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笠識別日本女特務有絕招,只看三個隱私部位,從未失手!
文/煮史論道君
保安保安,取這個名字大概是有著保得一方平安的意思在裡面吧,可頗具諷刺意味的是,就是從這個力保平安的小鎮裡走出來了一個在中國近代史上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人物。而在許多人的眼裡,他就像是一個混世魔王,在那個時代,他是最「黑」的,總是刻意地隱藏著自己,但同時也是最「白」的。低調的山水養育了低調的人,這個人總是有意地去隱姓埋名,沿著一條鋪著石板路的小街走進去不遠處,就是戴笠在浙江江山的老家。曾經,這裡作為一個顯赫的大公館給此地帶來了如許多的權勢、榮耀和莫大的壓力。而當一切的歷史的浮華終因時間的堆積而沉澱下來,這裡終於還原為一個平凡的小鎮。
戴家的長子春風就生於這個小鎮,他原號芳洲,14歲進入高小,取的學名是徵蘭。這些名字都很美,就好像屈原總是自比芳草美人一樣,總是能令人聯想到美好的東西。而當他進入黃埔六期的時候卻改了名字。那麼,就讓我們用他的新名字來稱呼他為戴笠吧。戴笠,無非就是戴著鬥笠的意思,但是這個看起來莫名其妙的名字卻有著其深意,因為據戴笠自己說,有首詩叫做:「君乘車,我戴笠,他日相逢下車揖。君擔簦,我跨馬,他日相逢為君下。」據了解,他的字是雨農,可見這個名與字號都是具有象徵意義的,也許戴笠的意思就是「一個僕人」或是「農夫」。
一切的轉變來自他在上海與蔣介石的相遇,一個是上海遊手好閒的「小癟三」,一個已是聲名赫赫的「革命」領袖。但重要的是,即使只是跑腿,戴笠也憑自己的踏實努力獲得了蔣介石的信任。他英俊瘦長,輪廓分明的臉上有著一對咄咄逼人的眼睛,目光尖銳,再配上一張堅毅的嘴,便構成了這樣一個特別的人物。他的目光裡似乎總是帶著幾分審視。這樣犀利的目光下,人們很容易感覺被剝光了衣服放在他面前,而自身什麼秘密都沒有了。事實上,戴笠確實時刻在觀察著,因為他的職業要求他把日常生活中所見的人和事像記日記一樣保存下來,這些東西就是他日後最大的資本。
戴笠並非全無政治頭腦,但大多數時候他是跟著蔣介石的思想運轉。蔣要反共,他就想方設法地反共;蔣要和談,他就把要在重慶「殺毛立功」的特務繳槍拘禁。唯獨對於抗日,戴笠的政治思想非常明確。淞滬抗戰之前,國民黨大員們在南京開會,休會的時候議論紛紛,戴笠很堅定地對其他人說,這次我們一定要打了。國民黨元老吳稚暉問他,武器、經濟都差得那麼遠,拿什麼打呢?戴笠說:「哀兵必勝,豬吃飽了等人家過年,是等不來獨立平等的。」這句話給其他國民黨人震動很大,後來成了軍統對於抗日的經典見解。
抗戰期間,戴笠領導軍統,抗擊日軍,暗殺漢奸,獲取情報,為抗戰勝利做出了一定的貢獻。這是他黑暗一生中的幾點火花。軍統局雖然使用的方法比較低級,但是卻能十分準確的辨別日軍女特務,尤其是戴笠想的幾種方法,更是讓日本女特務無所遁形。這種方法,即使過去了60多年仍然有效,便是看日本女人的腳,眾所周知中國當時女人裹腳,日本女人不裹腳,腳趾就不會變形,這是其一。其二,日本人非常喜歡穿木屐,時間一場久,腳拇指與第二根腳趾頭就會形成一個「外八字」。一名合格的女特務,比如經過一系列嚴格的訓練,而對槍械的使用又是重中之重,經常摸槍的人,手上的繭都是十分厚的,在當時,只要符合以上三點要求的,必定是特務無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