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日本」日本人都瘋狂追隨的東瀛書法篆刻名家——晉鷗

2020-12-24 MC東京

晉鷗,文藝學博士。他是在日華人中少有的集書、畫、印及收藏為一身的藝術家,多才多藝,藝術造詣深厚。特別是在篆刻領域,可謂是引領在日華人篆刻藝術走向縱深的一面旗幟。

晉鷗來日29年,一把刻刀、一支毛筆,遊藝島國東西南北,刻印2萬多方,書畫作品不計其數,他說,「藝海無涯,為勤是岸,必將窮一生精力而求之。」

現在的晉鷗是日本華人文聯主席、全日本華人書法家協會主席、日本華人印社常務副社長、產經國際書展評委、北京語言大學書法篆刻研究所客座教授、中國篆刻藝術院研究員、西泠印社社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在日本有「晉鷗藝術學院」和「晉鷗藝術館」。中央電視臺華人世界頻道曾對他作專題介紹。

晉鷗說,作為中國的書畫藝術家在日本,應該承擔起向日本社會展示中國藝術的職責,「我要讓日本人覺得至今我們還是他們的老師。」

近日,MC東京記者採訪到了這位身在異國他鄉堅持弘揚、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德藝雙馨的書畫篆刻藝術家——晉鷗。

藝術無止境 東渡日本海外求藝

走進晉鷗在日本的寓所,客廳正中懸掛著吳昌碩的石鼓文「鄰春山房」匾額,左側的牆上掛著吳讓之的篆書「閒居」匾額,通往書室的門牆上,掛的是尹秉綬隸書「梅柳草堂」。房間雖然不大,但卻透著古色古香。晉鷗說,生活在這樣的環境裡,每天都好像在和古人對話,美的感受漸漸地融化在心裡。

晉鷗學生時代受父親啟蒙學習書藝,師從錢君匋、劉江、韓天衡、陳舜今等書畫名家,而後在桐鄉市君匋藝術院從事書畫篆刻研究工作。那時的晉鷗,在名家的指點下,書法、篆刻作品就已在全國大賽中20多次獲獎,並在上海舉辦了個人書畫篆刻展,出版了個人書畫篆刻作品集。

然而,正當晉鷗在國內書畫、篆刻界嶄露頭角之時,朋友送給了一本《日本當代書法篆刻集》,敢於創新的日本書法讓晉鷗眼前一亮。為了深入了解日本書法藝術,開闊自己的視野,晉鷗暗下決心要去日本學習書法。

1992年,34歲的晉鷗身負家鄉父老親人的厚望,帶著師友們的囑託,東渡日本,開始了艱辛的海外求學、求藝生涯。

從零開始艱難中融入日本藝術圈

到了日本,一切都得從零開始。從語言學校再到東京學藝大學,晉鷗和其他留學生一樣,一邊努力學習,一邊打工賺取學費。「記得那時,為了減少開支住在只有9平方的房子裡,為了攢學費,不得不同時打兩份工。」

然而,身在異國他鄉作為一個外國人要融入日本的藝術圈,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邊打工一邊鑽研藝術的晉鷗,1994年在一位日本朋友的推薦下,進入了日本三越百貨刻章。

晉鷗告訴MC東京記者,「記得,當時有一位80多歲的日本老太太找到我,她帶著多年前丈夫從中國買回來的20多方印石,丈夫是中國篆刻愛好者,前幾年過世了,於是她便想把這些印石刻成章完成丈夫的心願。」這些印章並未給晉鷗帶來多少收入,但在那一刻,晉鷗第一次感受到了東渡日本的價值。

漸漸地,晉鷗的篆刻進入了日本藝術界的視線,東京學藝大學碩士畢業後,也正式開啟了職業書法篆刻家生活。「那時候一天中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刻章,最長一天刻了16個小時。沒辦法啊,雖刻章是自己的愛好,但也是迫於生活壓力。」晉鷗笑著說。

