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生存危機!地球「終結日」或提前,我們還能存活多久?
恐龍滅絕的原因至今眾說紛紜,流傳最廣的便是小行星撞擊地球的說法。這次危機不僅使曾經的地球霸主恐龍消失無蹤,也在陸地上揚起遮天蔽日的塵埃,太陽輻射大幅度減少,使地球進入了漫長的冰河時代,引發了生物大滅絕。
宇宙中的危機
《列子》中也講過一個杞人憂天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耳熟能詳,人們或許會嘲笑杞人擔心天塌地陷這些根本沒必要的事情,然而從另一個角度考慮,居安思危的思想對我們如今也有重要的借鑑意義,長遠看來,天塌地陷的擔心也並非空穴來風。
其實從地球誕生之日,危機從來都沒有停止過。幾千萬年前,單是超新星爆發就兩次毀滅臭氧層,導致地球上的生物幾乎全部銷聲匿跡,就算在現在,人類也依然在承受著火山地震的困擾。決定我們生存與否的,除了這些宇宙中的不可控因素,更來自於我們賴以生存的太陽。太陽燃燒產生的氦會被高溫點燃,內核爆炸,無數恆星飛散出太陽系。雖然那一天離我們還很遠,但誰又能保證這一天到來的時候,人類能像《流浪地球》中那樣,躲在木星後面全身而退呢?
往近了說,擺在人們眼前最大的問題還有全球變暖。整個地球的生態系統是十分複雜的,陽光,空氣,水,生物群落,缺一不可,而全球變暖就像這座生態大廈的地基,地基鬆動,大廈便轟然倒塌。自從人類進入了工業時代,氣溫便升高接近2攝氏度,這意味著,暖流侵入南極,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全球三分之一的土地將沉入海底。
人與自然的鬥爭
有人也許會問,那剩下三分之二的土地呢?其實,今年年初,澳大利亞發生令人觸目驚心的山火,不只是澳洲,西伯利亞,加州,也相繼爆發了季節性大火。科學家研究發現,近百年來,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呈直線上升趨勢,乾旱與雷暴天氣急劇增多,而隨著人口的不斷增長,海洋生物和淡水資源短缺,很可能會將地區衝突進一步激化,到那時,疾病,戰爭,災害,人類在自然面前將脆弱得不堪一擊。
但是,面對危機,我們並不是無能為力的,在千百年來人與自然的鬥爭中,從古時候疏通河道的大禹,到如今的沙漠綠洲,人類從未放棄。《流浪地球》最後說:「人類的勇氣和堅毅,永刻於星空之下」,也永刻於地球上的每一寸土地,每一片樹葉中。只要尊重自然,相信人類一定能度過一次次危機,保護我們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