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城區如何做精緻?威海市環翠區「三字訣」打造 「融治理」社

2020-12-25 大眾日報

環翠區是威海市委市政府所在地,作為中心城區,面臨著基礎設施老舊、外來人口劇增、矛盾糾紛多發等共性問題。怎樣破解這些社會治理難題?

環翠區以共建共治共享理念推進「精緻城市」建設,把「融合」作為探索多元化社會治理的新途徑,法理情融合發力,信用「五進」融合推進,疏堵融合施策,全力打造硬體設施優化、問題解決快捷、文明素養提升的「融治理」社區。

「精」字訣,化解老問題

名為「市集」,卻是一副城市綜合體的模樣。12月17日,走進萬福山莊小區門口東側的萬福鄰裡市集,只見一樓設置了135個攤位,蔬菜水果、生鮮肉食應有盡有,二樓有美食廣場、健身俱樂部、鄰裡共享中心,屋頂公園有6000多平方米,設置了健身步道、籃球場、舞池,成為周邊居民的休閒娛樂場所和「公共會客廳」。

「我們這個小區投入使用很長時間了,住戶很多,周邊卻沒有菜市場,一些小商販就在馬路兩側擺攤賣菜。一到下午,小區門口就堵成一鍋粥,由此引發的交通、衛生、噪音等問題,很是讓人頭疼。」鯨園街道戚東夼社區黨委書記張靜介紹,「小區門口東側有一個老舊賓館,區委區政府下定決心,先是拆了這個賓館,捨棄了2億多元的土地及商業開發收益,又投資7000多萬元建了這個鄰裡市集,眾多難題迎刃而解。」

環翠區城市化起步早,2005年之前建成的老舊居住區154個,其中2000年之前建成的有92個,最早樓宇建成於1977年。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老舊社區停車難、缺少公共休閒場所、服務功能欠缺等問題逐步顯現。

為補齊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短板,提升群眾幸福感,環翠區實施36大項精緻城市建設項目,年內完成修改建道路45.6公裡,鋪設改造各類管網11公裡;謀劃實施了齊魯大道西延等7條「斷頭路」貫通工程;在去年推動機關事業單位停車場對市民開放的基礎上,近兩年通過新建改造又新增機動車停車位3萬餘個、非機動車停車位1.2萬個。

為解決公共休閒場所少等問題,優化完善社區服務功能,今年以來,環翠區共投資9600萬元新增40處「小遊園」,總數已達到325處,百姓出門「200米見園見綠」成為現實;為切實解決老人「吃飯難」問題,環翠區已建成並投入使用社區食堂27處、農村老年餐桌6處;為滿足居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環翠區高標準建設城市書房11處、共享書櫃11個、村居基層服務點80個,所有圖書實現了與市、區圖書館、城市書房的通借通還。

竹島街道望島社區的76歲老人叢榮滋對小區裡增加了社區食堂特別滿意,「我一個人吃飯,有時懶得做,做一次飯吃好幾頓。現在小區裡有了食堂,老年人就餐還有補貼,頓頓吃新的。」石振芳大姨對小區裡增加的小遊園和城市書房特別滿意:「兩個孫女差七八歲,帶老大時,為周圍沒地方玩發愁,現在帶老二了,到處是小公園、健身場,挑花眼了,為不知去哪兒玩發愁。擔心老二影響老大做作業,有了城市書房,老大去書房寫作業,寫完作業還能看書,大人真省心。」

「快」字訣,解決小問題

李傑是環翠樓街道東北村社區第一網格的網格員,每天一上班,先在轄區內走一遍,是必做的「功課」。「我走的這一遍是專門『挑毛病』的。」李傑笑著說,「哪裡道路破損了,哪裡有亂丟的垃圾,商戶把貨物擺到路上了……這些小問題,我能糾正的當場糾正,需要環衛、市政等部門到現場解決的,我就通過網格APP向街道『吹哨』,由街道協調解決。」

李傑所說的「吹哨」,指的是環翠區建立的吹哨報到「全響應」機制。環翠區將鎮街作為基層治理中樞,在鎮街建立網格化治理暨吹哨報到全響應中心,鎮街熱線辦、物管辦、城管辦、社區辦等選派人員常駐,聯合處置全響應事件。環翠區將12345熱線、社情信息、數字城管等平臺轉辦單事件和網格員巡查發現上報的事件統一匯總到全響應中心,實現「網格吹哨、平臺分流、檢查督促、結果反饋」的閉環處置模式。鎮街解決不了的問題,則向區直部門乃至區委區政府吹哨,直至問題解決。

