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的「太平輪事件」,沒有浪漫的愛情,只有1000多人的無助絕望

2020-12-22 看歷史起合紛呈

1949年1月,解放戰爭已經進入了最後階段,眼看大局已定,不少國黨高官和各界名人紛紛計劃著遠離故土,避往臺灣。28歲的葉倫明也萬分艱難地搶到了一張三等艙的船票,盼著能和遠在他鄉的妻子團聚,他即將登上的正是名聞中外的「太平輪」。

在「太平輪」之外,這艘客船還有一個名字,「中國的鐵達尼號」。那麼從這個稱呼我們大概就知道了,它將會走向一場無法預知的悲劇。而葉倫明則是這場災難中極少數的倖存者之一。

太平輪劇照

人山人海,一票難求

1月27日,正是除夕的前一天,有不少家屬提前過去對岸的人都千方百計地想要擠上這艘客輪,趕上和親人團圓飯,因而當天碼頭上人頭攢動,烏壓壓一片都是想要上船的乘客。

有票的自然能找到自己的位置,然而很多沒票的人也通過各種方法找了一處落腳之地。根據上海檔案館資料顯示,太平輪當時登記在冊的乘客是508名,但沒有登記的數目也與其相當,所以太平輪當天統共載客超過了1000名。

舊幣貶值厲害,幾萬塊買不了一碗麵,因而當時交易都是直接用黃金,一張票大概得用十五到二十條黃金來換。不少沒票的人也能登船就是因為,船員樂見其成,賣出的這個部分幾乎都入了他們的私囊。不過倘若能認識船上的工作人員,那便又另當別論。但即便船價如此之高,依然一票難求。

太平輪劇照

客貨兩運,嚴重超載

另外太平輪並不是一艘單純的客輪,同時還兼做貨運之用,因而除了乘客,船上還有大量的物資,銀行的卷宗,帳目,國黨的重要文史資料,並各種南北雜貨,例如葉倫明當時就是帶了許多羊毛準備過去販賣,還有五六百噸的鋼條,另有一些報社的印刷器材等等,壓得船身都微微傾斜。

有倖存者的親屬回憶,他當時是去送侄兒的。到了碼頭,卻被眼前的情形嚇一跳。以前客輪都要搭梯子上去,因為有個高度差,但這回去,抬腳就能上去,甲板和碼頭幾乎齊平。客輪吃水非常深。

事後有不少專家學者推測,超載或許也是導致此次海難的重要因素之一。

太平輪劇照

客輪出港,初時一片歡樂

客輪原本預計的出發時間是下午4點20左右,但不知何故一直往後推了兩個多小時,直到6點多才離港。

冬日的天,短,太陽很快就下去了,一轉眼就擦了黑。這對客輪來說是極為不利的。因為當時局勢依然動蕩,一到晚上港口就要開始戒嚴,一旦這個時間點內沒有離崗,那麼便只能等第二天出發了。

為了趕在當天走,太平輪便冒險不開燈不鳴笛,加足馬力全力衝出吳淞口。當時大小船隻都暗中這麼操作,太平輪一時倒也沒出什麼問題。

等到出了戒嚴區,大家都放鬆下來,畢竟年關將近,船上的過節氛圍開始濃厚起來,親朋好友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聊天喝酒。太平輪的廚師回憶,尤其當天天氣非常好,無風無浪,更讓大家心裡一點防備都沒有。

太平輪劇照

「太平輪」與「建元號」相撞

船行四五個小時,大概晚上11點40多分,快12點的樣子,毫無預兆地大家聽到了「轟」的一聲,船身猛烈地震蕩了一下。不少人跑出船艙查看,發現是與對面一艘船相撞了。

與「太平輪」撞在一起的叫「建元輪」,是一艘滿載木材和煤炭的貨輪,從基隆出發,去往上海,剛好與太平輪航向相反。

建元輪在碰撞之後,當即便沉沒了,船上120名船員,有來不及出來的都被悶在了裡面,少數跳船逃生。此時的太平輪尚沒有沉的跡象,這為後來的悲劇又添了一筆。

太平輪劇照

錯估形勢,生機斷絕

因為太平輪似乎沒有受到大的損傷,當時茶房還告知大家不要驚慌。有在甲板觀看情形的乘客之間也互相安慰沒事的。包括船員在內,不少人都對當時的境況很樂觀。生還者李述文回憶說大家還幫忙把救生工具扔下海,將建元輪的人都拉了上來。

