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缺失不僅不美觀不方便,還影響消化系統,牙槽骨吸收速度也會加快。而且缺牙時間越長,修復效果就越差,因此不少人會選擇儘早補上缺牙空隙。牙齒的修複方式有好幾種,他們有什麼區別,缺了牙又該怎麼選擇呢?
傳統鑲牙的種類
鑲牙一般包括活動義齒和固定義齒兩種,即我們常說的活動假牙和烤瓷牙,這兩種修複方式各有優缺點。
活動假牙:方便但效果不佳
傳統的活動假牙由於價格低廉、操作便捷,過去有很多老人都會選擇這種鑲牙方式。但是使用一段時間後,各種問題就層出不窮。
例如,佩戴假牙時會有強烈的異物感,舒適度較低,還會導致牙痛或黏膜疼痛。同時,由於固位效果較差,活動假牙很容易翹動,甚至說話開口幅度過大時假牙可能會「脫口而出」,極為尷尬。
固定假牙:舒適但要切割健康牙
固定假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烤瓷牙,它是通過將缺牙牙位相鄰兩側的天然牙磨損掉一部分,用以借力,支撐並固定住假牙。
這種鑲牙方式的優點是體積小、不會產生異物感,總體感覺較為舒適,美學效果也比活動假牙要好。但該方式對牙齒造成的傷害也是永久性的,因為被磨損的牙齒不會再生,相比其他健康天然牙更容易老化、鬆動,且容易感染細菌。
種植牙:美觀實用但價格昂貴
種植牙是在缺失牙的頜骨內通過手術的方式植入種植體,套上基臺,最後戴上牙冠。通常採用的植體材料是和人體生物相容性較高的鈦金屬,不論從咀嚼功能、穩固性、或美觀效果上來說,種植牙都更接近於天然牙齒,被稱為「人類的第三幅牙齒」。
當然,種植牙的價格也讓不少患者望而卻步:種植牙憑什麼這麼貴?其實很多人只看到了價格,卻忽略了它的科技附加值。
一臺成功的種植牙手術,需要一個醫術精湛的醫生和精準無誤的設備,前期投入不在少數。而一顆種植牙,種植成功後可以使用的時間是幾十年甚至終身。因此,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種植牙是最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