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3 11:17 |浙江新聞客戶端-樂清日報 |王雲穎
給冷冰冰的車鑰匙,穿上檀木「外衣」,是一種怎樣的體驗?近年來,在樂清生活了20多年的新居民王豐順取檀木為材,改良車鑰匙,創意木把件成為了一些人手中的盤玩新寵。檀木木質堅硬,香氣芬芳,刻上祥龍、貔貅、山水花鳥,或是做成盾牌、酒罈子的圖案,小小木頭瞬間有了生命力,鑰匙也變得更有溫度。
黃楊木雕帶來靈感
王豐順原本是名汽修工,卻在機緣巧合下成為了鑰匙匠。
早在1998年,經親戚介紹,20多歲的王豐順憑藉一身過硬的修車技術,從重慶萬州來到樂清打拼。做電工,改裝線路,測試儀表,定製防盜鑰匙……踏實肯幹的王豐順很快在樂清站住了腳。
做汽修時,他常能聽到客戶抱怨,車鑰匙磨損了,殼摔壞了,因牽涉到外形專利問題,重新定製的周期長、價格高,單換一個殼體很不划算。
聽得多了,王豐順開始琢磨解決這個問題。一次,他在擦拭自己喜愛的黃楊木雕時,突然靈光一閃,「為什麼不能把鑰匙殼換成木頭,刻上傳統浮雕圖案,車鑰匙變成一個把玩件,不僅有觀賞性,還能在手上盤玩,豈不是一舉兩得!」
最初的創想萌生不久後,王豐順恰巧幫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王篤芳老師修車並因此結識。「老師邀請我去家裡參觀,一件件木雕工藝品給我許多啟發,他還幫我分析和品鑑檀鑰匙的選料,悉心給我提供指導和幫助。就在今年9月中旬,老師還特地到工廠,參觀檀鑰匙的研發進度,鼓勵我把十二生肖、人物畫像等元素融入鑰匙雕紋中去。」王豐順笑著說。
得優秀合伙人助力
市面上把外殼直接套在車鑰匙上的產品,不僅看起來有些笨重,而且還有違和感。王豐順的檀鑰匙則是把原鑰匙上的鋼板、碳纖維、鋁、強化塑料等材質的外殼全部拆掉,將晶片、按鈕直接對應木質外殼,進行全新的改良安裝。這樣一來,車鑰匙的大小和原本差不多,攜帶方便,也適合在手裡把玩。
王豐順說,檀鑰匙研發至今,合伙人陳文軍功不可沒。
陝西渭南人陳文軍是浮雕工藝設計科班出身,曾任南街村集團紅木家具工藝品公司總設計師,專攻於工藝品與紅木家具的設計。加之王豐順精通汽車鑰匙晶片技術,因此兩人一見如故,搭檔合作起來珠聯璧合,相得益彰。
一開始,家人朋友都不理解,不看好檀鑰匙的市場前景,甚至有人說王豐順「不務正業」。可他和陳文軍認定了這件事,覺得市面上沒有相關的產品,項目可行性很強,把傳統的塑料鑰匙,替換成木頭的鑰匙,木頭環保,經久耐用。兩年間,團隊先後投入200萬元,兩人朝著一個共同的目標,一起施展拳腳,埋頭苦幹。案臺上,機器前,他們低頭專注打磨手中的檀鑰匙;夜色裡,昏暗中,燈前還有他們探討方案的身影。
在面向市場前,兩人一同研發了兩年多時間。買來做模具用的機器,動手改良後,才能用於做檀木鑰匙。切割木料,設計模具,3D建模,調整雕刻精準度,打磨定型……兩人反覆試驗,過程中報廢的材料價值高達幾十萬元。研發產品,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僅僅是車鑰匙一個按鈕的工藝,就花費了一年的時間。最終,成品通過了安全測試,能夠連續使用按鈕20萬次。
精誠所至,兩年後,100多款風格迥異的檀鑰匙在他們的努力下被成功地生產出來了。
「變廢為寶」踐行環保
用心做事的人,總能收穫果實。私人訂製的檀鑰匙符合人們追求把玩時尚的個性化需求,以及樂清本土木雕藝術和審美理念。王豐順說,有的顧客對檀鑰匙愛不釋手,會訂製3至4個款式,本地的生意人拿出這樣的車鑰匙,讓人耳目一新,仿佛在展示一件精緻的工藝品,有品質溫度,蘊藏美好寓意和內涵。
「原材料都從哪裡進貨?」「絕大部分是從大型的紅木家具工廠買來的邊角料,夠用。」王豐順回答說。考慮到樹木生長緩慢,原材料進口難度大,使用廢舊材料既環保,成本又大大降低,因此,檀鑰匙製作過程中從未引進過大型、整塊的優質木料,全都是「變廢為寶」製成的。
2018年,王豐順正式推出檀鑰匙系列產品,全部由團隊自主創新,自主研發。「檀鑰匙」於當年8月末,在中國商標網申請創建為個人旗下品牌。
2019年,一把把檀鑰匙先後銷往至馬來西亞、新加坡、日本等多國,以及香港、臺灣地區,出口銷量超過300個。
2020年,檀鑰匙廣受客戶的喜愛,品牌線下經銷店鋪收到大量定製訂單,線上店鋪銷量也一直穩定在萬元以上。「現在好了,各國華人華僑可以直接在網上下單訂製。」王豐順說。今年,他也跟上網購潮流,開起了自己的網銷店鋪,進軍網絡市場,他希望小小的檀鑰匙能承載著故鄉人的手藝,將中國雕刻藝術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地。
兩年的苦心孤詣,三年的成長與進步,讓王豐順與陳文軍備受鼓舞,但他們從未停下創新的腳步,始終堅持研發新的工藝,準備與樂清的黃楊木雕大師合作,做一些更有價值與品味的個性化定製。他們說,做鑰匙的初心,是為了讓車鑰匙變得更有溫度。希望這把鑰匙能夠做到讓大家「沒事就盤它」,也願品牌文化越盤越亮,越打磨越精緻!
160255905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