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有云「當有一摯友,話不多卻句句知心,當有一損友,話不少卻能抒散鬱氣。」
交友講究的,就是要交將心比心、肝膽相照的朋友,因為在遭遇危難窘迫之際,他們可以為自己拔刀相助,排憂解惑,與其說他們是自己的朋友知己,倒不如說他們是自己命裡來渡自己於水火的貴人。
而那些逢場作戲,只懂在歡場上作樂的酒肉朋友,結交得再多,對自己而言也是落不到半點好處,甚至還有可能在自己窘迫之時落井下石,露出自己「小人」嘴臉,這也是非常普遍的事情。
貴人不少,小人也很多,要想遇貴人,避小人,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學會區別二者的差異,那麼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該如何區別「貴人」「小人」的存在呢?
昔日佛門高僧星雲法師在講解佛門經典《孛經》時,就曾表示:「誰是命中的貴人,誰是命中的小人,銘記這兩點,就絕對錯不了。」
01「如花」、「如秤」的人,是小人,不可深交
《佛說孛經》中有講到:「有友如花,有友如秤」。
對於這句話,星雲法師的理解是:「『如花如秤』之人,乃小人,不可深交,交則自損善緣功德。」
「如花」之人,當別人輝煌的時候,他就盛開得格外燦爛;在別人落魄的時候,他又像曇花一般,凋謝得異常堅決。「如秤」之人,當別人位高權重的時候,他就主動向對方傾斜;可一旦失去權貴的倚仗,他又會非常堅決的離去。
星雲法師所言,其實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有不少這種現象。
每當自己混得風生水起之時,身邊就總會出現那麼幾個趨炎附勢之人,阿諛奉承,熱衷吹捧;可當自己往日輝煌不再,日落西山,在最需要援助的時候,偏偏也是這些人最先離自己遠去,對自己避之不及。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兩極反轉呢?其實這一切,都是由人性的趨利性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