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我曾在四川求仙問道,有人揮手成劍,松樹應手而倒

2020-12-22 史書傳音

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成為一名蓋世大俠無疑是從小就有的執念,因此無數的影視劇和文學作品都圍繞這題材展開了想像,甚至刻畫了無數的大俠形象,比如說金庸筆下的郭靖大俠,為國為民讓人敬佩。

人們之所以敬佩大俠,除了他們一腔熱血、滿懷正義以外,就是他們那能夠飛簷走壁、開山裂石出神入化的神功!張無忌獲得了九陽真經從此無敵於世,少林掃地僧有著極強的武功庇佑一方。

但是,隨著時代的進步,很多人也知道了這些強大的招數可能也就是以訛傳訛,根本就沒有威力如此巨大的武學。

是,我們的大師南懷瑾先生卻曾經揚言見過,他說他在四川求仙問道的時候,見過一個道長就是揮手成劍,把一顆松樹劈開兩半!

南懷瑾作為近代最知名的玄學、文學多料大師,他的話語有沒有可信度呢?

大師是怎樣煉成的?

1918年,在溫州一戶破落的地主家庭迎來了一個孩子的新生,他就是南懷瑾。南懷瑾的祖上出過大官,是當地數一數二的富戶人家,不過由於時間久遠且一代不如一代,南家在他父親這一輩就已經不復當年之盛了。

南懷瑾的父親是個有志向的人,他把重振門楣當做自己的頭等大事,但是很可惜,他上面還有兩個哥哥,他們十分敗家從不為這個破落的家族出過一分力量。無奈之下,南懷瑾的父親也只能斷了重振家族的念頭。

雖然放棄了重振家族,但是南懷瑾的父親可以讓自己這個小家興旺起來,因此他十分努力賺錢養家,他這戶人過得還算是有聲有色。慢慢的南懷瑾也長大了,即便是家中已不比當年,可是南懷瑾的父親甚至教育改變人生,於是就花了大量的心思讓南懷瑾到學堂裡面去好好學習。

而我們的國學大師南懷瑾十分厭惡學堂裡面的教學環境,於是產生了厭學的狀況,這也導致了南懷瑾小學還沒有畢業。他的父親眼看自己的孩子讀不出書,於是也沒有夙夜憂嘆,他就想著既然不願意讀書,那麼以後有門手藝養活自己也是不錯。

正當南懷瑾的父親張羅著要找個師傅給他的時候,南懷瑾表示:我喜歡讀書,但是我想在家自學!南懷瑾的父親又驚又喜,所以就順著南懷瑾的心思花大價錢給他找來了在當地堪稱文化第一、學貫古今的大師葉公恕來當南懷瑾的啟蒙老師!這下南懷瑾的學識一日千裡,慢慢地他也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了起來。

在南懷瑾三十一歲的時候,他已經是頗有名望的先生了,但是他毫不驕傲和自滿於現狀,於是就離開了家鄉來到了寶島臺灣求學,在這裡,南懷瑾遇到了當時的佛教護法楊管北,交談幾句過後,雙方發現彼此都很對自己的胃口,於是楊管北就決定要結交這個大陸的後生,因此他就幫南懷瑾解決了吃住的問題。

當年國軍敗退臺灣後帶走了無數的珍奇異寶,其中就有很多古代書籍的原版。這些東西楊管北都能搞來借與南懷瑾潛心研讀和觀賞,很快,南懷瑾的文化造詣又再一次上了一個臺階!十四年後,南懷瑾寫出了多部轟動臺灣的文學巨作,這也引起了當時臺北中華文化大學校長張其昀的注意,多次交談後他終於將南懷瑾挖到了自己的學校擔任國學院長和教授,也因此南懷瑾聲名鵲起逐漸門庭若市。

此後數十年間,南懷瑾一躍成為了全中國文化界最知名的大師,他的《易學》等玄學課程深受學生和老師的喜歡,甚至很多臺灣的高官、貴人都以聽他的課為驕傲!南懷瑾大師的名頭實至名歸。

而南懷瑾大師也絕不是簡單的一位文學創作大師,在數十年的日子裡他一直在不同的領域開創,留下自己的蛛絲馬跡,他是教育家、是詩人還是一位學者,無所不能的他被稱為全能教授,但是他還有一個身份隱藏的很深,那就是「武術」愛好者!

