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空如海,流雲如鯨。
各位晚上好。今天要給大家推薦的是《猩球崛起2—黎明之戰》,也許你們會問小編,為什麼不把第一部與第三部拿出來呢?是不是想偷懶啊?其實不是,在我看完整部系列且經過慎重考慮之後,私以為第二部最為精彩。看過的朋友們應該知道,在第二部影片中,猩猩帝國的形成已經初見雛形,並且整場電影中權利的鬥爭、激戰的鏡頭、驚心動魄的橋段貫穿始終。相比第一部與第三部,第一部影片缺乏血腥與激情,鬥智與鬥勇;第三部影片作為《人猿星球》的前傳,擔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因此本來很重要的一部具有銜接性的影片,被導演玩翻了,如果仔細評比與觀看,會發現凱撒被削弱,人類軍隊的指揮嚴重脫離實際戰況等等在此不再一 一列出。因此該影片第二部相對來說最值得拿出來講講了。
猿太祖十年,人類遣使者馬爾科姆一行謁太祖乞修電站以復舊業,太祖顧念舊情慾與,大將軍科巴夙與人不睦,進言曰:「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況人多狡獪之徒恐其有詐。」欲乞兵討之。太祖不允,曰:「為我大猿萬世基業計,不可輕起戰端,授人以柄。」皇后有疾,巫醫不得法,幸得人類醫治得以痊癒。太祖遂允人之所求。人感太祖胸懷獻漫畫書於大學士毛裡斯以助猿族教育,太祖愈親之。
大將軍數進言乞兵討人,為上駁斥,恐不見信,欲取而代之。時太子與上有隙,與大將軍交好,大將軍遂間曰:「上為人所惑,不知大難將至耳。」太子深以為然,愈遠上。
後電站復行,上大宴人使於朝。大將軍從人類處盜得軍火,從旁暗傷太祖,嫁禍於人。太子於亂中以為山陵已崩,度己年幼不能服眾,遂奉大將軍欲報父仇。大將軍是以總攬朝政,率軍討伐人類。兩軍戰於舊金山,猿軍強悍,人莫能敵也,多兵敗見俘。大將軍以為得計,囚大學士等一眾老臣,欲於市政廳僭越稱帝。
太子目見人猿交兵,死傷慘重,生靈塗炭,心有不忍。恰逢人使馬爾科姆冒死告之上實未崩,正養病於潛邸,遂往見之。上以實情告太子,始知見叛。
太祖遂復起,釋舊部,放戰俘,率部與叛軍戰於塔樓。上親與大將軍搏,苦戰數回合,大將軍不敵,乞降,謂之:「上曾有諭,猿類不可相殘。」上哂之:「汝不配為猿。」遂誅之。叛亂始平。後世謂之「科巴之亂」。
時人使馬爾科姆不顧危難,相助太祖平亂,太祖譽曰:「馬爾科姆,好人也。人猿原應以信相待。」馬又得知人類援軍將至,遂稟報太祖,勸其暫避鋒芒。然太祖曰:「今戰端已開,嫌隙已生,我猿已無退路,唯有一戰。」馬不復言。
上遂整軍,將欲與人一戰。史稱「第一次舊金山之戰」。
<以上內容轉載於,如何評價電影《猩球崛起:黎明之戰》(Dawn of the Planet of the Apes)? - 妙蛙種子的回答 - 知乎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5035322/answer/29952790,已獲作者授權。>
其實,所有的影片都在傳達著善與惡的價值觀,所有的科幻動作電影都逃不過血腥與暴力的主題,除此之外好的電影不僅僅是因為它獲得了觀眾的一致好評,還有它所折射出的對現實社會的真實刻畫與批判。而《猩球崛起》正是如此。