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解決,第一時間反饋,吹哨報到提升了群眾訴求辦理的時效。小問題快解決,避免形成大矛盾。今年以來,環翠區吹哨報到機制處置各類事件14.4萬件,全區刑事警情和治安警情分別同比下降18.2%和38.7%。

樓頂漏水、下水道堵塞等是日常生活中經常發生的問題,因為這牽扯到住戶要分攤費用,如果由居民自行聯繫協商解決的話,耗時耗力,效果還不好。為快速解決這些常見卻棘手的小問題,提升物業服務質量,環翠區通過黨建引領「紅色物業」,規範物業服務,吸引物業參與到社區社會治理工作中來。

東北村社區9號樓的李愛華,是近30年的老住戶,對最近發生的變化很是滿意。「以前下水道堵了,一樓的住戶要跑上跑下反覆商量溝通,跑斷腿磨破嘴,遇到租房不願分攤費用的,還生一肚子氣。現在好了,社區把相關住戶和物業公司的人叫在一起,一合計,就把事解決了。」

「現在我們每周一次網格會議,每季度一次黨建聯席會議,都邀請物業公司參加。我們還建立了居民提案點單—業委會接單—黨群民主議事會議單—社區黨組織理單—物業公司接單—業委會評單的工作機制,居民遇到問題,只要打個電話跟樓長或業委會說一聲,餘下的事情再不用操心。」東北村社區黨總支書記戚麗麗說。物業服務好了,居民繳費的積極性也高了,近幾年,東北村社區物業繳費率攀升到98.8%。

「信」字訣,減少新問題

鯨園街道北門外社區有個誠信一條街,在一處顯眼位置,張貼著社區第一網格272戶人家的信用星級榜單。信息很簡單,只有樓號、戶號和信用星級,最高五顆星,最低一顆星也沒有。「別小看這個榜單,我們一貼出來,就像一塊大石頭扔進水裡,掀起很大波瀾。」北門外社區黨委書記叢翠霞說,「張榜的當天,就有很多居民找到我這兒,詢問怎麼加星,有拖欠物業費的居民抓緊補交了物業費。」

要減少不安定因素,促進鄰裡和諧,提升居民文明素質才是治本之策。為此,環翠區用好發揮信用的槓桿作用,出臺了《環翠區信用「五進」工程行動計劃》,推進信用進企業、進校園、進機關、進農村、進社區,突出信用「五進」融合推進,打通「五進」壁壘,拓寬應用場景,推動信用體系在生產圈與生活圈的相互延伸、雙輪驅動,逐步實現信用全社會覆蓋、全場景應用。

各個鎮街根據自身情況,制定了信用積分項目及賦分標準,以信用積分制來引領文明習慣的養成。「我們共制定了37項加分項目和15項減分項目。比如,主動清理公共區域衛生,一次加2—10分,協助社區化解鄰裡糾紛一次加3分;不按規定停放車輛,一次扣3分,不按規定實行垃圾分類投放的一次扣2分。」鯨園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董少灃說,「信用積分條款就相當於一個文明守則,什麼行為應提倡,什麼行為應避免,一目了然。大家都遵守了,矛盾糾紛就少了。」

家住光明路123號樓的北門外社區居民孫曉麗說,「信用『五進』,讓信用在工作和生活中無處不在,守信一路綠燈,失信寸步難行。我在單位的表現可以獲得市裡的誠信積分『海貝分』,在社區的信用積分既可以轉化成『海貝分』,享受市級的信用激勵,也可以在社區兌換日用品,享受商家折扣等。」

除了用好信用槓桿,環翠區還以入選全國第二批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區為契機,推動志願服務項目化、精準化、專業化、常態化、品牌化,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引導居民文明習慣的養成,弘揚正能量,涵養好民風。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彭輝 通訊員 阮寶勇 田常力 報導)