這時盛京輪經過這個海域,還曾問太平輪船長,是否需要救援,船長說一切OK。盛京輪因而便沒做過多的停留。李述文曾說有一艘船靠近後又開走了,說的很有可能便是這艘盛京輪。這次生機便這麼著被錯過了。

在盛京輪走後沒多久,便有旅客發現船艙進水了,當即告知給了船長,船長立馬意識到太平輪可能會沉,往岸邊拼命駛去。但他的估計還是過於樂觀,沒等靠岸,太平輪的右邊開始入水,很快左邊也沉入了水中。

太平輪劇照

好不容易擠到救生艇裡的人連繩子都沒來得及解開,就跟著傾斜的船身一起落入了海中。海浪一卷過來,挨在一起的親人就被打散了。

冬日的海水刺骨的冰冷,幾個掙扎之後便體力耗盡,如果還找不到能依傍的東西,很快就會溺水,幾個來回,基本上就沒有生還的希望。葉倫明能倖存下來,就是因為他以前便熱愛運動,體力還不錯,浮出水面時撈到了一個木桶。

緊緊抓著這個木桶不放,期間他還順手又救了幾個人,但因木桶承受不住重量,他找到了一個箱子,轉移到了那裡。

此時的海中一片嚎哭的,救命的悽慘叫聲,如人間煉獄。葉倫明說不怎麼敢想當時的情境,太無助了。隨著天愈黑,夜愈深,叫聲漸漸的弱了,叫的人也少了,再隔了幾十分鐘,海面便徹底地安靜了。

葉倫明和其他幾個倖存者泡在海水裡幾個小時,天快亮時,才被一艘路過的澳大利亞軍艦給救了起來。

太平輪劇照

罹難者眾,多為政商文界名流士紳

事後調查,因兩船都是夜間高速行駛,沒有掛燈,太平輪方面又沒有及時調舵,等發現建元輪對面直衝過來時,一切都來不及了,雙方在舟山群島的白節山附近相撞。

太平輪劇照

900多人在此次撞船中罹難,兩船生還者加起來不足40人,另還有許多人下落不明。事故發生後,不少家屬一周後仍舊抱著希望,在海岸邊的漁村中打聽,但良訊少,噩耗多。絕大部分人都再也歸不了家,所期盼的團圓永遠也圓不了。900多人中有相當一部分政商文界的紳士名流。而太平輪所屬的中聯輪船公司背後的經營者乃是蔡康永的父親蔡天鐸。此次撞船給了他一個致命的重創。

