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秀才送燈記1

2020-12-15 大千世界的熙熙攘攘

大宋年間,古劍南梓州東北深山的茂林修竹裡藏著一座千年古廟,鄉下人叫蠶神娘娘廟。這蠶神娘娘廟雖小,卻一向香火鼎盛,因為它是周邊鄉民心靈的慰藉。所以方圓百裡都有人前來上香許願祭拜。窮秀才的家就挨臨蠶神娘娘廟。

窮秀才姓文,家裡窮。小時候,好學的他白天在竹林畫竹,晚上就去廟裡借光讀書。竹林裡習習清風令他神思飄逸,夜晚廟裡的清油銅燈豆黃的燈光,則滿滿給他希望。守廟的老伯看著這個勤奮的孩子,不禁頷首點頭,說:「文娃啊,這可是六百年的長明燈給你光亮哦!」

年復一年,這勤學的文娃漸漸長大。老伯又高興地對人說,蠶神娘娘給我託夢了,說廟裡的長明燈會送出一個大才子!可聽話人不信。鄉裡人也不信。

可是,十多年後,這個在蠶神娘娘的注視下,在廟堂清油燈下苦讀書的文姓孩子,終於鄉試考上秀才。他立刻被興奮的鄉親們聯保送到百裡外縣城私塾就讀。所以算來窮秀才也有好些時間沒去家鄉蠶神娘娘廟。一年苦讀,窮秀才終於要啟程京考。他覺得必須回家鄉拜別蠶神娘娘。

然而跨進廟門,眼前景象還是讓他大吃一驚,熟悉的廟堂裡大白天居然一片暗黑,娘娘塑像前供案上,油燈熄滅,祭果蒙滿灰塵。看廟的老伯坐案几旁邊正呼呼打瞌睡。

窮秀才吃驚地叫醒了老伯,問道:「老伯啊,怎麼會這樣了!?」

「也不是一天兩天這樣子了。」老伯搖頭,嘆口氣說:「我也搞不懂,從去年,香客就越來越少,門前冷落車馬稀。以前可不是這樣,你知道的,我們娘娘廟可靈了。」

「但是總有一個原因啊」秀才說。他想了想,又問:「老伯,你這些年遇到啥怪事沒有啊?」

老伯暈蒙了半天,自問:「怪事?怕沒有哦!」一會兒道:「只是三年前來了個收山貨的商人,給了十兩銀子香火錢,說是拜託蠶神娘娘保佑他三年成個大富翁。去年他又來,口說娘娘廟給了銀子不靈,居然還讓他虧了大本,債務纏身。就不由分說,拿走了供案上的清油燈,就是從小照著你讀書的這盞長明燈啊!這以後,怪事真有了,供案上其他好好點著的清油燈,總是莫名其妙的跳跳就熄滅。」久而久之,老伯也懶心無腸去再點。廟堂少了清油燈火,來上香的人就日見稀少,廟堂也日見冷清,就成今天的景象了!

他這樣一講,秀才嘆息道:「家有一盞燈,夜晚才有溫暖,廟裡有長明燈,所以香火才鼎盛。這廟,可離不得燈啊!」老伯道:「可不是,這盞長明燈原是廟的傳世古燈啊!算得上是廟裡的鎮廟之寶。上輩人說過,廟裡唯有這盞燈,已經長明六百年了,它可以臨狂風不熄,見風愈明,是神燈一盞啊!」

聽老伯這一說,窮秀才更是訝異。從小,他就熟悉這盞燈的光明。所以廟裡的燈火就是秀才心裡亮著的希望。他不禁覺得十分難過,覺得心裡一下空落落的。

秀才給蠶神娘娘雙手敬上了一炷香,但覺步履沉重。老伯瞧瞧他頹廢的神情,便發話安慰他道:「不過,我想這事也是天註定哦!」秀才忙問:「有啥說法哦?」老伯說:「其實三年前來了個雲遊道長,廟前廟後都轉了一圈,大讚這裡的風水,道廟後山形妥妥如半環龍椅背,廟又得茂林修竹掩蔽,幽深古樸。廟前左側山勢如龍綿延,雄偉峻峭,高崖壁立;再看右側山勢則似虎低臥,最妙在它山腳一座深潭,宛如明鏡,倒映著藍天白雲。這廟得天獨厚,左高右低的地形,左是青龍護衛,右得白虎駐守,深潭做了大明堂,既能藏風又能聚氣。所以成就千年古廟。不過今年這古廟居北坐地,有九宮飛星之五黃廉貞大兇星臨之,必定會經一次劫難。有一年的衰敗,也是運數了!」

