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當恆大斥資上億從廣州足球俱樂部手中接過廣州隊並更名為廣州恆大時,沒有人會料到這支曾被視作「魚腩」的球隊,竟會給中國職業足球帶來如此深遠的影響。
與十年前相似的是,進軍汽車領域的後起之秀恆大,憑藉高舉高打的戰略步驟,連過品質、技術、產能三大難關,讓眾多新能源車企望而生畏。
品質關:建豪華「朋友圈」,造一流恆馳
為了打造「人人見,人人哇」的高品質恆馳,許家印走訪了23個國家、47個城市,先後考察了58家全球汽車工業龍頭。奔走大半個世界的許家印,與4家工程設計龍頭、15位造型設計大師、110家龍頭供應商合作,建立起三大世界級「朋友圈」,保障恆馳的品質。
可以說,恆大造車從一開始就是站在眾多巨人的肩膀上。也正因如此,恆馳1一經曝光,便獲「滿堂喝彩」。
流出的視頻和照片中,豪華雙色車身、獨特溜背造型、線條流暢的恆馳1,以神仙顏值的外觀,搭載宇航級旗艦智能座艙、全球首創超大三聯屏、百度+騰訊雙生態5G互聯技術等頂級配置,一出手便是「王炸」。
不難預見,如此一流品質的恆馳,將成為未來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爆款」。
技術關:用資本換技術,換道超車
在你追我趕的新能源汽車賽道上,恆大用短短兩年多時間,便能取得從「一窮二白」到「新車路跑」的成績,與其「用資本換技術」「用技術換時間」的做法密不可分。
通過國際收購與合作等模式,恆大與世界頂級超跑科尼賽克、動力總成巨頭德國hofer、工程技術龍頭德國BENTELER和FEV集團等強強聯手,在動力總成、3.0底盤架構、先進整車製造等各領域關鍵環節擁有世界最頂級核心技術,讓恆馳站在超前的起跑線上起跑。
不止有頂級技術,恆大造車還有世界頂級科研團隊的「助攻」。
恆大全球電池研究院擁有核心科研團隊超800人,領頭人是原韓國SK集團電池研究院的院長李浚秀;恆大汽車全球研究總院在全球擁有3200多名科研人員,全力推動核心技術的科研攻關。
強大的科研團隊和科研實力,將成為恆大造車路上的「永動機」,推動其不斷向前進。
產能關:黑科技基地,1分鐘產1輛車
能否實現量產是每個新能源車企必須打通的一道關卡,恆大打造高端智能「黑燈工廠」,助力恆馳高效量產。
目前,恆大在上海、廣州均按照工業4.0標準建設兩大基地已進入試生產環節,通過世界最先進智能製造,全面達產後可實現「1分鐘生產1輛車」的「光速」。
這也昭示著,恆馳明年順利量產基本已是「板上釘釘」之事。
按規劃,恆大汽車要在2025年前實現年產能100萬輛,2035年前達500萬輛。
而先進的智能製造工廠,無疑已成為恆大實現這個宏偉目標的底氣和信心所在。
從房地產到體育,再到新能源汽車,世界五百強恆大在主業持續騰飛的基礎上,不斷尋找新的增長極。未來隨著恆馳量產,恆大綜合實力不斷增強,其必將劈波斬浪,構築起「多點開花」的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