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一體核打擊能力是一個國家戰略威懾力的重要體現,而洲際彈道飛彈作為核三位一體中兩極的重要組成部分,通常是評判核打擊能力強弱的重要標準。因此,關於全球各型洲際飛彈的性能數據,成為了很多軍迷朋友熱衷於討論的話題。前不久,美國國家利益雜誌網站發布了目前全球知名型號洲際飛彈的性能對比,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當然,這篇文章只是以美方軍事專家的角度來解讀了世界五大洲際飛彈,僅供我們作為一份參考來閱讀。
第五,民兵-3洲際飛彈。美國雖然是世界上整體軍工技術最發達的國家,但在洲際飛彈的發展上卻難以做到傲視群雄。民兵-3是目前美軍唯一的陸基洲際飛彈,其最大射程約1.1萬公裡,命中精度接近百米,可攜帶3枚分導式彈頭,在美蘇冷戰時期堪稱是一款極具威懾力的洲際飛彈。但民兵-3從1970年就已開始服役,如今美軍現存的民兵-3飛彈大多已經服役了40多年。此前有人以調侃的語氣評論民兵-3稱,「這些20世紀90年代生的士兵用著80年代的5英寸軟盤,操作著70年代開始服役的彈道飛彈在60年代修築的混凝土發射井中待命,以保衛21世紀的美國安全。」的確,在進入21世紀後,民兵-3已經發生了多起意外事故,不禁讓人感嘆,「民兵「老矣,尚能飯否?
第四,R-36M洲際飛彈,又被稱為「撒旦」。「撒旦」開始服役於1975年的蘇聯,但迄今為止仍是世界上體積最大、最重的現役飛彈,其最大起飛重量211噸,最大射程達1.6萬公裡。不得不說,「撒旦」洲際飛彈的威懾力是極強的,但由於其研製於上世紀70年代,雖進行了一定的升級,但也即將超齡服役。而且「撒旦」仍採用了上世紀70年代的液體火箭發動機,只能採用發射井發射的方式,液體燃料需要臨時加注,不利於飛彈的快速發射。
第三,「亞爾斯」洲際飛彈,該飛彈是「白楊-M」的深度改進型,於2010年服役於俄羅斯戰略火箭軍,可攜帶6-10枚分導式核彈頭,最大射程約1.2萬公裡。雖然在射程上不如「撒旦」,但由於具有後發優勢,在電子設備以及分導式彈頭方面要優於「撒旦」,且「亞爾斯」洲際飛彈採用了固體燃料發動機,可以車載機動發射。
第二,東風-41洲際飛彈。2019年東風-41的首次亮相震撼了世界,雖然目前東風-41還沒有公布具體的射程參數,但外界軍事專家普遍認為該飛彈的最大射程可以達到1.2萬-1.4萬公裡,可攜帶10枚分導式核彈頭,具備作戰準備時間短、反應速度快的優點,且東風-41可以採用公路機動平臺、鐵路機動平臺、加固地井發射三種方式部署,戰場生存能力更強。可以說,東風-41完全有能力達到世界頂尖水平。
第一,俄羅斯「薩爾瑪特」洲際飛彈。該飛彈又被稱為「撒旦-2型」,也被認為是全球最強飛彈,其最大射程達1.8萬公裡,可攜帶15枚分導式核彈頭,理論上可以覆蓋地球上的任意角落。而「薩爾瑪特」之所以能夠擁有如此強大的射程和載彈能力,是因為它和「撒旦」一樣都採用了液體燃料發動機,只能使用發射井發射,但液體火箭發動機具有比衝高的優點,產生的推力更加強勁。和「撒旦」時期相比,現如今俄羅斯在液體燃料貯存和使用方面的技術取得了進步,在一定程度上縮短了「薩爾瑪特」飛彈的作戰準備時間。目前「薩爾瑪特」仍在進行著服役前的最後試射,據俄羅斯方面介紹說,該飛彈將於2021年末或2022年正式列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