大師與武術的不解之緣,四川得道者劍道成仙!

有句話叫做:科學的盡頭是玄學!南懷瑾大師也不例外,在他多年的學習道路中,逐漸的他就被那些在古籍中玄之又玄的仙俠傳說給吸引了,他也非常希望自己能夠像爛柯人那樣遇到兩位老神仙下棋!很幸運的是,也不知道上天是不是真的見他求道心真誠,真的就讓他在四川的鵠鳴山遇到了一個得道的傳奇道士。

此人名叫王青風,在當地已經修煉了數十年有餘,南懷瑾經過對當地人的詢問,得知這個王青風道長是百年不遇的劍道奇才,已經達到了劍道合一的無我境界,十分的厲害。

南懷瑾知道有這樣的人以後按奈不住內心的狂喜,於是就火急火燎的前去找這位劍道高手!三顧茅廬以後,南懷瑾總算是得到了見到高人的許可,於是二人促膝長談國學理想,當今世事,而南懷瑾也用自己的文學造詣徵服了這位不出世的高人。

道長最終跟南懷瑾透露,像那些飛劍、千裡之外取人首級的橋段都是假的,但是劍道真的有分無形很有形兩個境界,其中無形就是最高層的劍術。

南懷瑾聽了之後表示非常的仰慕,於是他繼續追問道長修煉的是哪一種劍道?道長說到我修煉的恰好是無形劍道!無形劍道講究的是對氣的運用,雖然手上沒有劍,但是威力比有劍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南懷瑾心中定然不信,於是想要見識一番。道長也是爽快,就把他帶到了後山的山林之處。

南懷瑾在後面觀摩,道長一步跨出氣沉丹田,隨後運氣,一道嘆息過後,道長五指併攏成劍輕輕一揮手,一棵百年老樹赫然從腰間斷開,然後他再一劈手,又是一棵松樹被攔腰截斷!南懷瑾嘆為觀止,趕忙跑過去看松樹,之間松樹斷裂處潔淨如洗,就像是被一把世間最鋒利的長劍斬斷了一樣。

南懷瑾終於服了,道長卻很平常的說道無形之劍就是看你的信念到底夠不夠強大,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南懷瑾肅然起敬,因為這不僅僅是劍道高手,同樣這位道長也是人生高手!

就這樣,南懷瑾和青風道長越來越投機,之後青風道長還介紹自己的徒弟給南懷瑾大師認識,之間徒弟一個深呼吸,頓時間周圍狂風大作,南懷瑾嚇得不輕驚嘆道武學竟然能夠達到如此境界確實與仙人無異了。

王青風呵呵一笑,說道中華武術真的博大精深,只不過這些年的跳梁小丑太多敗壞了名聲,真正的武學內練一口氣外練銅皮鐵骨,耗費年月之久達到了數十年,不下苦功沒有人做得到。

南懷瑾佩服得五體投地,因此在南懷瑾大師最後的那段歲月當中他也辭別了俗世中的煩擾,專心在自己幽靜的家中專研武學,還經常和一些隱世的高人探討一些武術,所以此時的南懷瑾大師毫無疑問,他的境界又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

就在幾年前,南懷瑾大師與世長辭,人們再也不能聽他透徹的講解易經和玄學,中國也少了一位真正的國學大師。

總而言之,中國存在了五千多年,肯定有很多的秘密不為人知,因此我們也應該抱持著一個懷疑的態度來看待事物,不要總是否定,那麼你們對南懷瑾大師的這段經歷又有什麼看法呢?