走向卓越 日本藝術圈聲譽驟起

在晉鷗的不斷努力下,他不再為生計手提刻刀奔波於鬧市,他的作品在日本藝術圈也有了一些卓越成就。他的篆刻功底已經達到對所有的篆字瞭然於胸,刀法嫻熟,乾淨利落。在這樣紮實功底下,他的作品也是別具新意,小小方寸精巧構思、精雅絕倫,活靈活現。尤其是在印語、印面、印框的文字與圖形處理上,他繼承發揚了趙之謙、吳昌碩之路,並有新的拓展。

晉鷗借鑑了古代碑瓦、壁畫、造像。如,他的作品有融入日本浮世繪、埃及壁畫的技法風格,也有融入了畢卡索、梵谷繪畫藝術中的抽象造型,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

中國美術學院教授、西泠印社社長劉江先生這樣評價說,「晉鷗書法,個體擅長,基礎紮實,功力深厚。篆刻作品,字法考究,章法平穩中有變化,字中見刀意,筆情墨趣,並能繼承秦漢與明清傳統,尤得趙之謙、吳昌碩的印外求印,廣收博採,融化出新境界。」

來日不到10年的時間,他作品幾乎遍及日本全國,並得到眾多日本書畫界專業人士的認可,他成了日本各大博物館、美術館、百貨店畫廊等展館的新寵,他的作品在幾十家日本博物館、美術館銷售,可謂是在日本書藝篆刻界聲譽驟起。

2002年,晉鷗在日本野田市成立了「晉鷗藝術學院」,輔導日本人進行書法篆刻繪畫學習。同時,為促進中日書藝交流,推介中華篆刻技藝,晉鷗還在日本多地開設篆刻書藝學校,廣收門徒,成為日本年輕人及在日華人追捧的篆刻名師。

藝術無國界 架起日中友好的橋梁

晉鷗在學習書法篆刻的路上有人說他是「一根筋」。「沒錯,的確是這樣,因為我喜歡書法,喜歡篆刻,沒有人能阻擋我的創作熱情。一個人做任何事情,只要持之以恆,一定會功夫不負有心人。」

對於如何學好書法及篆刻,晉鷗說,「我覺得學習書法一定要臨摹古代優秀的碑帖,學習篆刻一定也要臨摹秦漢古鉨、明清流派印章,這是給學習者在藝術道路上指引一個方向。」

晉鷗介紹,「在日華人藝術家大多從事書畫教育工作,在全世界能夠單單依靠書法教育生存的,大概只有中國和日本。然而,一個華人藝術家想要在日本立足,首先需要具備堅實的功底、豐富的精神內涵和強烈的藝術表現力,只有這樣才有可能站住腳,最終得到日本主流藝術界的認可。」

晉鷗除了自己的藝術創作外,還積極參與、組織中日文化交流及和社團活動。

晉鷗藝術館成了他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根據地,不少日本書畫愛好者從各地慕名而來,專門向晉鷗學習中國傳統文化藝術。

晉鷗還利用自己在日本的人脈資源,接待國內各種書法代表團訪日,為他們與日本書法家交流牽線搭橋。20多年來,多種類型的大型書畫展,如日本產經國際書畫展、中日韓三國書法教育學術研討交流展、全日本華人書法家協會迎春送福書畫展等,在晉鷗的牽頭下成功在日本一屆一屆的舉辦,還協助西泠印社在日本舉辦「西泠印社赴日三大展」及《書法報》「扶桑訪帖」七十多人的訪日代表團來日交流訪問等等。同時,他積極促使有100多批日本政治、經濟、文化學者、書畫家到中國訪問及參加書畫展。