相關焦點

  • 慘烈程度堪比鐵達尼號的太平輪事件:導致千人遇難
    2014年12月2日,中國香港導演吳宇森人生中執導的第一部愛情電影《太平輪》在內地上映,最終取得了2億元的票房成績。愛情電影《太平輪》源自民國時期一次真實的歷史事件。太平輪是一艘豪華貨輪,隸屬於上海中聯輪船公司,排水量為2489噸。
  • 真實的太平輪事件始末:千餘人僅有數十人生還,蔡康永父親曾是船主
    根據真實歷史事件改編,由著名導演吳宇森執導,匯集了章子怡、金城武、黃曉明、宋慧喬、佟大為、長澤雅美、秦海璐等中日韓影星主演的戰爭題材災難大片《太平輪》正在熱映。  停靠在黃浦江碼頭的太平輪。(資料圖)  1949年1月27日(農曆除夕前一天),太平輪搭載「最後一批乘客」從上海起錨,總共近1000人(有票乘客508人,船員124名,無票者約300人),另載有沉重貨物,包括600噸鋼條、東南日報印刷器材與白報紙100多噸、「中央銀行」重要文件、國民黨政府檔案等。
  • 取材自真實海難,電影《太平輪》陣容大製作,口碑「滑鐵盧」
    很多取自真實事件的電影口碑都不會太差,不過最近在翻看片單的時候,看到了一部名叫《太平輪》的電影,仔細一看陣容:導演吳宇森、演員章子怡、金城武、宋慧喬、黃曉明、宋慧喬……全部都是大明星,在加上大製作,還分為上下兩部。
  • 與中日韓明星一起使用,《太平輪》的口碑仍然很流行
    許多來自真實事件的電影不會有壞名聲,然而我在瀏覽電影列表時看到了一部名為《太平輪》的電影,仔細看一下這個陣容:導演吳宇森、演員章子怡、金城武、宋慧喬、黃曉明、宋慧喬…都是大明星,隨著生產規模的擴大,分為兩部分。
  • 揭秘1949年太平輪沉船事件改變多少人的命運?
    目前沒有發現太平輪的照片留存於世。圖中是與太平輪同屬中聯公司的華聯輪在上海離港時的畫面,太平輪最後一次航行大概也是這樣的情景。在1949年兩百萬人潰退到臺灣的過程中,太平輪的悲劇只是其中一個小插曲,在中國沿海每一個重要的港口,類似太平輪這樣的生死離別在日復一日地上演。在太平輪出事前,1948年12月3日下午,一艘從上海開往寧波的輪船在吳淞口爆炸,據說遇難者有數千人。幾天後又有兩艘輪船相撞,一個月後太平輪沉沒。
  • 中國版鐵達尼號《太平輪》,背後的悲歡離合,情愛與生死
    五六年前由吳宇森導演,章子怡 、金城武 、黃曉明 、宋慧喬 、佟大為 、長澤雅美等主演的,《太平輪》系列電影,把這段被人稱為「中國的鐵達尼號」(也譯為「鐵達尼號」)的海難,拉回了人們的視野。而周侶雲,是「太平輪事件」中,為數不多的倖存者之一。
  • 《太平輪》中三段愛情,不一樣的階層,一樣的情懷
    在時代的洪流面前,沒有階級貧富之分,我們只能隨波逐流,接受命運的安排,對於相愛不能相守的兩個人而言,生命的延續也是對彼此愛情的延續。02 愛是生死離別後的我心依舊對於軍醫嚴澤坤來說,太平輪所承載的不僅僅是家的方向,更是心所屬的方向。
  • 《太平輪》:吳宇森導演的這部電影,講盡了愛情的纏綿悱惻
    1949年1月27,正值農曆除夕,一艘稱之為太平輪的航船行駛在海上,目的地是海峽對岸。船上的人們在慶祝傳統佳節,絲毫不知道災難正悄悄降臨。不久,巨輪觸到了暗礁,很快沉沒。據不完全統治,大概有一千多人葬身海底,倖存者僅有四十幾人。一張張鮮活面孔隨著巨輪的沉沒,永遠定格在他們最好的年華裡,沉睡到冰冷的海水裡。
  • 太平輪:中國版的鐵達尼號,船上近千人遇難,僅38人獲救生還
    人類歷史上最有名的船難當屬「泰坦尼克」號撞到冰山而沉沒的事件。這場悲劇隨著電影、書籍等媒體的傳播而家喻戶曉。而在中國歷史上,也有一起慘痛的沉船事故令人銘記,它就是有著「中國泰坦尼克」之稱的太平輪事件。他們通過各種關係,甚至變賣家產,擠上了太平輪。原本只有508張票,卻湧入1000多人。由於人數太多,太平輪原定上午起航,卻拖到了下午,最後被迫在黑夜裡航行。除了「逃難」的底層民眾外,船上也有不少社會名流。
  • 「太平輪」事件71周年追思 舟山尋找兩岸記憶的拼圖
    」不幸沉沒;71年後,「太平輪」罹難地舟山和目的地基隆一同舉行紀念活動,以表達對祖國統一的心念以及對遇難者的追思。「我們會好好研究,講好『太平輪』後續故事。」……現場,不少人飽含深情、立下承諾。近年來,舟山一直在努力,用行動喚醒這段塵封的歷史:2009年國家博物館水下考古中心舟山工作站對「太平輪」開展進一步調查;2010年初將其列入水下考古「舟山市文物保護十二五規劃項目庫」;2010年4月23日確定沉船大致位置……此外,舟山不少專家學者撰寫史料報告、召開座談會等,以事實為依據原則,還原事件真相。「『太平輪』事件,是兩岸共同的記憶。」
