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諺語:「三九不颳風,來年一場空」是何含義?還有道理嗎?

2021-01-12 邊緣的荳子

現在已經1月份了,也到了一年中最冷的時候,就是南方有些地區也出現了霜凍結冰的情況。而在農村的諺語中,也有一個專門的諺語來表達這種情況。那就是「三九不颳風,來年一場空」,那麼,這個老農們都覺得有道理的諺語,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在今天還靠譜嗎?荳子今天就針對這個諺語和大家重點地聊一聊。

諺語解析:

農村諺語:「三九不颳風,來年一場空」是何含義?按照現在的大白話可以直接理解成在農村的三九時節,如果不颳風的話,來年的糧食收成就不好了。這其實是在長期的農業操作中,農民根據長期的勞作總結出來的規律。

三九天:在農村,三九天有簡單的理解,三九也就是81天,一個九天是一九,第二個九天是二九,第三個九天是三九。

荳子解析:

一、「三九不颳風,來年一場空」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農諺「三九不颳風,來年一場空」,雖然是古代農人的簡單總結,但卻有著很準確的指導意義。畢竟,幾千年的總結和歸納確實比短短的幾年科學總結有著一定的優勢。並且,我們常用的農曆對於農業生產有著很好的指導意義。更重要的,經過幾千年的歷史驗證,三九不颳風,來年一場空是很真實的。

荳子說:雖然農村諺語只是對於農業勞作的總結,但是也有著很重要的科學依據。特別是三九不颳風,來年一場空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有著現代農業科學的解釋。

三九天天氣寒冷,對於農業小麥的壓苗和滅殺病蟲害有著很好的效果,特別是對於病蟲幼蟲和蟲卵等等的滅殺效果是很好的。隨著寒潮天氣帶來的大量雨雪,將在來年的為農作物復甦,補充水肥起到很好的補充效果。對於一些需要三九寒風天促進生長的特殊農作物,比如小麥,都需要三九天的低溫多雨提供很好的增產保障。

二、「三九不颳風,來年一場空」需要兩面看,不能完全照搬

雖然,「三九不颳風,來年一場空」的農諺有著很好的指導。但是我們應該客觀地看到這份農諺的的局限性,不能隨意地完全照搬。就比如今年的跨年韓朝就比往年冷得多。這就對了,冬小麥的種植和播種產生了較大的影響,而農民兄弟就應該適當地調整波動的時間和範圍,這樣才能更好地保證來年小麥的豐收。如果只是一味地照搬的話,那難免會造成一些不好的影響。

荳子說:很多事情都需要兩面地看待,不管是農村諺語還是農村俗語。畢竟,農村諺語只是指出了一個大概的觀念,並沒有明確的數據和時間點的準確變量。比如,三九天的準備時間點,每年的三九天的具體溫度變化,不同年份的播種農作物比重和面積等等都不同,所以,我們需要客觀地看待,理性的分析農諺的指導意義,並根據實際情況調整。以便更好地為我們的農業操作做出指導,儘可能地避免不良效果的影響。

