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列出我在微頭條裡列出的中國圍棋的十大節點。
1,1965年陳祖德讓先戰勝杉內雅男,2,1967年陳祖德分先戰勝巖田達明,3,1973年沈果孫戰勝坂田榮男多冠王,4,1974年聶衛平戰勝宮本直毅九段,5,1976年聶衛平戰勝藤澤秀行天元,6,1976年聶衛平戰勝石田芳夫本因坊,7,1985年聶衛平戰勝小林光一,8,1985年聶衛平戰勝加藤正夫,9,1987年聶衛平戰勝武宮正樹,10,1987年聶衛平戰勝大竹英雄。
一步一個腳印,中國圍棋才真正追上了日本圍棋。
當然,這個時間節點僅僅只是從1965年至1987年二十餘年的時間裡截取的,1995年馬曉春獲得兩項世界冠軍,以後更是湧現出來常昊,古力,孔傑,陳耀燁,唐韋星,柯潔等高手。
1963中國日本圍棋友誼賽 陳祖德(受先)首勝杉內雅男(九段)272手,黑勝1/2子,1963年9月27日弈於北京北海。
實戰圖一:陳祖德執黑,杉內雅男執白, 白40虛罩,這是1949年前田陳爾執白和吳清源之戰的翻版。
參考圖一:這是黑棋滿意的圖。
參考圖二:這是黑棋的另一個預想圖。
實戰圖二:出乎杉內九段意料之外的是他遭遇了陳九段靠的強手,感覺日本人對陳祖德的評價是非常中肯的,愛搏殺與戰鬥,力量非常大。
被動局面下杉內九段開始對局後的第一次長考,黑10走A位才顯得輕靈,黑20曲,遲緩,應該在B位飛。
參考圖三:1949年前田陳爾(白)和吳清源的實戰,白32罩,吳清源有序盤中刀的感覺,注意左上的那顆白子可以起到引徵的作用。
參考圖四:吳清源中刀,七子被吃,僅僅因為這是執黑不貼目的棋,才繼續堅持。不過事後吳清源感慨說自己是奔著升九段去的,所以執黑的棋無論如何不能輸呀。
前田陳爾(日本)
1967年中日圍棋友誼賽,陳祖德(黑)分先對陣巖田達明(白),296 手,1965年10月25日弈於上海。
實戰圖四:白棋的28,30走得虛無縹緲的,但稍覺得勉強。陳祖德有直線衝擊的思維,所以他決定立即發動。
實戰圖四:黑棋奮力將白棋分做兩塊,力爭將局面主導權握在手中。
實戰圖五:白棋一副且戰且退的思路,但黑棋不允許它撤退,黑18打,問白棋的應手,
實戰圖六:黑棋用戰鬥的姿態以及中國棋手特有的力戰,成功取得了局面主導權。
縱觀本局,黑棋在布局階段放棄右上角的下法之得失,雖然難以人出定論,但是,作為攻擊型棋手能夠及時抓住局面的主動權,並使對方出現兩塊難以處理的弱棋,無疑是個不小的成功。也可以說這是黑棋獲勝的關鍵所在。
陳祖德九段
本局不僅僅是陳祖德贏了巖田九段那樣簡單,這是我國棋手在分先情況下第一次戰勝日本九段棋手,具有裡程碑式的紀念價值。
新中國的年輕棋手經過不懈的努力,終於跨上了一個新臺階。21歲的陳祖德功不可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