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成為一名蓋世大俠無疑是從小就有的執念,因此無數的影視劇和文學作品都圍繞這題材展開了想像,甚至刻畫了無數的大俠形象,比如說金庸筆下的郭靖大俠,為國為民讓人敬佩。
人們之所以敬佩大俠,除了他們一腔熱血、滿懷正義以外,就是他們那能夠飛簷走壁、開山裂石出神入化的神功!張無忌獲得了九陽真經從此無敵於世,少林掃地僧有著極強的武功庇佑一方。
但是,隨著時代的進步,很多人也知道了這些強大的招數可能也就是以訛傳訛,根本就沒有威力如此巨大的武學。
是,我們的大師南懷瑾先生卻曾經揚言見過,他說他在四川求仙問道的時候,見過一個道長就是揮手成劍,把一顆松樹劈開兩半!
南懷瑾作為近代最知名的玄學、文學多料大師,他的話語有沒有可信度呢?
大師是怎樣煉成的?
1918年,在溫州一戶破落的地主家庭迎來了一個孩子的新生,他就是南懷瑾。南懷瑾的祖上出過大官,是當地數一數二的富戶人家,不過由於時間久遠且一代不如一代,南家在他父親這一輩就已經不復當年之盛了。
南懷瑾的父親是個有志向的人,他把重振門楣當做自己的頭等大事,但是很可惜,他上面還有兩個哥哥,他們十分敗家從不為這個破落的家族出過一分力量。無奈之下,南懷瑾的父親也只能斷了重振家族的念頭。
雖然放棄了重振家族,但是南懷瑾的父親可以讓自己這個小家興旺起來,因此他十分努力賺錢養家,他這戶人過得還算是有聲有色。慢慢的南懷瑾也長大了,即便是家中已不比當年,可是南懷瑾的父親甚至教育改變人生,於是就花了大量的心思讓南懷瑾到學堂裡面去好好學習。
而我們的國學大師南懷瑾十分厭惡學堂裡面的教學環境,於是產生了厭學的狀況,這也導致了南懷瑾小學還沒有畢業。他的父親眼看自己的孩子讀不出書,於是也沒有夙夜憂嘆,他就想著既然不願意讀書,那麼以後有門手藝養活自己也是不錯。
正當南懷瑾的父親張羅著要找個師傅給他的時候,南懷瑾表示:我喜歡讀書,但是我想在家自學!南懷瑾的父親又驚又喜,所以就順著南懷瑾的心思花大價錢給他找來了在當地堪稱文化第一、學貫古今的大師葉公恕來當南懷瑾的啟蒙老師!這下南懷瑾的學識一日千裡,慢慢地他也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了起來。
在南懷瑾三十一歲的時候,他已經是頗有名望的先生了,但是他毫不驕傲和自滿於現狀,於是就離開了家鄉來到了寶島臺灣求學,在這裡,南懷瑾遇到了當時的佛教護法楊管北,交談幾句過後,雙方發現彼此都很對自己的胃口,於是楊管北就決定要結交這個大陸的後生,因此他就幫南懷瑾解決了吃住的問題。
當年國軍敗退臺灣後帶走了無數的珍奇異寶,其中就有很多古代書籍的原版。這些東西楊管北都能搞來借與南懷瑾潛心研讀和觀賞,很快,南懷瑾的文化造詣又再一次上了一個臺階!十四年後,南懷瑾寫出了多部轟動臺灣的文學巨作,這也引起了當時臺北中華文化大學校長張其昀的注意,多次交談後他終於將南懷瑾挖到了自己的學校擔任國學院長和教授,也因此南懷瑾聲名鵲起逐漸門庭若市。
此後數十年間,南懷瑾一躍成為了全中國文化界最知名的大師,他的《易學》等玄學課程深受學生和老師的喜歡,甚至很多臺灣的高官、貴人都以聽他的課為驕傲!南懷瑾大師的名頭實至名歸。
而南懷瑾大師也絕不是簡單的一位文學創作大師,在數十年的日子裡他一直在不同的領域開創,留下自己的蛛絲馬跡,他是教育家、是詩人還是一位學者,無所不能的他被稱為全能教授,但是他還有一個身份隱藏的很深,那就是「武術」愛好者!
大師與武術的不解之緣,四川得道者劍道成仙!
有句話叫做:科學的盡頭是玄學!南懷瑾大師也不例外,在他多年的學習道路中,逐漸的他就被那些在古籍中玄之又玄的仙俠傳說給吸引了,他也非常希望自己能夠像爛柯人那樣遇到兩位老神仙下棋!很幸運的是,也不知道上天是不是真的見他求道心真誠,真的就讓他在四川的鵠鳴山遇到了一個得道的傳奇道士。
此人名叫王青風,在當地已經修煉了數十年有餘,南懷瑾經過對當地人的詢問,得知這個王青風道長是百年不遇的劍道奇才,已經達到了劍道合一的無我境界,十分的厲害。
南懷瑾知道有這樣的人以後按奈不住內心的狂喜,於是就火急火燎的前去找這位劍道高手!三顧茅廬以後,南懷瑾總算是得到了見到高人的許可,於是二人促膝長談國學理想,當今世事,而南懷瑾也用自己的文學造詣徵服了這位不出世的高人。
道長最終跟南懷瑾透露,像那些飛劍、千裡之外取人首級的橋段都是假的,但是劍道真的有分無形很有形兩個境界,其中無形就是最高層的劍術。
南懷瑾聽了之後表示非常的仰慕,於是他繼續追問道長修煉的是哪一種劍道?道長說到我修煉的恰好是無形劍道!無形劍道講究的是對氣的運用,雖然手上沒有劍,但是威力比有劍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南懷瑾心中定然不信,於是想要見識一番。道長也是爽快,就把他帶到了後山的山林之處。
南懷瑾在後面觀摩,道長一步跨出氣沉丹田,隨後運氣,一道嘆息過後,道長五指併攏成劍輕輕一揮手,一棵百年老樹赫然從腰間斷開,然後他再一劈手,又是一棵松樹被攔腰截斷!南懷瑾嘆為觀止,趕忙跑過去看松樹,之間松樹斷裂處潔淨如洗,就像是被一把世間最鋒利的長劍斬斷了一樣。
南懷瑾終於服了,道長卻很平常的說道無形之劍就是看你的信念到底夠不夠強大,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南懷瑾肅然起敬,因為這不僅僅是劍道高手,同樣這位道長也是人生高手!
就這樣,南懷瑾和青風道長越來越投機,之後青風道長還介紹自己的徒弟給南懷瑾大師認識,之間徒弟一個深呼吸,頓時間周圍狂風大作,南懷瑾嚇得不輕驚嘆道武學竟然能夠達到如此境界確實與仙人無異了。
王青風呵呵一笑,說道中華武術真的博大精深,只不過這些年的跳梁小丑太多敗壞了名聲,真正的武學內練一口氣外練銅皮鐵骨,耗費年月之久達到了數十年,不下苦功沒有人做得到。
南懷瑾佩服得五體投地,因此在南懷瑾大師最後的那段歲月當中他也辭別了俗世中的煩擾,專心在自己幽靜的家中專研武學,還經常和一些隱世的高人探討一些武術,所以此時的南懷瑾大師毫無疑問,他的境界又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
就在幾年前,南懷瑾大師與世長辭,人們再也不能聽他透徹的講解易經和玄學,中國也少了一位真正的國學大師。
總而言之,中國存在了五千多年,肯定有很多的秘密不為人知,因此我們也應該抱持著一個懷疑的態度來看待事物,不要總是否定,那麼你們對南懷瑾大師的這段經歷又有什麼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