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版的《父母愛情》我們幾乎感覺不到人世間不美好的東西,什麼生離死別悲歡離合都被大大弱化了,為了突出安傑和江德福幸福美滿的一生,把一些原本該有的不好的一面都摒棄了。甚至為了成全安傑歲月靜好的一生,還特意加入了江德華這個人物角色,要知道在原著中,江德華這個人物是不存在的,但不得不讓人承認的是,劇版江德華的確非常成功,若說配角能夠跟主角比肩,那麼江德華這個角色當之無愧!
江德華是見證江德福和安傑幸福的人,就像之前小編說的,如果把江德福和安傑的婚姻愛情比作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菜餚,那麼江德華就是這道菜餚裡面的鹽,看不出來重要,但是如果沒有了江德華,江德福和安傑的婚姻愛情就會變得寡淡無味,可能看上去好看,可是吃的人未必會感到那麼幸福!有人說劇版改編的安傑和江德福夫婦其實有些自私,甚至有人說江德福娶了媳婦忘了娘,說江德福把自己的妹妹接過來在自己家當免費保姆,幫安傑做家務帶孩子,江德華在哥嫂家二十年,卻從來不為妹妹的未來做打算。
當然說這話的不僅僅有些觀眾,就連劇中的王政委的第一任妻子張桂英都說過,說安傑夫婦光知道用江德華,對江德華的終身大事卻一點都不上心。那麼果真是這樣的嗎?
江德福這個人就不用繼續誇了,情商高智商高,顧家有擔當這是人人都知道的,江德福顧家絕對不僅僅護著的只有他這個小家庭,整個江家江德福都護著的。江德福這個人做事有章程,向來會面面俱到,所以才讓安家所有人都覺得江德福是他們家的貴人。
當初江德福接江德華出來,不僅僅因為想讓自己的妹妹江德華來幫助安傑看孩子做家務,因為安傑是知識女性不甘心在家做家庭婦女,婚後想要繼續上班的訴求一直沒有泯滅,江德福想要成全妻子,所以就把自己的妹妹江德華給接過來了。
但同時江德福也有自己的考量,他一直在等一個契機,一個能把妹妹名正言順接出來的理由,江德福在老家的親人就剩下江德華一個妹妹了,這是江德福在老家唯一的牽掛,江德福自然知道妹妹在老家的情況。新婚不久丈夫失蹤,婚後被婆家嫌棄,還被街坊四鄰編排辱罵。江德華在老家不僅精神上備受煎熬,還被婆家人當作苦力用,這些從農村走出來的江德福自然是知道的,江德華如果這輩子留在農村,就不會有出頭之日。
所以借著安傑生孩子的事情,江德福就把妹妹接過來了,甚至他都想到了安傑會不同意,所以先斬後奏。另外還有一點,就是江德福對自己的故鄉其實有一種特殊的情緒,想念中更多的是排斥,因為老家給他留下的記憶並不美好,貧窮落後就不說了,還有過一段恥辱的記憶,就是自己的前妻張桂蘭跟自己家二哥的那段不倫之情。江家二哥更是因為此時遠走他鄉,最後客死異鄉,江德福雖然怨恨張桂蘭和二哥做下這種有辱門風的事情,但二哥的死,江德福是有愧的,而老家就剩下江德華這一個妹妹了,江德福在有能力的情況下,一定會把這種對手足的愧疚之感彌補在江德華身上的。
很多人說安傑和江德福有些自私,用了江德華二十年不想著為她再找個好婆家,其實不是的!大家別忘了江德華的丈夫是失蹤,不是去世,生不見人死不見屍,這種情況下江德華是沒有辦法改嫁他人的,把江德華接出來擺脫老家環境對她身心的折磨是第一步。後來伴隨著安傑和江德福孩子一個接著一個出生,忙碌的生活一度讓江德華也顧不上這個事情。
直到老丁的出現,江德華才開始思考自己的終身大事,一開始並不是江德福和安傑不同意江德華出嫁,而是覺得老丁跟江德華不合適,因為江德福最了解老丁,他覺得老丁再找一定會找個有文化的女人,所以一開始對這門婚事持有的是反對態度,江德福知道強扭的瓜不甜。相比老丁,江德福更希望妹妹能夠找一個疼愛自己的丈夫,後來看到妹妹江德華如此痴情,安傑和江德福也就積極行動起來了,最終江德華如願,安傑忙前忙後準備嫁妝,甚至把母親留給自己的嫁妝樟木箱子都給德華一個。
所以安傑夫婦跟江德華之間不存在自私的狹隘想法,他們是互相成就的,江德華成就了安傑歲月靜好,安傑成就了江德華對生活的講究。待到一切水到渠成,所有美好的期待都會如花一般綻放,江德華命運的改變,不是也仰賴於哥哥江德福的成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