相關焦點

  • 四本仙俠洪荒文,穿越重生洪荒血海之祖,問道求仙,終成無上大道
    四本仙俠洪荒文,穿越重生洪荒血海之祖,問道求仙,終成無上大道大家好,今天依舊來推薦小說了。技術宅穿越重生洪荒血海之祖,問道求仙,終成無上大道。每天都會更新不同的小說,書荒的朋友也可以看一下有沒有自己喜歡的小說!喜歡或者感興趣的朋友點一下書籤即可閱讀全書。
  • 「在我看來,南懷瑾根本就是個騙子」,李敖如此評價南懷謹客觀嗎
    這個詞是梵文譯音,就像我們從英文直譯過來的「沙發」,再比如「功夫」譯成英文「kung fu」,它發源於一個語言,翻譯成另一個語言卻沒有對應的指代,只能翻音。「般若」在古梵語中是指超凡入聖的大智慧。文字般若就是一個人在文字書寫上的大智慧。同樣的描述,有人寫的就是不動人,有人寫的就讚嘆不已。
  • 南懷瑾:13歲從小學肄業的大師,「經論三大教,出入百家言」
    有人說民國以後,似乎很少看到大師了。不難發現所有的大師都是家學淵源深厚,他們提出很多的理論和看法,在當時都是具有開創性的。這就好比是「開山祖師」,祖師爺第一個擺在那裡,後世的人只能說是他的門人。南懷瑾「一身轉戰三千裡,一劍曾擋百萬師」學業上的失利,導致南懷瑾父親希望他能去商店當個學徒,或者去跟木匠師傅學學雕刻,掌握一門手藝。
  • 南懷瑾的故鄉情
    南懷瑾先生對此頗為感慨,他說:「人,畢竟就是那麼平凡。多少宗教上的大師,都受到得道還鄉的苦果。」得道還鄉也是南懷瑾先生一生的抉擇。他學道於四方,卻念念不忘「我是溫州府樂清縣人」,總是不厭其煩對眾人講解「你們知道嗎,我們家鄉樂清的』樂』,是個多音字,不止有4種讀音」。他為家鄉發展奔波,幹成了籌建金溫鐵路等大事。
  • 《祖經一道》王子去求仙,丹成入九天。洞中方七日,世上幾千年
    山中方七日1.王子去求仙王子去求仙,丹成入九天。洞中方七日,世上幾千年。——————也許,這是歷史上最早的「穿越(時空)」故事,也可能是人類歷史上其中一場古早的「時空旅行」:王子去求仙!在我很小的時候,每天都要聽爸爸說故事;這是其中一則。爸爸說:「山中方七日,世上幾千年!」
  • 南懷瑾為何說:年輕人不要去鑽研佛學與易經
    三年之期已滿,此時的南懷瑾已經十六七歲了,長得一表人才的他,婚事成了家裡人最擔心的事,沒有見過西方先進思想的南懷瑾在父母的主持下,比自己大三四歲的表姐成了親。
  • 洪荒問道:洪荒永生,道途不滅,問道求仙終成無上大道
    biubiubiu~~~小編又來推薦優質文章了,今天給大家推薦5本洪荒問道文:洪荒永生,道途不滅,問道求仙終成無上大道。最近鬧書荒的寶寶們,給你們送來驚喜,今天就來看看小編推薦的幾部小說,保證讓你意猶未盡,身臨其境。
  • 南懷瑾|「宰相肚子能撐船」國學大師的三段名句,要有大度的心量
    南懷瑾三段名句|知道「宰相肚子能撐船」和「唾面自乾」的故事嗎國學大師南懷瑾曾說:「人生的快慰往往源於不記恨。」大師是在告訴我們,要原諒那些傷害過你的人,記住別人曾經對你的好,那樣會給你帶來一種身心的平和。忘記那些微不足道的憤怒,你就能體會到生活中的平和之美。
  • 壺瓶探秘:村民倒洗澡水半夜未歸,卻莫名其妙擱在大山頂松樹尖上
    哪怕三十年過去了,該村民還清楚記得,這個怪事發生於陰曆的三月二十五日,某甲摘茶回來,晚上洗澡後出去倒洗澡水,結果一出去了就半天沒回來,該村民就在附近各鄰居家到處找,都沒有找到。觀音村風景幾十人於是一起都往該山尖上爬,大晚上的,該山尖又陡,一個個爬得氣喘籲籲,山頂上是一棵巨大的松樹,松樹下方是一丈多高的光溜溜的樹杆
  • 林宏偉:南懷瑾先生的誡子詩
    南懷瑾從12歲開始就會背誦此文,且經常滔滔不絕地給有關人士解讀。2007年7月,南懷瑾在為北大光華學院學子講授《新舊文化的企業家反思》時,特別強調諸葛亮的《誡子書》。他說:「我當年20多歲教軍校學生,就要他們背這個,每天要背。你將來要做統帥、做領袖,不讀這個不行。我幾十年來一直在提倡諸葛亮的《誡子書》。諸葛亮不是道家,完全是儒家。