秀才急問:「道長就沒有說如何化解嗎?」

老伯搖頭。嘆道:「道長他沒說。」

秀才只好上路。半途就聽路人說,這幾天山道上出沒強盜了。你得小心了。可他心裡念著那燈。一路行慢,心裡還想:「我總得為家鄉的蠶神娘娘做點什麼吧!」

一路念叨,曉行夜宿,秀才走出深山。第三天來到平陽大道上的驛鎮,抬頭就見鎮口一座金碧輝煌的大寺,叫靜安寺,想著秀才抬腿就進去了。但看這裡佛前香案可是青燈明亮,香菸扶搖。廟裡廟外,香客如織。耳邊但聽鼓磬聲動,真真另一番景象。秀才不禁又搖頭唏噓。他心裡忽一閃念:我何不在這裡為家鄉請一盞銅燈回去,興許借大寺靈光,能恢復蠶神娘娘廟的生機,也不冷了鄉親們心靈的慰藉。主意一定,上前就與老主持敘說原委,解釋道:「我一介白衣書生,也沒有多少錢捐香火,能否一兩銀子,一幅墨竹畫,我請一盞舊銅燈,去送給我家鄉的蠶神娘娘廟,好了卻心願,表達誠意。」

白髯飄飄的老主持抬眼看看秀才,雖粗布青衫,卻和顏俊秀,目光清明,再看看他雙手遞過來的這幅墨竹圖,很是驚訝,道:「你真願意拿這畫換燈?」

秀才點頭,道:「自己畫的,也請老伯指點。」老主持看看,合掌說:「可不敢說指點了。不過你對家鄉心懷赤誠,長明燈自然會照亮你的歸去未來。這也是因果了!善哉,善哉。善因終會結善果!或者將來,怕我這靜安寺也得借你的這一幅墨竹畫出名了!」

就舉手指道:「你看,案桌那一角上,不是有一盞舊銅燈嗎?!就送你了,銀子你也不要給了,畫我替你收著。若以後真高中,再來捐香火就是。再說,這盞燈本來就不是廟裡原有的,也是去年一個想發財的香客捐的,他也沒說來處啊。」

一幅墨竹圖為家鄉換了一盞燈,窮秀才別提心裡有多高興。他喜滋滋出了廟門,準備馬上返程送燈回娘娘廟。這才一下記得,還有上京赴考的大事。想,啊,自己這一來回,怕得誤考了。不由為難。再心裡道:既然為家鄉立了心願,就應誠實,不要欺心。不要後悔。主意定了,秀才即刻返程回鄉。

第二天,已經走入山路半程,爬到山路窄處,正仰面望山,就聽人一聲斷喝:「留下買路錢!」一愣,看清面前果真蹦出來兩個強盜,舉著明晃晃的彎刀,一副惡狠狠的樣子,知道躲不開!任由二賊搶奪包裹。他們埋頭翻找一陣,包裹裡面不過一兩碎銀,一盞舊銅燈,再有就是一副墨硯紙筆。