人類為了研發治療老年痴呆的特效藥,於是不惜以動物的生命作為成本來研發新的成果,以便獲得社會的認可、獲得至高的榮譽、以及滿足科研人員對自然的好奇心。「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萬物皆是自然的產物,何必要相互殘害與折磨。最終意外發生,猩猩偶然間獲得智力的同時,猩流感也爆發了。人類的家園遭受滅頂之災,局面一發不可控制。
凱撒作為猩猩的頭領,心懷仁慈,屢次想要避免與人類之間的戰爭。「躲什麼來什麼」,科巴曾經被人類當做試驗品,遭受的痛苦與虐待也不是一星半點,於是對人類一直懷著仇恨,可是向凱撒訴說苦情也不被理解,畢竟凱撒考慮的是全族的未來。科巴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開始一意孤行並策劃謀權篡位,可惜功虧一簣。
影視同時也在告誡現在的科研人員,不要以犧牲自然為代價來換取所謂的正果。以色列作家尤瓦爾·赫拉利在其《人類簡史》一書中寫到「人類現如今的科研開發,不過是蒙著一張偽善的面具,下面竟是些見不得光的殘忍實驗」。不可否認的是,人類自從邁進科技革命時代之後,內(野)心愈發膨脹,仿佛以為自己拿到了刻畫自然的手術刀,可以肆意修改與塗抹,高喊著為人類謀幸福的口號,殊不知這種自欺欺人的手段,高明的大自然早已看穿一切。這才有影片中的人類的悲慘下場——人類回歸原始社會,同時還要與曾經的試驗品——猩猩爭奪自然資源,諷刺意味不能更多。
影視的後段,儘管凱撒想和人類和好如初,但是科巴挑起的爭端已經無法收場,族類的使命也要求其必須向人類開戰,
「戰爭已經開始。
這是我們猿類挑起的。
這場戰爭不可避免。
你走吧,我的朋友。」
該影片由馬克·鮑姆貝克導演,影片的特效製作與劇情編排從整體來看還是非常不錯的,尤其是猩猩身上的毛髮、眼睛的轉動、臉上的微表情等等,演繹之細膩、畫面之飽滿、色彩之疊襯都刻畫的活靈活現。影片的內容也更得我們好好反省與深思,畢竟我們的家園只有一個——地球。儘管科技不斷進步,有朝一日我們或許真的可以移民,但這不是我們肆意破壞自然的理由,因為人類與自然萬物一樣,生而平等。
同時,影片中的猩猩群體生活,也客觀反映了人類初始的社會生活,即封建社會,猩猩群體的制度也與封建體制極為相似。由凱撒主導的社會化的猩猩群體,自己身邊有護衛,有謀臣,身有家(皇)室。其他猩猩則是擁護他的普通公民或馳騁疆場的戰士。而且凱撒也多次宣稱所有猩猩平等自由。但當凱撒遇到棘事時,他會派出自己兒子或者親信。這些細節的體現非常重要。凱撒雖然出身於人類的現代化社會,但是其猩猩本性還有所保留,而這兩者的結合基本就構成了典型的封建制社會。
電影的最後,太陽慢慢升起,凱撒看著朝霞灑向猿類族群,而人類慢慢退後,然後一點點消失在朝陽造成的陰影裡。那一刻,大概就是猩球黎明。只不過,這個渺小的物種也不過是自然的黎民而已,真正的黎明又會在何方呢?
我們都是陰溝裡的蟲子,但總還是得有人仰望天空!——《三體》劉慈欣。
那是我們的家園,我們的一切。你所愛的每一個人,你認識的每一個人,你聽說過的每一個人,曾經有過的每一個人,都在它上面度過他們的一生。我們的歡樂與痛苦聚集在一起,數以千計的自以為是的宗教、意識形態和經濟學說,所有的獵人與強盜、英雄與懦夫、文明的締造者與毀滅者、國王與農夫、年輕的情侶、母親與父親、滿懷希望的孩子、發明家和探險家、德高望重的教師、腐敗的政客、超級明星、最高領袖、人類歷史上的每一個聖人與罪犯,都住在這裡——一粒懸浮在陽光中的微塵。
——卡爾·薩根
(圖中小點即為地球,所以請珍惜這一灰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