「這不僅僅是藝術的展示,更是情感交流,它慰藉了海外僑胞們濃濃的思鄉情,同時又架起日中友好的橋梁。」

藝術永恆更多中國名人字畫回鄉

在東渡日本的這些年,除了書畫篆刻外,晉鷗還有另一重要身份——收藏家。

在參觀了數以百計的日本公立、私立的博物館和美術館,拜訪了數十位日本的書法家和收藏家之後,晉鷗發現很多的經典書畫作品流落在日本,他眼眶溼潤了,也就在這個時候,他暗下了決心,要以自己的微薄之力,讓這些中國名人字畫走上「回鄉」之路,哪怕是一件十件也行。

那些年裡,晉鷗作為日本藏家的代理人開始和中國的拍賣公司打起了交道。晉鷗想,自己雖然買不起高貴的名人書畫,但也要為文物回流出一份力。

「不過平心而論,在日本購買中國的名人字畫,一是保存得好,二是價格空間相當樂觀。」經過晉鷗熱情又誠摯的周旋,近千幅中國名人字畫先後流向上海和北京。這些名人字畫中,不乏有王鐸、黃道周、傅山、吳昌碩、齊白石、傅抱石等大家的作品。

在多年的經驗積累下,晉鷗也開始了「以藏養藏」,並慢慢以自己的學術經驗成為日本收藏界極具代表性的實力藏家。晉鷗說,他在收藏方面的成功得益於時代,但也難以忽略他多年積累下的豐富閱歷與眼光。

那幾年,晉鷗挑燈夜戰研究了幾百本中國拍賣圖和有關藝術書籍,從東京的畫廊到大阪的古董商,從年近古稀的日本收藏家到地方上瀕臨倒閉的私人美術館,從他們手上晉鷗收集了中國名人書畫數近千計,而其中什麼作品應該留下,什麼作品應該轉讓,晉鷗在一次次的實踐中積累了經驗,其中難免有失敗「交學費」的例子,但最終還是在他的實力功底下逐漸進入良性循環的軌道。

在晉鷗的眼裡,收藏藝術品不僅供自己借鑑和學習,也是社會共有的精神財產。晉鷗說,「人生最多能活到一百歲,藝術品卻是永恆共有的,所以希望自己收藏的藝術品,最終都能有一個良好歸宿。」

如今,晉鷗在自己的故鄉浙江桐鄉,也開辦一個晉鷗藝術館,他想將這些年苦心尋覓的翰墨珍寶,一件一件如數地帶回到故裡。不過,由於疫情影響早已落成的藝術館推遲了開館,但晉鷗相信已經離他想要實現的願望不遠了。(MC東京記者 陳燕)

END

歡迎投稿,內容審核通過,即可免費為大家編輯成圖文。

一經採用,官網及MC東京將同時發布。

歡迎您提供新聞線索,歡迎您把「在日華人身邊人的故事」寫成簡要的文字傳至郵箱,信息請務必寫明推薦人姓名、聯繫電話,被推薦人姓名。同時,歡迎各方合作。郵箱地址:78025900@qq.co