那麼,關於「三九不颳風,來年一場空」有什麼自己的理解呢?也歡迎給我們評價留言和我們一起來探討。

相關焦點

  • 農村諺語:「三九不颳風,來年一場空」是何含義?今天還靠譜嗎?
    而在農村的諺語中,也有一個專門的諺語來表達這種情況。那就是「三九不颳風,來年一場空」,那麼,這個老農們都覺得有道理的諺語,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在今天還靠譜嗎?荳子今天就針對這個諺語和大家重點地聊一聊。
  • 今日三九,農諺「三九不颳風,來年一場空」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中關於三九天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三九不颳風,來年一場空」,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有道理嗎?數九是從冬至節氣開始算起,每9天為一個單位,第一個九天是一九,第二個九天是二九,第三個九天是三九,依此類推,一直到九九結束,共81天的時間。
  • 今日二九,村裡老人說「二九一場風,來年收成空」,什麼意思呢?
    咱們村裡老人在前幾天就在念叨:「二九一場風,來年收成空」。老人們說進入二九後要沒有風才好,這是為什麼呢?進入二九後颳風和糧食收成有什麼關係嗎?一起來看看吧!「二九一場風,來年收成空」。村裡老人說,根據多年來觀察總結的經驗,只要二九後常出現颳風天氣的話,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不會有雨雪天。因為冬天吹的風和夏天的風不同,夏天一般都是風來雨到。
  • 冬至將至,「冬至出日頭,十個牛欄九個空」咋回事?有道理嗎?
    導讀:冬至將至,「冬至出日頭,十個牛欄九個空」咋回事?有道理嗎? 並且還有的地方過做一些冬季特色產品,比如像我們當地農民過用大米個黃豆一起加工,然後再在大鐵鍋上做豆折。這些都是需要在冬至來臨的時候,農民需要置辦的。 冬至節氣的到來,農民們非常關心,因為農民們可以根據冬至節氣天氣的情況來預測來年天氣情況。這些也是前人一代代流傳下來的農村俗語。
  • 農村俗語「門前不栽竹,房後不栽樹」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的諺語是農民日常生活,生產實踐的歷史總結,雖然「大浪淘沙」,流傳下來的諺語越來越少,但是關於種樹的,還是有非常多的諺語存在。這些都是反映農民對家庭,對住房的重視程度。竹子在農村是較為受歡迎的,常常被認為是吉祥之物,「竹報平安」、「節節高升」都反映這個道理,同時竹子的頑強生命力也常常被比喻成良好的品德,比如竹林七賢,就是用竹子表達個人的品格。那麼,這個吉祥,有寓意的竹子為什麼在農村門前不受歡迎呢?
  • 農村俗語「冬至陰天,來年春旱」,有道理嗎?2021年春季會幹旱嗎
    因為從冬至這一天開始,人們就開始進入數九,大家應該都聽過「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的說法。這也是在告訴我們,什麼時候才是最寒冷的。冬至作為對農耕具有重要指導作用的節氣之一,人們對冬至節氣也是相當重視的。智慧的古代農民就通過觀察總結出不同的特定時間點,不同的氣候特徵對以後的某個時間的天氣影響,以及對來年的農業生產帶來的影響。關於冬至,我們也聽過類似的俗語:冬至陰天,來年春旱。
  • 農村老話:「兩春夾一冬,十個牛欄九個空」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就像這句農村俗語老話:「兩春夾一冬,十個牛欄九個空」什麼意思?有道理嗎?俗語「兩春夾一冬」是什麼意思?兩春夾一冬,就是在陰曆的一年之中,年頭,也就是年初的時候,有一個立春,在年尾結束的時候,又一個立春。
  • 農村諺語「細雨沒久晴,大雨無久落」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諺語「細雨沒久晴,大雨無久落」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我們中華民族已經有5000年悠久的文化歷史了,因為我們是傳統的農耕大國,大部分的人也都是農村人,所以流傳下來的很多文化都和農業有關,而其中在農村流行的很多的農村諺語,也是祖輩們根據經驗凝練而成的文化寶藏。
  • 農村種植諺語「芝麻茬種了瓜,大馬車往家拉」有沒有道理呢
    農村諺語「芝麻茬種了瓜,大馬車往家拉」這是什麼含義?這是一句關於農村種植的諺語,俗語說的描述大豐收雖然有一些誇張,其實也是具有一定的科學依據,道理很簡單,為什麼芝麻茬種了瓜,就能收成好呢?其實是芝麻屬於典型的不能重茬種植的農作物?
  • 農村諺語「蓋房不落斷,落斷無三代」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對大多數農民來說,最重要一生中的三件大事是:蓋房子、結婚和生孩子,在這三件大事中,蓋房子無疑是最重要的。說起在農村蓋房子,有很多事情要注意,關於蓋房子也有很多俗語,比如「祖墳出人,屋場發家」,「蓋房不隔月」等等,「蓋房不落斷,落斷無三代」是什麼意思?
  • 農諺「大雪紛紛是豐年,大雪不寒明年旱」蘊含了什麼含義?
    農村傳下來很多諺語,相信大家都聽過!「大雪」節氣就有這句「大雪紛紛是豐年,大雪不寒明年旱」,它在農業生產中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那麼,它究竟說的是什麼意思?又蘊含什麼含義?對於農業生產真有那麼重要嗎?在現代農業生產過程中究竟靈驗嗎?
