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翻開一套給孩子講「數理化」的書,竟然一時間看得入了迷!因為它真的太有趣了!
不信你看——
「讓朋友在1到10中想一個數字。要猜出他想的是哪個數字,正確率不可能超出10%。不過,如果你猜7,正確率就會上升到30%左右。沒有人知道這是為什麼。但是數學家在全世界範圍內做過調查,的確有三分之一的人會選數字7。」
這是真的嗎?迫不及待想找個人試試了呢!
「你知道嗎?多數小朋友都可以比他們的老師和家長,聽到聲波頻率更高的聲音。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能聽到的聲音頻率範圍,竟然會逐漸縮小。」
小朋友的世界多麼奇妙有趣啊!
「當我們蒙住眼睛,捏住鼻子時,我們會很難分辨蘋果碎塊和胡蘿蔔碎塊。因為味覺是受到嗅覺影響的。」
這怎麼可能?我這麼信任我的舌頭,一定要去試一試!
充滿想像力的漫畫、新奇有趣的知識,貼近生活的小實驗,將數、理、化、生四大學科的知識講得活靈活現。
原來這套讓李老師看到入迷的書,已經被無數歐美家庭喜愛,榮獲美國家長選擇獎,獲得華盛頓郵報撰稿人的推薦。當你翻開書的第一眼,就知道它為什麼會受到全世界孩子的歡迎了。
孩子會立刻被豐富歡樂的漫畫吸引。有時候不能不佩服外國人在設計漫畫時的用心,趣味漫畫,能將知識連貫表達出來,相反文字只起到輔助的作用。小一些的孩子也會覺得有趣,理解起來毫無困難。
書中的趣味小知識,每個都貼近孩子的生活,易學易記,毫無距離感。孩子不僅容易接受,而且會在日常使用中獲得快樂和自信。
從小培養起孩子對數理化的興趣,就靠這套書了!
《這就是數理化》
這是一套怎樣的書?
《這就是數理化》(全8冊)是一套風靡歐美的科學課外讀物,用形象細緻的手繪插圖和生動有趣的語言帶領孩子愉快地走進數理化世界。
書中親切的卡通形象、趣味漫畫和科學小故事,讓孩子一看到就愛不釋手。
為什麼 值得李老師好書推薦:
01
用一種輕鬆有趣的方式帶領孩子走進數理化的世界。
形象細緻的手繪插圖和生動有趣的語言突破傳統科普書的刻板印象,親切的卡通形象、趣味漫畫、科學小故事和有趣的實驗能夠一下子俘獲孩子的芳心,讓數理化學習變成有趣的科學探索過程。
02
將科學原理融入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去,數理化生好親切。
從日常生活入手,將數理化立體生動的展現在孩子面前,拉近孩子和數理化的距離。同時激發孩子主動思考世界,培養超強科學腦。
03
北京四中教師、數學教育博士範興亞誠意推薦。國內一線省重點高中教師全文審定。
這套書在國外的出版方是英國領先的少兒出版社,受到全世界家庭的喜愛。它一經出版,便在國外備受關注,榮獲「美國父母選擇獎」和華盛頓郵報撰稿人推薦。中文版經國內重點中學一線教師全文審定,獲得北京四中數學教師範興亞博士推薦。
04
與國內教育接軌,基本涵蓋小學數學、科學大綱所有內容。
除了內容有趣外,這套書的知識量一點也不含糊,據說外國許多進行遠程教育的孩子直接把它當成自學教材用了。難得的是,書裡的內容和國內教材相匹配。可以說,讀懂這套書,整個小學階段的數學和科學知識就能基本掌握了。
李老師將這套書分享給了幾位家長,下面是他們和孩子閱讀完以後的真實感受,一起來看看吧~
彤彤媽,家有二年級女孩一枚:
手繪插圖+幽默語言,
讓孩子愉快地走進理科世界
平時讓彤彤做一道計算題,難得跟什麼似的,沒想到這套書一帶回家,孩子自己就翻上了。書裡的卡通形象就像孩子的好朋友一樣,陪著她探索知識。還有漫畫、小故事,拓展知識,語言生動幽默,讀起來輕鬆有趣。舉幾個對比的例子:
教材是這樣定義「分數」的——把整體「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做分數。分母表示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幾份,分子是表示這樣幾份的數。
而這套書是這樣解釋給孩子聽的:除了整數之外,其實還有很多「零零碎碎」的數,也就是大家所知的分數。分數在我們的現實世界中也有廣泛應用,比如說,分開的一塊塊蛋糕就可以用分數表示。
再比如,解釋物質狀態變化時,固態冰和液態水分子都活了起來,固態冰架不住來自可樂的「熱浪襲擊」慢慢融化,而可樂吸收了冰塊的熱量,溫度也下降了。在水壺裡沸騰的水分子則是各自逃散,最終飛出水壺外自由了。感覺就像在看一部動畫片,簡直太形象了。
當讀到「聲音的頻率」這一章時,彤彤神秘兮兮地告訴我「你的耳朵上年紀了!」這是怎麼一回事?原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所能聽到的聲音頻率的範圍會逐漸縮小。比如說,多數小朋友都可以聽到聲波頻率更高的聲音,而老師或家長卻聽不到。聽了這個令人扎心例子,我想我再也不會忘記什麼是頻率了。