相關焦點

  • 中心城區如何做精緻?威海市環翠區「三字訣」打造 「融治理」社區
    環翠區是威海市委市政府所在地,作為中心城區,面臨著基礎設施老舊、外來人口劇增、矛盾糾紛多發等共性問題。怎樣破解這些社會治理難題?環翠區以共建共治共享理念推進「精緻城市」建設,把「融合」作為探索多元化社會治理的新途徑,法理情融合發力,信用「五進」融合推進,疏堵融合施策,全力打造硬體設施優化、問題解決快捷、文明素養提升的「融治理」社區。
  • 2020年威海市環翠區部分醫療衛生機構公開招聘工作人員體檢通知(一)
    2020年威海市環翠區部分醫療衛生機構公開招聘工作人員體檢通知(一) 2020-12-17 16:25:47| 環翠區政府網 根據考察進度和工作安排,擬對2020
  • 威海市環翠區:藏於杏村的紅色記憶——尋訪貝草夼地下交通站紀念館
    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2日訊 在威海市環翠區羊亭鎮貝草夼村就有這樣一群革命前輩,他們中有的人,最終隨著革命的勝利得以恢復身份和名譽,也有的同志,在無聲無息中消亡,但他們在國家解放、民族獨立的功勞簿上,值得永遠銘記。
  • 越城區融媒體中心(區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招人啦!
    越城區融媒體中心(區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招人啦! 發布日期:2020-05-14 09:11 瀏覽次數: 字體:[ 大 中 小 ] 為加強紹興市越城區融媒體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
  • 加大宣傳力度、無人機巡查……威海市環翠區清理樓頂廣告牌 消除...
    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14日訊 連日來,威海市環翠區竹島街道積極行動,以問題為導向,全力整改轄區高層建築樓頂髒亂差、廣告牌亂堆亂放等問題,確保整改工作取得實效。
  • 特色發力,串線成片,環翠區文化產業乘風破浪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氣質和底蘊而文化是一座城市的靈魂文化產業彰顯著區域軟實力是城市文化建設的有力「助推器」今年是市、區「重點工作攻堅突破年」,也是奪取全國文明城市「三連冠」、精緻城市建設三年行動的關鍵之年。
  • 威海市「裡口山樣板片區鄉村旅遊專家大講堂」暨「威海魯菜師傅...
    8月31日,由威海市人社局主辦,威海市人社綜合培訓指導中心、環翠區人社局、裡口山風景名勝區管委承辦的威海市「裡口山樣板片區鄉村旅遊專家大講堂」暨「威海魯菜師傅」特色培訓活動成功舉行,吸引了裡口山近郊休閒樣板片區及溫泉、嵩山、羊亭、孫家疃等周邊區域從事及有意從事鄉村旅遊業、餐飲業的農(漁)家樂和民宿經營管理人員、裡口山「好客人家」廚師等170多人參訓,威海市人社局黨組成員、市人力資源公共服務中心主任王吉會同志參加開班儀式並致辭
  • 山東威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抽檢12批次糕點全部合格
    食品名稱規格型號生產日期/批號分類備註DC203710009103360941山東家家悅物流有限公司威海配餐中心山東省威海市環翠區溫泉鎮溫泉西路-109-4號山東家家悅物流有限公司威海配餐中心山東老麵包185g/袋2020-08-21糕點
  • 威海市環翠區:小黃人、摺紙船……這裡的「綠化小品」太圈粉!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9日訊 近年來,威海市環翠區向著精緻城市的目標穩步邁進,城區道路綠化改變過去單一的綠化帶模式,豐富多樣的綠植與精緻靈動的景觀小品巧妙結合,對節點處綠化小品精雕細琢、增綠添彩,於細微之處見真章,把「1+1>2」的景觀效果發揮到了極致
  • 威海環翠區鐵人三項騎跑兩項賽將於9月6日開賽
    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27日訊 記者從威海市環翠區教育和體育局獲悉,威海環翠區第十屆全民健身運動會鐵人三項騎跑兩項賽將於9月6日在威海市環翠區羊亭公園舉行。據悉,年齡在16至65周歲的威海市鐵人三項運動協會、鐵人三項俱樂部會員及騎行愛好者,可報名騎跑組。年齡在16至65周歲的威海市鐵人三項運協會、威海市馬拉松協會會員及跑步愛好者均可報名健跑組。此次活動報名截止9月2日中午12時,限報300 人,報滿為止,選手不得兼報項目。
  • 創城攻堅,環翠在行動|小改變大文明,扮綠城市幸福你我
