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中國,書寫著人類歷史上「最成功的脫貧故事」!歷經40多年的奮鬥,中國有8億多人實現脫貧。紀錄片《2020 我們的脫貧故事》用鏡頭記錄下貧困戶們的故事,展現各地脫貧計劃的實施過程,尤其是基層扶貧人員、貧困戶等行動者的共同努力,讓觀眾在紀實影像中感受脫貧扶貧過程中最真實、最動人心弦的力量。
聚焦小人物的奮鬥歷程
講述中國人的脫貧故事
紀錄片第六集,攝製組來到了湖北鹹豐縣茶林堡村。在這裡,有一個唐吉訶德式的屢戰屢敗的人物,楊直東。曾經,他外出打工,開麵粉廠、學獸醫,大大小小七八回創業經歷都失敗了。在精準扶貧的浪潮中,他又開始了新的嘗試,以貧困戶合作社的形式,流轉村裡300畝土地種植茶園。但麻煩事兒一件接一件,海椒育苗不成功、白茶染上了炭蛆病、洗車房被房東收回,想開蛋糕店又缺錢,可謂困難重重。
接連打擊下,楊直東並沒有灰心,而是積極面對。他的這種特質讓我們看到了新留守青年在脫貧過程中的主動性、積極性。後來,政府的幫扶及時抵達,土地流轉的資金補貼,農技人員的診斷建議,給楊直東帶來真實的希望。2019年初春,楊直東終於收穫了他的第一次新茶。茶林堡村的茶廠也開張了,村民們第一次在家門口賣出新茶。
記錄基層扶貧真實動態
展現中國扶貧方案
茶林堡村的貧困戶,並非都是「楊直東」。五保戶張新華屬於扶貧「政策兜底」的類型,村裡幫他建了新房,但不到三個月又變得髒亂差。村支書王章紅為了督促張新華,叮囑他每周打掃乾淨有50塊獎勵。脫貧更脫志,村支書王章紅要長期做張新華的思想工作,還要不時關心楊直東的種植園進展,展現出一個真性情、真誠解決難題的扶貧村支書形象。在貧困這個人類難題下,中國的基層扶貧從輸血式到造血式轉變,多方力量參與其中,政府的政策資金扶持、基層人員的日常幫扶,所有行動者的努力,都是為了實現脫貧。
村民楊直東的脫貧故事,也折射出該村乃至全國的脫貧歷程。在紀錄片攝製組拍攝的三年間,楊直東和他身邊的村民們,正是中國脫貧歷程中無數奮鬥努力的小人物的縮影。片中楊直東在艱難低谷時仍信心百倍奮鬥,我們置身其中,不由地為楊直東的品質而感動。村支書與農技人員等基層扶貧幹部的付出,讓我們想到全國無數奔波在扶貧路上的行動者,也看到政府在脫貧攻堅戰中的決心與行動!
2020年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那些令人感到溫暖的脫貧故事仍在進行中。貧困戶們有著怎樣的故事?基層扶貧方案如何落實?請繼續關注紀錄片《2020我們的脫貧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