自從買了這套書,彤彤變得一下子懂得不少,她總是纏著我,向我普及她從書裡看到的知識,媽媽你知道鐵船為什麼不會沉到海底嗎?媽媽你知道血液為什麼是紅色的嗎……
浩然媽,家有四年級男孩一枚:
與教材匹配,
幫助孩子更好理解課內知識
大家都知道,現在小學階段就要開始學習科學了。之前家裡買過許多科學書,內容多少會與國內的脫節。我將這本書的目錄和孩子的科學課教材做了一個對比,發現重疊率竟然高達80%以上,支撐起小學科學知識,為中學數理化的學習打下基礎,這套書都做到了。
但和教材高頻率介紹知識點不同,這套書還有一些圍繞主幹展開的十分有意思的「小插曲」。他們不但是對主幹知識的重要補充說明,還能在閱讀過程中,引發孩子的思考,擴展他們的知識面。例如,在講什麼是聚合反應時,在旁邊的方框中介紹了塑料發展的歷史,還解釋了塑料因為不能自然降解,會對環境造成汙染。
浩然還特別喜歡的一個地方是,書中有許多有趣的小實驗,在家就能做。比如下面這個「自製結晶體」的實驗,只需要2個罐子,一點小蘇打,一些熱水和一根毛線就可以了。
欣怡媽,家有二年級女孩一枚:
知識點關聯,
讓孩子舉一反三。
我最喜歡這套書的一個點是,它所有的內容都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網狀交叉的。比如在《這就是數學》中,介紹十進位的同時介紹了計算機中的「二進位」,這種知識遷移讓孩子對於「計數方法」的理解更加透徹了。
再比如《這就是物理》,作者利用拇指按壓木塊和用釘子扎入木塊產生的不同後果,解釋了什麼是壓強。接著,內容由物理延展到了生物,借著剛剛熟悉過的概念,書中解釋了我們為什麼會流血:
可以對其他物體施加壓強的不僅僅是固體,液體也可以向盛放液體的容器施加壓強,試圖逃脫容器的限制。這也包含你身體裡的血液。心臟像泵一樣將血液輸送到全身,血液總是希望能夠往外湧出,但是靜脈和動脈卻將血液緊緊包裹。如果你不慎受傷,血液就會從傷口處湧出,是的,你就會流血了。
這樣一來,數理化生之間有了連接,知識點相互串聯,孩子思維變得活躍了,學知識也事半功倍。
孩子其實天生就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一套如此輕鬆有趣的科學書,一定會是每個孩子都喜愛的。數理化不但可以解釋這個世界正在發生的事情,掌握數理化的孩子們還能用新的角度去探索和創造另一個嶄新的世界。
最後讓我們再仔細了解一下,這8本書都能帶給孩子哪些有趣的理科知識吧。
分冊內容介紹
這就是數學(上、下)
《這就是數學》分為上下兩冊,用有趣的圖畫和通俗的語言向孩子們介紹了數字、未知數、方程式、空間幾何、統計學、概率學等內容。
全書約200個知識點構建起了基礎數學的知識框架。孩子們能了解什麼是自然數、分數和指數,因數分解和估算有哪些小技巧?如何快速求解方程式和圖形面積?還將探索統計學和概率等日常生活離不開的趣味知識。
《這就是物理》(上、下)
《這就是物理》分為上下兩冊,用有趣的圖畫和通俗的語言向孩子們介紹了力、運動、能量、波、光、電、磁、太空物理數學等內容。
全書約200個知識點構建起了基礎物理的知識框架。孩子們能了解什麼是地心引力、摩擦力和向心力,弄清楚為什麼巨大的鋼船能浮在水面上?影子是如何產生的?認識愛因斯坦、牛頓等了不起的物理學家,還將探索電路、磁場等圍繞在我們身邊的趣味知識。
《這就是化學》(上、下)
《這就是化學》分為上下兩冊,用有趣的圖畫和通俗的語言向孩子們介紹了組成萬物的基本微粒,物質的化學性質,如何鑑別和區分不同物質,化學反應的過程和原理,神奇的有機物、金屬、氣體和化合物等。
全書約200個知識點構建起了基礎化學的知識框架。孩子們能了解什麼是原子、分子和元素,為什麼金屬會生鏽?如何將沙子和食鹽分離開來?了解元素周期表的奧秘,還將探索半導體、有機物和礦石等趣味知識。
《這就是生物》(上、下)
《這就是生物》分為上下兩冊,用有趣的圖畫和通俗的語言向孩子們介紹了生物學家如何將數以億計的生命體分類?人體由哪些部位構成、如何工作?植物如何生存和繁衍?生命從哪兒來?地球上的生命如何共處等。
全書約200個知識點構建起了基礎生物的知識框架。孩子們能了解什麼是脊椎動物、葉綠素和DNA,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分別是什麼樣?食物如何消化?血液如何循環?生命如何繁殖?還將探索化石、食物鏈和進化等趣味知識。
6~12歲孩子適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