  • 玩忽職守撞船沉沒至近千人遇難,揭秘悲慘的民國太平輪事件
    還沒有等大家明白過來發生了什麼,這條倒黴的客輪就開始下沉,很快就被大海吞噬不見了蹤影,只有一些僥倖逃出來的乘客在冰冷的海水裡痛苦地掙扎呼號,悽厲的慘叫讓天上的星星也為之動容!那條撞擊客輪的貨輪,更加的倒黴,撞擊發生後不到15分鐘就沉沒了,而太平輪則在45分鐘後的1月28日0時30分沉沒。
  • 號稱中國的《鐵達尼號》,《太平輪》沉船故事,你了解多少呢
    太平輪是一艘渡輪,並沒有因為它吉祥的名字而遷客們帶來好運,取而代之的是萬劫不復的深淵。太平輪於1948年7月15日第一次起航,每周一班。當時,每天往返於大陸和臺灣兩地的輪船約有50艘,而太平輪的載重只有2050噸。最後一班航程是在1949年1月27日開始,第二天就是除夕,這也是舊曆年前最後一班開往臺灣的客船。許多人都會相信,自己很快就會與親人一起吃年夜飯,但更多的人是懷著心神不寧地忐忑之心等待著未卜的前程,一切都沒有預想得那麼順利。
  • 重溫章子怡的《太平輪彼岸》,紳士與名流的罹難,社會的重新洗牌
    《太平輪彼岸》是吳宇森執導,章子怡主演的一部歷史題材的愛情文藝片,以三段愛情故事為線索回憶1949年上海名流因誤判形勢而進行的一場大逃離。不過今天小編想和大家介紹的不是影片本社哦,而是影片背後的太平輪事件。
  • 太平輪:你不知道這竟是結局
    請空降文末點擊「閱讀原文」查看多媒體交互呈現12月2日,改編自真實歷史事件的電影《太平輪》正式上映,這部影片的定位是「戰爭題材災難大片」。隨著該片的上映,那段被大多數人選擇遺忘的歷史也逐漸浮出水面。真實比電影更慘烈,比電影更加直擊人心。
  • 動漫中這些臺詞讓人絕望,網友:其中的無助讓人心碎
    下面這些臺詞,都能讓人感受到其中人物的深深絕望,哪一句有打動你的內心呢?網友:其中的無助讓人心碎。臺詞一:「拜…拜…拜託你了,把弗利薩殺掉」貝吉塔在《七龍珠》中一直是高冷的存在,其高傲的神態和作為賽亞人王子的自尊總是讓其高昂著頭。但是,貝吉塔卻罕有的曾經落淚,還求過孫悟空。在和弗利薩的戰鬥中,貝吉塔以為自己變成了超級賽亞人,卻被弗利薩狂虐。
  • 太平輪沉沒後,她寫了那封感動無數人的家書
    觀眾大受感染,社交媒體上,很多人表示「從頭哭到尾」「哭了一上午」。學者梁文道也試圖從字裡行間分析周侶雲寫那封信時的心理:「她大概是(覺得),兩艘船那麼多人,怎麼就我活下來了呢?倖存者之所以覺得,她有一種罪疚感——她也不一定是內疚,事實上她也沒有責任——但她總是會問,為什麼我能活。那種壓力是巨大的……這真是命運弄人。」
  • 吳宇森《太平輪》票房慘敗有點冤,章子怡為船票演技爆裂
    這兩天花了蠻多時間看了吳宇森導演的《太平輪》,悲劇的電影呢,可能人天生有一點排斥心理,因為沒有任何一個人想自己去找一件壓抑的事情來做。而第二點,當年的《鐵達尼號》實在是太經典了,讓人在沒有看電影之前,心中肯定有一個想法,《太平輪》肯定是有點模仿鐵達尼號,又是一個悽美的愛情故事。吳宇森這部電影在上映之後,特別是《太平輪.彼岸》是票房慘敗,打牌雲集,金城武,佟大為,黃曉明,宋慧喬,章子怡等,你看看這陣容,連打醬油的角色于震也是響噹噹的人物,可見這部影片的投入之大,可是區區六千萬的票房,確實是有點讓人覺得難以捉摸。
  • 太平輪脫險旅客寫給父母的信:劫後餘生,才知人生可貴
    今天我們則是要分享一封家書:「太平輪脫險旅客周侶雲寫給父母的信。」周侶雲當時就讀於國立交通大學。她是1949 年「太平輪事件」的倖存者。1949 年 1 月,由上海駛往臺灣基隆的中聯輪船公司客輪太平輪,因超載、夜間航行未開航行燈,與建元輪相撞沉沒,導致船上近千名紳士、名流罹難。
  • 離亂年代下的太平輪悲劇:超載高速懈怠致千人遇難
    而在中國,1949年1月27日(農曆除夕前一天),太平輪搭載「最後一批乘客」從上海起錨,總共近1000人(有票乘客508人,船員124名,無票者約300人),另載有沉重貨物,包括600噸鋼條、東南日報印刷器材與白報紙100多噸、「中央銀行」重要文件、國民政府檔案等。夜間航行時,在舟山群島海域的白節山附近與載著2700噸煤炭及木材的建元貨輪相撞沉沒,導致近千人遇難。
  • 盪氣迴腸的《太平輪.彼岸》
    《太平輪》上,其實應該叫太平輪前傳,如果沒有看過,直接看下,彼岸,也是能看明白的,因為下部裡把上部裡的主要線索都引了一遍,像這種史詩級的作品,必須得大導演才能操作,吳宇森出品,提升了影片的質感,個人非常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