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蕎麥瘋長》,一部看名字就像帶著濃濃文藝氣質的口碑之作,還提名了第23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亞洲新人獎最佳影片,自七夕上映以來,豆瓣評分卻直降至4.5,甚至不及同檔期、目的鮮明的七夕專供快餐式電影《我在時間盡頭等你》,這個結果,讓此前抱有期望的影迷們很是意外和失望。
劇情的懸浮和「狗血」為影片收穫了最多的差評。「蕎麥瘋長」暗含了馬思純、鍾楚曦、黃景瑜飾演的三個主角「雲蕎」、「李麥」、「吳風」的名字,他們三人的故事以三線並行的方式展開:小鎮少女雲蕎一直「想活得像部電影」,在被姐夫強暴後,她決心和男友秦聲去闖蕩嚮往已久的大城市海城,不想第一天秦聲就因為車禍慘死;李麥是美麗的舞蹈演員,一心打算去日本發展,車禍徹底斷送了她的藝術家前程。此後,她被迫周旋在不同的男人之間;吳風學過次中音號,但在小鎮裡,他的音樂才華根本無處施展。為了生計,他與朋友捲入黑幫爭鬥,最終雙雙喪命。
三段故事在城市的街頭巷尾彼此交匯,比如那場殺死了秦聲、粉碎了李麥美夢的車禍,肇事者就是李麥的日本男友;吳風與黑幫火拼時,偶然又無奈地「挾持」了雲蕎;吳風暗戀著住在對面樓上的李麥。當居心不良的老嫖客猝死在她房間裡,李麥崩潰逃走,吳風幫她處理了這具屍體。
其實,我們不難覺察導演徐展雄的「野心」。三個角色交織的命運意在營造一種世事無常、人生漂泊的無力感,但作為新人,導演過度旺盛的表達欲卻把這種「無力感」解構成了不能駕馭的荒誕。有網友吐槽,《蕎麥瘋長》只不過是一部包裝更加華美的青春疼痛片,車禍、強姦等所有狗血橋段已經被三流的言情劇拋棄,但在這裡,它們充斥著每個主角的故事線。人生「極致」的大起大落將他們架空成了近乎符號般的存在,在這個層面上,身為普通人的觀眾很難代入和共情,但偏偏導演又想將故事落地在現實生活的土壤上。卡帶機裡播放的《東京愛情故事》等歌曲、老舊的公交車和排放著股股尾氣的摩託等元素,都在拼命且刻意地營造一種年代感,片尾插入的素人採訪更是直接把影片如夢似幻的氛圍擊碎,又把它和故土、異鄉追夢等現實的生計問題生硬地嫁接起來,給觀眾灌下一大碗雞湯。在文藝和紀實、想像和生活之間,導演似乎始終沒能找到一個平衡點。
當然,《蕎麥瘋長》也並非全無可取之處,比如那些隱約致敬《後窗》《重慶森林》《花樣年華》的橋段,再比如三個角色與縈繞在他們身上的三種色調:雲蕎總是穿著明黃色的衣裙,明亮而充滿生命力,一如曾經不識人間疾苦的她想要「活成電影」的幻想;李麥的故事起初是極致的紅,隨後轉為陰鬱深暗的藍綠;吳風的色彩更加黑暗,被黑幫裹挾後,他的出現總是伴隨著風雨和夜色。《蕎麥瘋長》的畫面是合格且養眼的,尤其是鍾楚曦的美在鏡頭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但要做成一部合格的所謂「文藝片」,導演顯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畢竟,不是調幾個鮮亮的色調就能成為王家衛,也不是放幾首小鎮金曲就能成為賈樟柯。
來源 北京晚報|記者 高倩
流程編輯:王夢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