  • 後天立冬,農村俗語:「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老話很靠譜
    導讀:後天立冬,農村俗語:「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老話很靠譜後天也就是農曆的九月二十二,我們將會迎來冬天的第一個節氣:立冬,立冬節氣也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十九個節氣,立冬的到來,宣告著寒冷的冬天真正拉開帷幕,氣溫越來越低
  • 北方農村常說「雷打雪,遍地賊」,這句話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即農村約定俗成的諺語、老話,經過幾千年來的積累和更迭,告訴我們很多道理。其中很多觀點和現象在現在也隨著時間一一得到了驗證。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句俗語「雷打雪,遍地賊」與天氣有關,在北方農村比較常見,一起來看看是啥意思吧!北方農村常說「雷打雪,遍地賊」,這句話啥意思?
  • 農村諺語大全
    曾經在種莊稼人中,傳念最多的農諺是:土地是個聚寶盆,又出金來又出銀;穿靠棉來吃靠田,人勤地能出金磚;人勤地不懶,收的糧食吃不完;農業興、百業旺,糧食不收沒指望;莊稼地裡不打糧,萬家買賣都倒行。還有:季節一把火,時間不等人;打鐵看火候,種莊稼趕時候;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季等等。
  • 可信嗎?「雷打冬」的天氣,會出現「十個牛欄九個空」的情形嗎?
    導讀:今年出現「雷打冬」的天氣,會出現「十個牛欄九個空」的情形嗎? 今天從很多地方都得到印證,很多地方出現了打雷下雨的情況,雖說打雷的頻率不是很高,但是也很明顯感覺到雷聲轟轟,隨後大雨落下,昨天很多地方出現盛夏的30℃的溫度,今天又出現雷聲,讓農民們不免想到了夏季的雷陣雨天氣。
  • 「一九一場雪,豬狗不吃黑」是什麼意思?農村農民講俗語
    農村有經驗的老農民常說「一九下場雪,豬狗不吃黑」,朋友們,您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嗎?這裡的「一九下場雪」存在兩種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是在一九寒天的時節裡降一場雪,那麼,豬與狗就再也不用吃黑糧了。這裡的黑指的是黑色的食物,例如高粱等粗糧。
  • 農村諺語:「不看家中寶,只看門長草」是什麼意思?
    民俗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句咱們農村的諺語俗語:「不看家中寶,只看門長草」。這句話是啥意思呢?說的是什麼道理呢?你聽小妮給你仔仔細細的精講一下這句諺語。家門其實咱們農村的看人的諺語不僅僅有這個,小妮接下來再給我們大家介紹幾個咱們農村流傳下來的識人的諺語,和我們起初介紹的諺語相關,大家可以聽一聽,到底是不是這麼個道理。
  • 農村諺語「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是什麼意思?
    其中,有一句農村俗語「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我們很難從字面上理解這句諺語的深層含義。其實,這句話是從幾千年的傳統生活中汲取的經驗教訓而來的,從字面上講,他告訴我們,當你一個人的時候,不要一個人去廟裡,當你兩歲的時候,不要呆在井邊,你最好不要一起抬樹,事實上他背後還有一句話,那就是,一個人坐著,不要靠在柵欄上,也就是說,當你一個人呆著的時候,你不應該去池塘邊。那麼這些詞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諺語「男怕穿鞋,女怕戴帽」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我聽過一句老話,年輕的時候我沒有明白,但現在我逐漸知道男人害怕穿鞋子,女人害怕戴帽,這說明老年人老了害怕「男的穿鞋,女的戴帽」,為什麼?一、男人不敢穿鞋子。這意味著一個人老了,身體有問題,他的腿和腳腫得很厲害,如果連鞋子不能穿,陽壽的時間不長,離他去世的日子不遠了,他的家人可以早點為將來的事做準備。二、女性恐懼戴帽。
  • 農村古話「早市不買肉,晚市不買豆腐」,說的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古言、古語、古話,都是經過數代農民生活經驗總結的結晶,自然有其特定的存在含義。這句「早市不買肉,晚市不買豆腐」說的什麼意思呢?是說在菜市場上,早上不要買肉,晚上不要買豆腐。為什麼呢?早上的肉多數是新鮮宰殺的,肉鮮價貴,所以農民朋友們總結出經驗來了,早上不去買肉,要買都是下午買。況且,生意場上還有一個說法,早上生意不還價,肉價那麼賣,還不能還價,當然就約定成俗似的早上不去買肉了。而豆腐呢,是古今農民都喜歡吃的食物,同樣的道理,早上豆腐都是新鮮出鍋的,早上豆腐當然好,並且價格不貴,一斤肉要買多斤乃至十斤豆腐,於是早上都喜歡買豆腐便成習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