這窮秀才一邊居然還認真地囑咐強盜說:「燈得留著,銀子你們拿去。不夠的話,我可以給你們再畫幅畫兒。」

相關焦點

  • 湘西苗族民間故事:老謊妙語佳飲勝秀才
    劉昌剛、麻明進編《隨口說故事》110則,選錄反映謊江山各種善舉的故事,分為與財主大戶、與官僚才子、與惡棍騙術、與魔鬼蛇神、與惡虎野獸、與親友鄉鄰。摘編紀蹻甲弄巧成拙的故事,分為引子、求知篇、婚趣篇、被打篇、學乖篇、見識篇。字數約16萬字。
  • 民間故事:秀才窮困潦倒,夢裡父親指點:快去除掉烏龜精
    大家好,歡迎來聽故事,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第54期,如果您喜歡看,歡迎關注本帳號。清朝的時候,淮河岸邊住著一戶人家,主人叫做劉秀才,父母都去世了。以前,他靠著教書賺些銀兩餬口,這幾年,當地光景不好,遇到洪澇災害,人們便不再請他。失業後,劉秀才沒有別的手藝,家裡越來越窮,後來連吃飯都成了問題。
  • 民間故事:秀才做惡,帝君大怒,灶神幫忙,縣令出面,婦人不貞?
    秀才誤入歧途,做了許多缺德的事情,消除了自己的功名。然而,文昌帝君一句話,使他迷途知返,幹出了一番驚人的大事!#中國故事#他二十歲還是一個秀才,多次參加秋試,都接連落第,一直不中,非常不如意。有一年除夕夜裡,王秀才夢見,兩個青衣官吏把他抓去,來到了一個官衙,極其宏偉壯觀。大堂上坐著一個王者模樣的人,旁邊站著兩個朱衣官吏,手裡拿著名冊,王者逐一點名勾畫。一會兒,王者把王秀才傳喚上堂,王者憤怒地扔下一個冊子,叫王秀才自己看。
  • 民間故事:朱秀才修仙記(凡人番外篇)
    民間故事:朱秀才修仙記(凡人番外篇)多年前,白石村有個叫朱玉的秀才。此人很有才學,但生性灑脫,不重名利。他厭惡單調老舊的八股文,深得唐宋遺風,熟讀天下詩文。朱玉16歲中秀才後,連著兩次鄉試都不參加,反而學著李太白一般,喜歡四處遊歷尋仙訪道。19歲那年,他一人在寶雞地界進入了秦嶺山脈。
  • 民間故事,神賜平安燈
    民間相傳,過去的人有善走夜路者。非文即武,非勞即商。要麼就是幹一個字買賣的下夜偷東西的人。長輩們講,人走夜路的時候,神會賜給夜行者兩盞平安燈。正義善良的夜行者,神賜的兩盞平安燈是非常明亮,非常有作用的。這兩盞燈就立在夜行者的雙肩上。
  • 民間故事:為鬼作證
    歡迎大家來到沐雨離音,本文為《民間故事》第313期,秀才去城隍廟為鬼魂當證人,如果您喜歡,不妨點個關注吧!民間故事是一個有趣的領域,古人常常在閒暇之時與家人朋友聊一些身邊發生的奇聞趣事,也有人喜歡去小酒館聽說書先生講一些志怪故事,大家坐在一起聊得很開心。
  • 民間故事:狐妻鬼妾
    民間故事:狐妻鬼妾明朝正德年間,四川閬中有個叫於倫的寒門秀才。因他得罪了縣令,縣上不給他籌措到州府參加鄉試的費用,沒奈何,他只好自己騎著驢子出發。結果那蠢驢走路走偏了,等他趕到成都府的時候,這年的鄉試已經考完半個月了。於倫此時錢已花盡,想回老家也沒有辦法。
  • 民間故事:為了留住兒子,秀才散盡家財做善事,從而改變了命運
    民間裡一直流傳著兒子就是討債鬼的說法,今天也給大家講一個討債鬼的故事,旨在藉助故事,勸人為善。做善事的力量和功德是無窮大的,大到可以感天動地,改變命運。相信讀者諸君能夠明辨是非,本故事絕無宣揚迷信之意。 南宋初年,江南有個世家子弟名叫邰育人,是個秀才,娶妻林氏。夫妻二人感情很好,結婚兩年了,卻沒有懷上身孕。
  • 民間故事:異錄狐怪
    劉秀才寄書家人,有不第不回的決心。在他宅子的西南方向不遠有戶院落,看樣子廢棄了很久,沒有人居住,劉秀才曾過問附近的鄰居,都說那宅子裡面有些古怪,已經很久沒有人居住了,只知道主人是永樂年間就被朝廷誅殺的罪官,自他死以後一直都沒有人來過問過。劉秀才聽了這些話,並沒有感到害怕,只是偶爾在院中讀書時遠遠看見那宅子大門,就感覺有些壓抑。
  • 民間故事|妖道仙妻
    民間故事|妖道仙妻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多年前,柳樹村有個叫範安的窮秀才。他仕途不順,三次鄉試都沒有中舉,漸漸妻子朱氏開始瞧不起他。朱氏說:原本看你還有點出息,15歲就中秀才,我才不顧家人阻攔下嫁給你,沒想到你就這點出息!我父親是舉人,你看我娘家哥哥也中舉人了,你給老娘考了三次還是個窮秀才。若像你這樣,我真是打盆洗臉水淹死算了。範秀才聽了妻子的話,心中很難受。