    為進一步推進垃圾分類工作,為創建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助力,環翠區環境衛生服務中心組織工作人員對轄區內道路、學校、部分小區的垃圾桶進行更換,新式分類垃圾桶正式「上崗」。環翠區環境衛生服務中心垃圾分類科副科長徐小明介紹說,新式分類垃圾桶嚴格遵照國家最新標準,將其他垃圾桶全部更換為統一的灰色桶,並規範了所有桶體的分類圖標,同時增加了中英韓三語標識在細節上彰顯城市精緻。
  • 威海市環翠區:讓誠信成為企業和職工的「金名片」
    環翠區把信用元素引入企業生產經營的全過程,引導企業相信信用評價、用好信用反饋、維護信用形象,不斷集聚誠信發展優勢,助推企業發展壯大。今年年初,環翠區印發了《信用「進企業」工作推進方案》,牽頭部門區工信局先後開展了10多場信用「進企業」基層宣講活動;建立了環翠區信用「進企業」微信工作群,定期調度各鎮街信用「進企業」工作推進情況,並實時跟蹤督導;建立了職工信用評價流程圖,鼓勵企業通過各種形式對信用工作進行推廣。
  • 威海市168家餐飲單位獲得「明廚亮灶」示範店稱號
    2020年威海市「明廚亮灶」示範店名單環翠區(28家):1. 威海衛大廈有限公司(西餐廳)2. 威海米琪食品有限公司3. 環翠區景仁餡餅僑鄉店4.環翠區旋律烘焙坊5. 環翠區友回憶炸貨鋪6. 環翠區聖府祥湯包鋪7. 環翠區泉羊湯鋪餐飲經營鋪8. 環翠區艾斯淇冰淇淋店9.
  • 環翠全城愛心湧動……
    >山東雙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威海姜不老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威海怡和專用設備製造有限公司、威海市宇王集團有限公司分別捐款10萬元;威海12349物流配送中心捐贈蔬菜、副食品物資500箱價值10萬元;山東崑嵛電視廣告有限公司捐款6萬元;
  • 東鄉區「三社聯動」助推社區治理創新
    為進一步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治理體制,為居民打造共建共享和諧社區,東鄉區以社區為平臺、社會組織(共建單位)為資源,社會工作者(志願者)為支撐,形成三者互聯互補互動的「三社聯動」社區治理模式。
  • 威海市美術家協會水彩畫藝術委員會成立暨威海首屆水彩粉畫展
    展覽地點:威海市博物館1號展廳(環翠區即墨路2A威海市文化中心3樓)展覽時間:2020年7月18日-8月2日主辦單位:威海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威海市文化和旅遊局承辦單位:威海市美術家協會、威海市博物館、威海畫院贊助單位:威海金馬筆業有限公司(藝之光水彩)、河北省保定市華融紙廠(寶虹水彩) 威海仁源漁具有限公司(LYKAN奈肯)為了慶祝威海市美術家協會水彩畫藝術委員會的成立,展現威海市水彩畫藝術創作水平,推動威海水彩藝術事業的發展,「威海市美術家協會水彩畫藝術委員會成立暨威海首屆水彩
  • 顯山、露水、透海……傾心傾力做精品,只為相約威海環翠見!
    發展精品旅遊,建設精緻城市。近年來,環翠區圍繞「一條主線、十大板塊」總思路,依託「山、海、島、林、泉」資源優勢,規劃打造「一核引領、兩翼驅動、全域提升」的精品旅遊新格局,實現了「城區、景區、園區」三區共融發展。
  • 今天,這重磅會議透露:佛山中心城區將打造新城市客廳和城市地標
    今後五年禪城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定位:實施精品戰略,強化中心城區、科創金融、文教醫衛、宜居環境功能,加快城市更新,全力創建廣東省營造智慧化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綜合試點,彰顯「嶺南文脈」現代魅力,打造「小而美小而精」的精品城區、精品產業
  • 新媒體產品如何做新做活?武義縣融媒體中心赴東陽日報社取經
    新媒體產品如何做新做活?策採編發流程如何再造?4月29日,武義縣融媒體中心考察學習組一行6人,赴東陽日報社考察學習。東陽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東陽日報社總編輯趙志強對考察組一行的到來表示歡迎。現場參觀結束後,武義縣融媒體中心考察學習組一行與東陽日報社進行了深入細緻的座談交流,詳細了解學習了新聞宣傳策採編發等業務工作、媒體融合發展及新媒體產品研發製作運營等方面的先進經驗。東陽日報社是全省縣市區域報的標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