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真實事件改編,因為性無能所以殺了12個人
在亞洲範圍內要挑選電影類型片,無疑排在前三的是中國的功夫片、日本的漫畫和韓國的劇情片。
其中,尤以韓國的劇情片被好萊塢翻拍和改編的最多,《殺人回憶》、《熔爐》、《黃海》、《釜
山行》、《追擊者》等都是口碑佳、票房高的片子。
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們敢於把政治放在電影中代表民眾向政府傳達他們真實地想法以及一些或許不
夠成熟的解決辦法,光憑這點就值得我們給予Respect。
所以,拋開某種層面上的偏見,先來看一看這部豆瓣評分8.4分的《追擊者》。
《追擊者》的上映是韓國電影市場較為低迷的2008年,很少人都不看好這部電影能夠帶來多少票
房。
為什麼說很少人呢?
因為《追擊者》是部投資少的小製作而且當時主演的演員沒有什麼名氣根本不會有多少人知道有這
麼一部電影將要上映,再加上18禁的分級,留給它的市場份額更像是殘羹剩飯。
但是「黑馬」畢竟不同凡響,憑藉逆天的口碑連續蟬聯好幾周韓國票房冠軍,從這部電影裡走出來
的河正宇自此一炮而紅,成為影帝專業戶。
電影本身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
柳永哲是韓國歷史上最臭名昭著的連環殺人兇手。
在2004年的時候認罪伏法,但是他犯下的滔天大罪卻讓整個韓國陷入恐慌。
人們對社會治安和青少年教育產生了動搖。
老人們不敢獨自待在家中,服務行業的人更不敢提供上門服務,民眾遇到需要維權的事件不會踏進
警局的大門,甚至青少年們還在韓國的門戶網站上建立了視柳永哲為偶像的俱樂部,讓俱樂部的成
員像柳永哲看齊,這看起來是相當不可理喻的事情。柳永哲在執行死刑前一共殺了20人,他們大多
數為老人和按摩女,他的殺人手法極其殘忍,將受害者殺死然後肢解掩埋。直至最後受刑時他還在
叫囂:「要是法院沒有判我死刑,我出來後一定要殺夠100人。」因此,這樣的事件能被搬上大銀幕
已經是一件很成功的事了,這需要足夠的勇氣。
它略去了兇手如何走上歧途,略去「人渣」為何離開警隊從事皮條客生意,略去受害人美珍與女兒之
前的生活狀況。沒有交代來龍去脈,沒有向人們告知事件發生的必要性,將故事壓縮在一天之內,形
成強大的劇情吸引力,令觀眾沒有多餘的喘息時間,始終保持爭分奪秒的狀態。與之相對應,影片加
入了「人渣」與小女孩的情感連心,對兇手的過去和醜惡情趣也稍加表現,滿足了不同層次的需要。
用一句話概括就是:一個無能社會下發生的人間慘劇。
說了這麼多電影。
網友對這部電影的評價,都提到了「絕望」一詞,
至於是不是如此,一千個人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只說說我的看法。
喜歡的網友可以去找來看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