相關焦點

  • 從未踏足日本卻仍然名震東瀛|日本人眼中的吳昌碩藝術
    其書法篆刻也隨之備受歡迎,如此在日本出現了「吳昌碩熱」……以詩書畫印「四絕」而被譽為「中國最後的文人」的吳昌碩(一八四四年~一九二七年),其一生中曾與不少日本人士有過交往。筆者多年來研究吳昌碩與日本人士的交流情況,僅從文獻記載上便發現,與吳昌碩有過交往的日本人士多達九十餘位。
  • 逆襲者徐昌明書法作品最新 南通書法名家 逆襲
    逆襲者 逆襲者書法圖片「―に転じる」通過一些日本電影與ACGN作品影響,後也成為中國網路遊戲常用語,區別於正常的由玩家向NPC發動攻擊的方式,指在逆境中反擊成功。逆襲表達了一種自強不息、充滿正能量的精神。
  • 月是故鄉明,人是故鄉親
    月是故鄉明,人是故鄉親。今年雙節長假期間,記者採訪了4位桐鄉遊子,他們中有兩位千裡迢迢回到了桐鄉,另兩位因種種原因仍身在異鄉。他們都通過鏡頭表達了對祖國、對家鄉的惦念與祝福……朱永官旅日華人書畫篆刻家、博士,日本華僑華人聯合會副會長,日本浙江僑團聯合會名譽會長現居地:日本·東京「兩節今宵明月共,天涯遊子故園情。」
  • 第二十屆北京書法篆刻精品展暨書法篆刻臨帖展開幕式成功舉辦
    11月13日,由北京市文聯、北京書法家協會主辦的「百年序章」第二十屆北京書法篆刻精品展暨書法篆刻臨帖展在北京民族文化宮開幕。北京書協副主席田伯平 北京書法篆刻精品展創辦於1996年,迄今為止,已成功舉辦了19屆,成為北京書協的品牌性展覽賽事。此次展覽是臨帖專項展,旨在考量參賽選手從臨摹到創作的轉化過程,也是對北京書壇學習和研究書法經典碑帖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和檢閱。
  • 2020東亞文化之都書法篆刻展開展 近百幅作品展「漢字之美」
    11月21日,2020東亞文化之都書法篆刻展在揚州市美術館開幕。 崔佳明 攝中新網揚州11月21日電 (記者 崔佳明)2020東亞文化之都書法篆刻展21日在揚州市美術館開幕,近百幅作品令觀者感受中日韓書畫藝術之美的同時,領略漢字之美。
  • 永字牌篆刻刀:更行更遠,延續篆刻刀具傳奇
    篆刻這門傳統藝術將書法與鐫刻相結合,發展至今已有三千多年。小小一方印中蘊含著豪壯飄逸的書法、對稱和諧的構圖、精準生動的刀法,「方寸之間,氣象萬千」。在漫長的篆刻發展史中,稱手的篆刻刀是名家名匠們篆刻一方「氣象」不可或缺的工具,陪伴篆刻匠人們觸摸金石,創造佳品。古人所用刀具今已不可追,但今人的首選刀具非永字牌篆刻刀莫屬。
  • 維舟:日本是怎樣變成「東瀛」的
    在現在看來或許不可思議的是,清末之前但凡提到「東瀛」,都不是指日本,而是指這些濱海之地。明初崇明籍詩人秦約提到「東瀛」時,其實是指崇明島;清代崇明詩人楊家駒(雍正十二年秀才)《木棉歌》中一句「東瀛蕞爾種偏多,七分棉花三分谷」,則更明確是以「東瀛」指本鄉。
  • 迪斯尼電影「瘋狂動物城」即將登陸日本 上戶彩領銜
    迪斯尼電影「瘋狂動物城」即將登陸日本 上戶彩領銜 動漫 178遊戲網 ▪ 2016-03-14 14:50:46
  • 上海書法篆刻大展:呈現當下創作,獲獎入展者趨年輕化
    展覽現場展覽現場走進中華藝術宮「上海市第十一屆書法篆刻大展」展廳,在悠揚的笛聲中,精心裝點的瓶花,仿古家具、雅致的點茶、焚香與書香墨香相映襯,現場呈現了一幅幅涵蓋真草隸篆行五體的書法作品與篆刻,有清新怡人的小楷或行書,也有古拙蒼勁的篆隸作品。
  • 日本外務省在京傳播地方魅力 感受「東瀛匠心」
