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地平線:零之曙光》這款遊戲,相信2017年前後有關注過主機遊戲市場的朋友都不會感到陌生。當初這款遊戲因為PS4獨佔的原因,不少PC玩家都有了開始入坑PS4的打算,甚至不少玩家已經這樣做了。前段時間,《地平線:零之曙光》steam版將要推出的消息一經出現,就受到了無數玩家的關注。然而,如今《地平線:零之曙光》steam版已經發布一段時間了,遊戲對純PC玩家的吸引力卻大不如前。
作為一款曾經的PS4獨佔神作,在如今這個諸多主機獨佔遊戲紛紛推出steam等PC版本的大時代背景之下,會受到純PC玩家的關注與喜愛也在情理之中。可是,遊戲PC版發布至今已經過去了一段不短的時間,銷量也就42.6萬套(數據來源Steamspy)其中有在PS4和PS4 Pro上玩過這款遊戲的玩家就佔36%左右。以此來看,《地平線:零之曙光》steam版本對純PC玩家的吸引力其實大不如前。
像《地平線:零之曙光》這樣的神作,在PS4獨佔那麼長時間,但熱度不減的情況下推出steam版,本應該大賣特賣的情況下,卻只有25萬左右的純PC銷量,確實顯得有些難以接受。不過,從遊戲發布之前到發布之後的表現上來看,出現這種情況也在情理之中。
純PC玩家不願意為《地平線:零之曙光》steam版買單,與其定價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作為一款已經在PS4上發布了3年多的遊戲,推出steam版後還將價格定在279元本身就顯得有些高不說,預購期間更是出現了連續兩次漲價。現在的價格是最初定價的2倍還要多,玩家不願意買單也在情理之中。畢竟,在拋開遊戲是否值得上這個價格的話題不談,連續漲價還想要玩家接受就有太大難度。
當然,連續漲價是影響純PC玩家對《地平線:零之曙光》steam版看法的原因,但還不是最關鍵原因。真正影響玩家購買這款遊戲,以及讓不少玩家在購買之後給出差評的最主要原因,還是在於遊戲給人一種完全沒有優化的感覺。畫面本身不如《大鏢客2》等遊戲,同樣引擎的前提下和《死亡擱淺》相比有種沒有優化的感覺,讓大多數玩家都感覺遊戲根本不值279元的定價。
總體來看,在如今的遊戲市場中,一些經典的主機遊戲推出PC版本,讓玩家試試主機冷飯的感覺,玩家並不是不能接受。但是,作為廠商的索尼,在給玩家端上冷飯的之前,都沒有對其進行好好保存,最終端上桌的只是一碗餿飯,純PC玩家願意買單反而還覺得不正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