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熱搜榜單的前幾位已經許久未出現娛樂新聞了。
然而這兩天卻被肖戰霸佔了。
事情的起因是肖戰粉絲舉報了曾經獲得雨果獎的ao3網站並且成功了。
這件事徹底觸犯了網站上歐美、日韓、動漫、同人文、耽美等多個圈子作者的利益,最終導致了肖戰被全網抵制。
那這件事情是偶然嗎?
其實不然,肖戰被粉絲坑是早晚的事。
因為畸形的飯圈文化一直就是個定時炸彈,即便不是這次的肖戰也會有別的流量明星遭殃。
那我們就肖戰事件來深入了解一下飯圈文化。
在飯圈一直流行這樣一條鄙視鏈,唯粉>CP粉>雙擔>團粉>路人粉。
從這個鄙視鏈中就可以看出當前飯圈劃分之細,在這樣細化的粉絲群體中,必然會涉及不同的利益,那粉絲戰爭是不可避免的。
而這其中唯粉和cp粉作為鄙視鏈的頂端角色,一直以來都互相看不慣。
這次肖戰粉絲事件也是來源於此。
2月24日,一部名為《下墜》的肖戰與王一博的同人作品在微博上進行了最新一章的連載。
在文中肖戰的設定是有性別認知障礙的髮廊妹。
因為文章文筆細膩,角度新穎,很快就在博君一笑CP粉圈內廣泛傳播,還有很多畫手為其進行了配圖。
由於文中以及配圖中都對肖戰進行了女性化的處理,引來了肖戰唯粉的不滿。
科普一下這種將愛豆女性化的粉絲在飯圈叫「泥塑粉」。
一時間肖戰唯粉與CP粉吵得不可開交。
這種引發大規模罵戰的行動中,必然會出現一兩位飯圈「意見領袖」來帶節奏。
飯圈「意見領袖」是怎麼來的呢?
當前的飯圈已經不僅僅局限於過去的看看演唱會、追追影視劇了。
包場偶像的電影、買周邊、打榜、接機、追行程都是必備。
如果你白嫖(不為偶像花錢)那一定會被鄙視的。
為了證明偶像的帶貨能力,商業價值,
偶像出雜誌了,分分鐘把伺服器擠癱瘓;
偶像出歌了,能買多少買多少,一定要把哥哥送上鑽石唱片榜;
偶像出演影視劇了,全網安利。
我一定要為我家哥哥花錢。
之前範丞丞在微博上發布了一個付費照片,結果有8萬粉絲願意買單
粉絲本無高低之分,同樣是帶著愛意而來,誰又比誰高貴。
只是在粉絲經濟的催生下,讓這些粉絲產生了階層劃分。
追行程,做前線,產出視頻與照片,給偶像帶來紅利的同時也給自己帶來了粉絲基數。
久而久之,這些人就成為了飯圈意見領袖。
他們的號召力有時候甚至高於偶像本人,只要發聲,絕對能做到指哪打哪,一呼百應。
肖戰粉絲事件從飯圈內部戰爭變質為全民事件就發生在這一階段。
2月26日,肖戰兩位擁有十幾萬粉絲的大粉首先對《下墜》及其作者進行了強烈的抨擊。
其中一位大粉表明自己的立場不僅僅是在為自己發聲,更是在為廣大被寫同人文的藝人發聲。
在飯圈意見領袖的輿論引導下,自然吸引眾多唯粉對《下墜》以及同人文的批判。
得到大家的擁護之後,這位大粉開始有規模、有組織的引導「散粉」進行舉報。
舉報辦法,舉報流程安排的明明白白的。
在這樣有秩序的組織下,成果顯著,各位「散粉」紛紛曬出了自己的戰績。
以上這些實質上都是飯圈常用操作,洗廣場,刷超話,其他博主的評論中刷隊形。
他們尋求高度統一的群體性活動,在這裡不允許不同觀點的存在。
一切行為都要聽從大粉的指揮,完全喪失了自我判斷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這次肖戰粉絲將矛頭對準的是AO3網站,下一次指不定會對準哪裡呢?
看一下肖戰粉絲過往的戰績
之前都相安無事,為何這次會全面翻車呢?
這是因為他們這此舉報的不是《下墜》這篇文,而是AO3這個平臺。
不是向微博舉報,而是向掃h打黑辦舉報。
他們的行為已經不僅僅是某個圈子之間的戰爭。
AO3是個什麼樣的平臺呢?
它是一個非盈利性質的同人文學網站,是一個自由、鼓勵同人文創作的平臺。
就在去年,這個平臺還獲得了雨果獎。
能被國際大獎認可,必然有它存在的道理。
絕對不是簡簡單單的被肖戰粉定性的h文網。
肖戰粉絲的行為一方面侵犯了AO3網站上其他寫手的權利。
另一方面在疫情期間,佔用國家公共資源,利用公權力,達到自己的目的。
這也是肖戰後來被全網抵制的根本原因。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肖戰從《陳情令》大火到如今的被全網抵制只用了大半年的時間,粉絲行為最後只能是偶像買單。
在這個偶像的一切都是粉絲拿錢砸出來的時代中,被畸形飯圈文化洗腦的粉絲們也就越來越不拿自己當外人,開始拼命幹涉偶像的事業。
這個角色不符合偶像的設定,不可以接。
此前佟麗婭出演《三十而已》,因為人設不討喜和番位問題被粉絲集體抵制,最後事情以佟麗婭辭演而告終。
抵制公司抵制經紀人更是常有的事情。
最典型的事件大概就是楊冪粉絲抵制嘉行天下吧。
(說到底嘉行難道不是楊冪自己的公司嗎?)
以及最近頻繁出現的番位之爭。
這樣時不時就出現的粉絲罵戰,敗壞路人緣,影響圈內口碑,最後會反噬給誰?
還不是偶像本人。
就肖戰事件,有人提出肖戰本人也有責任,作為偶像,有義務引導粉絲走向積極正面的道路。
扒一姐不否認偶像對於粉絲的引導作用,但關鍵在於畸形的飯圈文化,已經讓某些粉絲連偶像的話也不聽了。
今年年初,相聲演員張雲雷發表了致毒唯粉的微博。
他在微博中,嚴厲譴責了毒唯粉絲肆意攻擊誹謗自己身邊的人,他也警告了這些粉絲,如果再侮辱那些幫助過他的人,他只能選擇拉黑。
這篇致毒唯粉的博文發出之後,粉絲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了嗎?
並沒有
有跡可循的被張雲雷拉黑的一位粉絲,目前仍然擁有6萬粉絲。
微博上對於張雲雷搭檔以及師父謾罵的微博依然沒有刪除。 甚至對於被張雲雷拉黑這件事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一位網友在事件發生後,是這樣總結的
「哥哥一定是被綁架了」
這些毒唯粉絲似乎陷入了某種自我感動中,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偶像,即便是偶像不能理解的行為,為了哥哥好,我也一定要做。
(扒一姐看來,這些毒唯粉差不多可以等同於披皮黑了,除了給偶像招黑啥也幹不了。)
在畸形飯圈文化的洗腦下,每個人都變成了這個圈子中的工具人,最終被利用而不自知。
良性的圈子文化一定是求同存異的,允許不同聲音的存在,每個人都要有自己思考問題的角度。
飯圈同樣應該如此,追星的本質是要輸出愛意,而不是尋求組織的認可。
在複雜的網絡環境中,每位粉絲都應該做到三思而後行。
有時候你以為的愛,說不定就是害呢,多思考總是沒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