  • 聊齋故事:秀才進入翰林,辜負女子,風流兒媳敗家,兒子才是禍根
    秀才遇到痴情女子,私定終身,女子資助秀才考取了進士,進入了翰林院。誰想到,秀才竟然辜負了一片真情,女子含冤而死。結果秀才的兒子大有來頭,幹了一件大事。01邂逅良緣臨安徐生,家裡十分富有,風度翩翩,英俊瀟灑,一時同學之間有「玉人」之稱。
  • 民間故事:狐仙報恩,窮秀才娶財主女兒當老婆
    從前,婺州地界,有個窮秀才叫盛乙,有一天他聽一個過路的客人說,西山上有一座古,廟裡有一個狐仙,有求必應。據說還有人看見過狐仙,是個秀才模樣的男人,斯斯文文的。盛乙聽到後直奔狐仙廟,廟裡只見兩間供神像的房屋,沒見著一個香客。
  • 民間故事|古墓鬼女
    民間故事|狐鬼姐妹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清朝道光年間,四川保寧府有個叫朱冶的秀才。此人很有學問,但無奈時運不濟,參加兩次鄉試都名落孫山。當然,朱秀才若是能中舉,那又是另一回事了。因此,婚事就這樣拖了下來。家中貧窮,日子也越過越艱難。再這樣下去,都快揭不開鍋了。朱冶覺得也不是辦法,提出自己先出去做生意,賺點錢回來養家。他父親罵他沒出息,他父親也是個老秀才,向來看不起那些走南闖北的商人。
  • 民間故事:道人孫登修行記
    歡迎大家來到沐雨離音,本文為《民間故事》第363期,道人孫登修行記,如果您喜歡,不妨點個關注吧!申明:本故事為原創民間故事,以《神仙傳》為素材,以故事說明道理,借古喻今。且不得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配圖均來自網絡,若侵,必刪,版權歸屬原作者。歡迎大家的關注!
  • 民間故事:柳三郎
    盧秀才安葬好父母后,心中萬分悲痛,不知該怎麼活下去。好在妻子周氏不斷安慰他,周氏說:相公現在身負冤屈,唯一的辦法就是努力讀書,今後做上大官,才能去調查父親大人的冤情,才能讓母親死得瞑目。盧秀才聽了妻子的話,便振作起來。
  • 民間故事:起屍證白
    敘洲有個姓劉的秀才,家裡很窮,有一年去參加鄉試,走到朝陽縣時,在路上遇見個婦女,兩人同行了一段路程,除一開始相互施禮外,彼此並沒有過多地交流。快要分別時,那婦女卻突發疾病,倒在地上全身抽搐,沒一會功夫就死去了。
  • 民間故事:出手治病顯神通,卻因小事下毒手,神秘的燈花婆婆
    #民間故事按照民間說法,世間有「神」、「人」、「鬼」三種形態,神在天上高高在上,掌控一切,鬼在地下受盡磨難,暗無天日。神祇之中不乏絕情冷血之輩,鬼怪之中也有善心之徒,出手幫助凡人化解厄運,送一場富貴前程。中國人一貫的實用主義,在鬼神崇拜上體現得淋漓盡致。不管是神還是鬼,只要靈驗就供為神靈磕頭燒香,這也造就了一個有趣的現象。
  • 民間故事:鬼成親
    民間故事:鬼成親清朝順治年間,鳳翔縣有個叫周連的秀才,讀書非常刻苦,不過他考功名不順,16歲就入縣學中了秀才,但接連兩次鄉試,均都榜上無名。到了結婚年齡,雖然不少媒人前來說親,但周連一個也不答應,他自個閉窗苦讀,憋著一口氣,打算下次一定要考中舉人。
  • 豫南民俗丨燈送上元夜—元宵節送燈習俗深度解讀
    元宵節,在河南省信陽市如商城縣、光山縣、潢川縣等豫南地區與其他地區賞花燈猜燈謎的過節方式有所不同,這裡則流行著另一個與燈有關的民俗——上墳送燈。本文為信陽籍在讀研究生對豫南送燈民俗的深度解讀。可別小看這些燈罩的顏色,這裡也有嚴格規定的:逝者去世的第一年,要送白顏色的燈,第二年送黃或紫顏色的燈,第三年以後送紅、綠、粉顏色的燈。聽老人說在舊時,是很講究這些禮數的,馬虎不得。燈籤則是用農村常見的竹子劈削而成,做成筷子般長短粗細,一盞燈需三到四根,一般會根據需送的紙燈的多少,準備上百根不等。
  • 民間故事:雙面嬌娃
    作品類型:民間故事系列,古代情感虐戀系列。「傳」承文化底蘊,「說」出魅力故事。清朝康熙年間,皖西於村,有一讀書人張韶。此人年幼便喪父喪母,一直依靠鄉裡鄉親的幫助才得以長大成人。功夫不負有心人,張韶終於考上了秀才。其實他已經很滿足了,一個秀才他可以去當師爺,可以去教書,甚至去給人當管家都不成問題,張韶終於可以養活自己,因此20歲的他決定去會一會那陳家。第二日,張韶登門拜訪,說實話,張韶長這麼大還是第一次見這麼大房子,三進三出的大宅院,想必都比於家村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