  • 秦皇島 ▏始皇東巡碣石行,求仙入海東山邊
    原來秦始皇在公元前215年第四次出巡到達並駐蹕於此,即從秦皇求仙入海處景區(原東山公園)拜海求仙,秦皇島「市名之源」即在此。作為遊客,這裡是我們必定要來打卡之地,也應了當地的那句話:不到秦皇求仙入海處,不算真正到了秦皇島。故秦皇島得名而來。
  • 星雲、南懷瑾、莊子的看法顛覆你的認知
    我曾聽一位老外這樣說:我發現很多中國人有個特點,那就是活著的過程不講究,一生都在恐懼死亡的擔憂中度過,最後還是難逃命終。與其在活著的時候這麼累,倒不如好好享受活著的過程,這樣到了死亡的時候也能坦然面對。仔細一想,確實有些道理。
  • 成山頭,三個美女合影,一個漁民打漁,徐福率童男童女入海求仙
    山東省榮成市成山鎮成山頭,秦始皇兩次登臨成山頭,徐福率八千童男童女入海求仙。(王建安 攝影)距成山頭不遠處的河口膠東漁村,海邊有一座龍王廟。據龍王廟內的道長介紹,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曾先後兩次登臨成山頭,到此找尋神仙,並派遣徐福率數千人東渡入海求仙藥。
  • 南懷瑾:我信仰睡覺
    而就是在對外採訪中,有人曾經問起他信仰哪個教,當然當時許多人都猜測他肯定會信仰儒教、道教和佛教中的一種,可是他的回答卻讓大家都震驚了。他說自己信仰睡覺。南懷瑾老先生這一回答當然是有開玩笑的成分,但卻也間接地表明了他的態度。
  • 道教:煉丹求仙、鑄造天梯
    但道士們也清楚地知道,金屬物不可以像瓜果那樣直接人口能食,於是就出現了煉丹,把某些金屬物煉成可以食用的丹藥,然後通過一段時期的服食,逐漸使這些金屬物像雨露潤物那樣滲入人的肉體,於是便成了不死的神仙了。 道教出現於東漢末年,大批服食金丹的現象也就出現在緊隨其後的魏晉時期。王弼、曹操、左思等一大批文人都曾服食過不同的金丹。
  • 實業家南懷瑾:新時代的商業座標
    此時南懷瑾心智已是十分成熟,做事循章據理,受人讚譽。因為年輕,他還是怕被大家看不起,專門留起鬍鬚,裝扮四十多歲的人。  為了公司的發展,南懷瑾曾專門到重慶尋訪蔣介石的紅人,時任國民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少將處長的同鄉張衝幫助。對大小涼山墾殖公司,張衝沒有給他什麼直接的支持或資助,只是出過一些主意。
  • 紀錄片《 南懷瑾先生 》合集
    南懷瑾先生——上集————下集——介紹南懷瑾,1918年3月18日出生於中國浙江溫州,中國當代詩文學家、佛學家、教育家、文化傳播者、學者、詩人、武術家、中國文化國學大師。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南懷瑾隨國民黨遷至臺灣,並受邀到多所大學、機關、社會團體講學,後曾旅居美國、香港等地。2012年9月19日,媒體傳出南懷瑾的病危消息。29日下午4時,南懷瑾在蘇州太湖大學堂逝世,享年95歲。
  • 第三章 蓮花峰騎牛問道,武帝城豎劍留語
    手沒閒著拿了根黃瓜的徐鳳年苦笑道:「老黃,你給我說說,這劍匣裡有幾把劍?全天下人都在猜哩。」  因為在馬廄躺了會兒,頭上粘上幾根馬草的老黃撓撓頭道:「劍匣三層六格,原先有天下十大名劍裡的六把,這會兒才五把。」  徐鳳年無言以對。
  • 南懷瑾:李敖稱他騙子,朱清時尊為大師,其人如何評說?
    在當代華人文化界裡,南懷瑾無疑是一個重量級人物最。無論從經歷、學問、著作、聲名等等方面來說,他都是在臺灣、香港、大陸兩岸三地華人中間受到過相當關注、產生過重大影響的一個,尤其在華人文化圈,更是受到過熱捧,「南懷瑾熱」遂成一種文化奇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