其中2個滑塊相互接近靠攏、左右銜接、首尾相連,相當於我們為照片重新確立了2個更加接近靠攏的「基準色相」,既然2個新的「基準色相」接近和靠攏了,所以畫面的色調就精簡和統一了。
4.那麼,怎麼快速實現畫面的色調精簡統一呢?(How)
也就是說,怎麼實現首尾相連呢?
三根色相直線當中,任意兩根線的三角滑塊,必須在同一個方向,比如兩根往左、一根往右,或者兩根往右、一根往左,都可以快速統一和精簡色調。
但是,假如三根都往左,或者三根都往右,色環帶被切割成三節,畫面顏色就會很雜亂。
掌握了這個原理和方法,接下來,我們就可以隨心所欲地調色了。
比如,你想調青橙色調,那麼,你閉著眼睛,就可以拖動滑塊:把紅原色滑塊向右挪動到橙色,把綠原色滑塊向左挪動到黃色(這樣可以使橙色和黃色連接在一起),然後,把藍原色滑塊向左挪動到青色,就可以了。
又比如,你想調綠紫色的色調,你也可以快速的拖動滑塊:把紅原色滑塊向作挪動到品紅色,把綠原色滑塊向右挪動到青綠色,然後,把藍原色滑塊向右挪動到紫色(這樣可以使品紅色和紫色連接在一起),就可以了。
5、相機校準三原色的優勢和好處:
1)、可以快速、簡單、有效的確立整張照片的色彩基調。
2)、快捷方便地調出自己想要的整體色調效果。
6、相機校準三原色的缺點和不足:
1)只能實現全局和整體調色,不能實現局部調色。
2)只能對紅綠藍三原色進行色相和飽和度改變,不能對橙色、嫩綠色、紫色等其它色相進行更加精細化、針對性的調整
3)不能相對精確的量化調整每種色相的亮度和明度。
7、相機校準三原色與ACR\LR的HSL面板的區別:
HSL是顏色的三種屬性:
H:hue色相,代表色彩的基本屬性,是什麼顏色。
S:saturation飽和度,代表色彩的純度。
L:lightness亮度,代表色彩的亮度。
所以,區別在於:
1)相機校準三原色,主要調整色彩的H和S,也就是色彩的種類和飽和度,對亮度無法進行調整。
而HSL可以對色彩的亮度進行調整。
2)相機校準三原色,只能分解為紅綠藍RGB三原色進行針對性的色相調整,但是無法對其它每一種色相進行針對性的色相變化調整,例如橙色、黃色、嫩綠色、洋紅色等。而HSL可以對8種顏色的色相、飽和度和亮度分別進行針對性的調整。
結論:相機校準三原色是針對紅綠藍三原色進行整張照片的全局、整體色調進行調整,確立整張照片的畫面色調基準,無法進行更精細的調整,但是快速確立整張作品的色調基調、操作更加簡單快捷;而HSL是針對8種顏色的色相飽和度和亮度分別進行精細化調整,覆蓋更全面、功能更強大,但是操作更加繁雜瑣碎。
8、相機校準三原色使用的幾點注意事項:
(1)、「陰影」的綠品滑塊,只對RAW格式有效,對JPG無效。
因為「相機校準三原色」當初研發和設立的初衷,就是對相機前期拍攝的RAW格式文件進行色彩配置校準。假如圖片已經是JPG格式了,「陰影」滑塊就無法對JPG進行色彩配置校正了。
注意,僅僅是「陰影」的綠品滑塊,無法對JPG進行產生作用。而下方的「紅綠藍三原色」滑塊,還是可以對jpg產生作用的。
(2)、由於「相機校準三原色」是對照片全局和整體進行「基準色相」調色的,所以,比較適合風光攝影作品。對於一些人像攝影作品(尤其是人物皮膚在畫面中佔比較大的人像攝影作品),通過「相機校準三原色」調色之後,要切換回PS中,通過圖層、蒙版和畫筆等工具,進行人物皮膚的選區恢復。
9、最後,我們總結一些關於相機校準三原色的一些規律性現象:
(1)、我們可以通過「相機校準三原色」把畫面的色調從9種甚至更多種色相,精簡到2種色相,但卻無法讓畫面精簡到只剩1種色相。最少也只能精簡到2種色相,但這已經足夠了。
(2)、紅綠藍三原色的3根直線,一般至少要移動2根的滑塊,才能達到精簡色調的效果。只移動一根,色調反而更亂。
(3)、關於飽和度:紅綠藍三原色3根直線,任意一根的飽和度,向左滑動的時候,都將使畫面中所有色調的飽和度變淺,而本原色及其周邊鄰近色的飽和度變得更淺、直至變白;向右滑動的時候,都會導致本原色及其周邊鄰近色的飽和度變深、變濃。
本文原創版權屬於桂林語翔,保留所有權利,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