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元月2號,距離2020年高考只有158天。在向終點衝刺的路上,有的學生一路過關斬將,一往無前;有的中途懈怠,裹足不前。特別是對於復讀生,因為再戰高考,背負著太多的希冀,太大的壓力,有的學生走著走著就累了,對復讀生活心灰意冷,對前途深感迷茫。
近日,有考生問:我是高考復讀生,逃課一個月了,現在感到很迷茫,我該怎麼辦?
復讀有風險,選擇須謹慎。這是經驗之談,每年高考成績一出來,總有些學生一看分數不理想,想都不想,毫不猶豫地選擇復讀,自以為復讀一年肯定會比今年考得好,事實並非如此。不少學生復讀一年成績不升反降,甚至還有個別學生復讀到中途就打了退堂鼓,這樣的學生其實內心很痛苦,卻又走不出心靈的羈絆,不知何去何從?
作為復讀生,逃課一個月,說實在的真的不應該,別人都在拼命學習,你卻逃課,是學不進去還是實在學不會?或者其他別的原因。
其實,復讀生逃課,無怪乎幾點原因:
第一:對自己的期望值過高。本以為復讀了一定能取得好成績。結果經過幾次模擬考試,成績一次不如一次,於是對自己失望之極,自暴自棄。
第二:缺少持之以恆的精神。不少復讀生剛開始複習,鬥志昂揚,如打了雞血,學習特別地投入,特別地認真,可是三分鐘熱度,過一段時間就堅持不下去了,甚至發展成逃課。
那麼,出現這種情況該怎麼辦呢?
首先:調整好心態,重新回到學校。不管結果如何,盡力而為就好。不要因為自己目前成績不如意,感覺考好大學無望而自暴自棄。現在,考好大學難,但是考一般大學不算難。最次也得考個大專,然後專升本。
其實,你現在的問題不是學不會,而是太焦慮,缺乏堅持。我有個學生,初中考高中沒考上,復讀一年上了重點高中。重點高中三年,他的成績一直不好,特別是英語,每次只能考二三十分,可是他有恆心,有毅力,不放棄。每天晚上堅持學習到十一點。就這樣,高中畢業復讀一年後,考了個本科。
學生之間最大的差異,不是成績的差異,而是心態的差異,學習態度的差異。態度好了,成績的差距自然就減少了。
其次:制定一個學習計劃,然後嚴格按照計劃實行。最初的計劃不要太長,可以具體到一天的每一點,或者每周的每一天。計劃的內容不要太滿,給自己留點餘地,保證自己能夠完成,這樣能夠增強信心。然後一點一滴的進步。
第三:多和同學、老師交流,儘快融入集體之中。逃課的學生一般心理都比較孤僻,內心也比較自卑,不大喜歡和同學交往。這樣不利於你靜下心來在學校讀書。因此,自己要給自己創造機會,創設氛圍。只有感受到班集體的溫暖,老師的關愛,同學的情誼,也才能安心呆在學校讀書。
最後強調一點:請記住不要放棄。現在放棄了,你的人生會更加迷茫!不放棄,就有柳暗花明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