    原標題:傳播地方魅力——日本外務省在京舉辦「東瀛匠心」系列活動如果說起去日本旅遊,東京、京都想必是絕大多數人的第一選擇,很多人對日本的印象也都來源於此。然而就像外國人來中國旅遊一樣,在去過了北上廣之後,越來越多的外國遊客向地方進發,東北、四川、西藏,這些地區有著和「標誌性城市」太多的不一樣,當你愈發深入了解到它們獨特的地方風情、文化魅力時,越會感到中國的博大精深。
  • 日本皇族邀宴奉上傳家禮物!《臺北物語》Tony紅到國外
    「Tony」邱志宇因演出《臺北物語》爆紅,恰巧「熱海國際電影節」策展成員在臺欣賞驚為天人,對該片獨特創意與實驗精神印象深刻,於是邀他及製片餘峰銘赴日參加影展。他上周抵達日本,向來力挺電影產業的清和天皇后裔「源尊義家族」更是親自出面接待他,讓他受寵若驚。
  • 日本人為何痴迷中國文化?
    而日本人對於書法的這份喜歡,到現在都仍然沒有被澆滅,所以他們國家的書法普及率很高。 甚至五六個日本人中就有一個練書法的!(當然這個練書法並不是指職業,只是說掌握這項技能) 這都是因為,日本書法有著比較完善的教育體系。
  • 黎向群:嶺南篆刻研究略顯弱勢
    夜學院開設書法篆刻專業。由吳子復、秦咢生、麥華三、李曲齋、朱庸齋、莫鐵、馬國權等老一輩書法篆刻名家任教,容庚、商承祚等著名學者亦親臨講課。文史夜學院的創辦,打破了過往師徒相傳的書法教育模式,培養了一大批書法篆刻人才。  1963年,廣東省書法篆刻研究會(廣東省書法家協會前身)宣告成立,並開展了一系列的書法篆刻活動,掀起了群眾性的學習書法篆刻熱潮。
  • 500多年前的大明書法奇才,他的字被日本人奉為「至寶」!
    在500多年前的大明朝,有一個人引領了當時的書法潮流,不僅在國內聲名遠播,就連日本人都對他十分仰慕。姜立綱提完字之後,日本人很是高興和興奮,每每都說「此中國惠我之至寶也」,他們頗以為傲。從這件事可以看出來,姜立綱的書法能被日本人奉為至寶,他的書法水平在當時絕對是首屈一指的。
  • 《日本人瘋搶設計師聯名衣》UNIQLO「+J」系列發售 以為是中國 其實是日本
    日本服飾品牌UNIQLO與時裝設計師Jil Sander合作推出的「+J」系列聯名商品於上個星期五
  • 倭、大和、日本、東瀛、扶桑,日本的這些稱呼都是怎麼來的?
    大家知道,對於一個國家來說,除了正式名稱外,通常還有些別的稱呼,以中國為例,除了「中國」外,還有華夏、九州、神州、中土等各種稱呼;而日本也是一樣,除了日本之外,還有倭、大和、扶桑、東瀛等,那日本的這些稱呼又是哪裡來的呢?
  • 日本麥當勞 ——「大數據」中淘金
    住在日本東京足立的千代,習慣周末早晨到離家附近的麥當勞來杯咖啡。星期五中午,她的手機裡傳來了麥當勞推出周末新品的資訊,還附上專屬於她的優惠券,她決定隔天去試試。周六早上,她和先生到了麥當勞,用手機應用程式裡的優惠券觸控點餐,再用手機錢包結帳,「您累積的點數可以折價100日元喔,這次要用嗎?」店員笑眯眯地問她。
  • 書法篆刻藝術家薛平南翰墨舞霞天
    華夏經緯網6月1日訊: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薛平南晚號「霞翁」,近期在臺北中山畫廊舉辦《翰墨舞霞天》大展,滿壁連屏書法頗見恢弘氣象,滿櫃印石篆刻極盡博雅精美,古詩「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恰可形容其書印展品之豐美、藝事成就之輝煌。
  • 日本新年號「令和」意外掀起字體之爭
    翻開《中國書法大字典》,可見茂住筆下的「令和」深具唐代楷書名家遺風,「令」字可對應歐陽詢的《九成宮醴泉銘》,「和」字則承自柳公權的《玄秘塔碑》。 書法愛好者眼中的「令和」,是經過精密計算的結晶。圖片來源/u39 的 twitter 此外,「令和」二字點畫搭配精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