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一些皇帝稀奇的死法。
一,秦武王嬴蕩。
他有一個愛好,就是舉重,所以就從全國找了很多的大力士來比賽,有一次呢,他到周朝去辦事情,然後看到一個鼎,然後就跟別人比,看誰能舉起這個鼎,他是舉起來了,可是呢,支持不住,鼎掉下來,砸到腿,當晚就不行了。
二,晉孝武帝司馬曜。
他呢,跟張貴妃唱酒,他喝醉了,還要喝,還要張貴妃也跟著喝,張貴妃可不願意喝醉就拒絕了,說要回去休息了,司馬曜一聽,好呀,說:你不喝是吧,我把你的貴妃給廢了。
張貴妃一聽,哦,是吧,然後用被子把司馬曜給捂死了。
三,晉景公姬獳。
晉景公生病了,做了一個惡夢,就找人來解夢,這個人說:呀,你恐怕是命不久矣,吃不到今年的新麥了。
新麥到了,晉景公想吃,一看,沒事呀,他還特意叫那個人看到新麥飯,然後再把他殺掉,然後就能吃上新麥飯了。
可是剛想吃,肚子一疼,得上廁所了,可沒想,掉進廁所,給淹死了。
四,商王武乙。
武乙他不信天神,把做成人偶,各種欺負,可是有一天,他讓雷給劈死了。
五,北魏孝文帝拓跋宏
拓跋宏大家都熟吧,他的皇后不太安分,趁拓跋宏不在宮中,給拓跋宏帶了不好的帽子,拓跋宏一氣之下就死了,臨死前,他交待了自己的弟弟要除掉這個皇后。
以上故事多出自於《資治通鑑》,《資治通鑑》是史書,更是古人智慧的寶藏,有修身齊家、做人處世之道,曾國藩讀數遍,稱它「論古皆折衷至當,開拓心胸」:
如《資治通鑑》講唐太宗用人之道:「用人如器,各取所長」,使用人就如使用器物一樣,要能揚長棄短,量才而用。
當然,《資治通鑑》是文言文,如果大家沒有古文功底,可以選擇白話文,但白話文就存在一個翻譯的問題,如果版本不好,翻譯出來的東西就不準確。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這套書尊重原文,逐字逐譯,不多增一個字,以求貼近、還原《資治通鑑》本義。不以「現代眼光」作解,更不平添枝葉。而且是全本。
做為歷史愛好者,入手這一套非常划算,因為這一套在平臺做活動,一套6大本,只要69,可以說是很超值了。
愛好歷史,家裡一定要備這樣一套書,沒事的時候翻一翻,就會發現看問題的角度會完全不一樣。大家可以點下面的連結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