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東珠海,有這樣一群人:入戶摸排時,有她們的身影;服務群眾送菜到家時,有她們的身影;一線消殺滅菌時,有她們的身影……她們就是在「疫」線貢獻巾幗力量的社區工作者。在平凡的崗位上,她們默默守望,用行動詮釋著初心與使命。
「疫」線傲立,不懼嚴寒的「梅花」
珠海香洲鴻業社區黨委書記徐梅花,紮根社區19年,疫情來襲,她衝鋒在前,帶領社區工作人員傾力戰鬥56天,有效確保社區各項防疫工作有序開展。
徐梅花(左一)
1月20日,徐梅花接到上級通知:轄區出現珠海市第四例確診病例!得知消息,十多個業主群頓時「炸了鍋」。徐梅花知道,妥善安置密切接觸者,安撫群眾情緒尤為重要。
第一時間掌握密切接觸者信息,迅速安排消毒消殺;利用電子屏、微信群等渠道宣傳防疫知識;挨家挨戶上門安撫確診病例樓棟居民情緒......身體不適的徐梅花,「連軸轉」兩天,出現眩暈狀況,也只是簡單調整,便投入到新的防疫工作中。
徐梅花(右一)
疫情防控,摸排走訪必不可少。面對轄區內15個小區,2555戶的巨大摸排量,徐梅花連日帶隊入基層,彼時缺少防護物資,一個口罩、一件藍色風衣外套成了她最親密的「戰友」,除排查工作外,了解隔離人員動態、社區維穩、輿情處置、動員社區黨員等等都是她的工作內容,轄區的背街小巷,遍布她「藍色」的身影。
「媽,說好休息的,為什麼又要出門?」面對女兒的勸阻,她笑著說:「你媽是幹居委會工作的,還是一名黨員,我不上誰上。」
內斂質樸,蕙質蘭心的「紫羅蘭」
189位居家隔離人員的管理保障,21個微信工作群消息日夜閃動,這是珠海香洲梅華街道黨建辦負責人、現任鴻業社區黨委書記特別助理左輝瑩的工作日常。買鈣片、買學習用品、取快遞、處理垃圾……面對服務對象五花八門的要求,她總能妥善安排。
左輝瑩(右)在登記居家隔離人員的生活需求
對左輝瑩而言,最困難的莫過於居民的不理解,有一戶居家隔離人員,要求物業公司每天到指定超市買最新鮮的食材、一天只買半斤肉,青菜只要「寧夏青」,不要「本地青」和「上海青」……種種要求,讓物業公司叫苦不迭。得知情況,左輝瑩耐心細緻地做雙方工作,讓居民認識自身的不妥,最終達成和解。
左輝瑩(左一)
在做好承接66名重點疫區未返珠人員的穩控工作時,因疫情防控導致不能返珠,引發了他們的一些負面情緒,左輝瑩也成了「出氣筒」,面對指責,她耐心溫柔,用200多個電話溝通取得居民的理解,答應待疫情結束後再返珠。
不畏艱險,韌性十足的「扶郎花」
「我發燒了,快送我去醫院。」1月31日剛上班,一個居民來電,讓大家繃緊神經。「讓我去,我家有老人照顧孩子」珠海香洲鴻業社區居委會副主任周麗貞主動請纓,帶領社區醫生趕往居民家中確認情況,經體溫測量,確認這名居家隔離人員低燒。
周麗貞
隨後,周麗貞聯繫120,將其送至定點發熱門診。事後,物業工作人員問她:「跟發熱人員密切接觸,存在被病毒感染的風險,你怕不?」她回答,「我不怕,疫情當前,我沒有理由退縮!」
「幹什麼的!敲什麼敲!讓不讓人睡覺啊!」在出租屋排查中,居民不配合的情況時有發生。有一次被拒絕後,周麗貞在門外等候20多分鐘,最終打動了出租屋的居民,開門配合排查登記。
周麗貞在排查出租屋情況
巡大街、走工地、入戶排查,宣傳防疫知識、安撫居民情緒……周麗貞在不同角色中切換,而這種水滴石穿的工作態度,始終伴隨著她。
溫和有禮、剛毅不屈的「君子蘭」
同事們戲稱「大表姐」的周月麗,是珠海香洲鴻業社區的工作人員,承擔著社區疫情摸排數據的核查、填報工作。疫情暴發正逢春節,外地來珠海探親、珠海外出返鄉、加上轄區出租屋較多,鴻業社區人員流動複雜,數據的精準填報,則成為上級工作決策的重要基礎。
周月麗承擔著社區疫情摸排數據的核查、填報工作
在疫情初期, 周月麗每天平均接打100多個電話,手機、座機輪番聽,仔細詢問居民的情況。巨大的工作量,讓周月麗常常說到口乾舌燥也顧不上喝水、上洗手間,時常午飯晚飯一起吃。長時間、高頻率地使用手機,讓她時常出現耳鳴和頭暈,平常講話細聲細語的一個人,都難得變成了大嗓門。
因休息時間不夠,她的夢話都是:「你什麼時候回來,登記了嗎……」
純真誠摯,香氣怡人的「茉莉花」
「西紅柿二斤,土豆三斤,萵筍兩根,鴨梨一斤……」珠海香洲鴻業社區非戶籍委員盧夢娜,成為了居家隔離人員「後勤部長」。從1月23日開始,盧夢娜都會提前一天通過微信或電話,詢問登記居家隔離家庭需要購買生活物資,以便第二天進行統一採購,並逐戶將物資送到居家隔離人員家中。
盧夢娜為居家隔離人員送生活物資
送物資上門的同時,盧夢娜還帶領社區醫生,為居家隔離人員測量體溫,同時安撫他們的情緒。每次將物資送達後,隔離對象總是親切說:「辛苦了!這個冬天不平常,有你真好。」(珠海市婦女聯合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