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是我這一年來的救命藥。」
——讀者阿張
讀者阿張是單向君在今年的一次線下活動上的偶遇的。記得那場活動是疫情解封以來我們第一次線下活動。可能是對疫情還有所顧忌,當時到場的人好像並不太多,所以我們就有一搭沒一搭的聊了起來。
就在上周的一場活動上,我們又見面了。活動結束後阿張跟我說「書,是我這一年來的救命藥」。我當時沒有多想甚至腦海裡閃現了一股子莫名想法:「怎麼書還成了救命藥了?」
直到最近我們準備做一系列年終企劃。艱難的 2020 毫無預兆地將殘忍甩在了我們面前,生活糟糕到我們甚至想不到可以用什麼來總結這一年的心路歷程。不知怎麼的,我突然想到了阿張那句話,出於好奇,我問了一下他說出那句話背後的故事。
生活變得異常艱難,但所幸我們也沒有放棄努力。我們想盡辦法突破眼前的困境,書、電影、音樂等等成了我們面對困難時的有力武器。
所以,2020 年年終企劃第一期,我們就先從書店人的年度書籍開始吧!
@單讀編輯 h33:
向後人介紹一位博學、有趣的知識分子是件難事,但從此我們有了《漫長的星期六》。這本書整理了法國記者洛爾·阿德勒於 2002 年到 2014 年間與斯坦納展開的一系列談話。斯坦納從童年時克服殘疾講起,回憶他們家從納粹迫害下倖存的奇蹟。他們交談的話題涉獵廣泛,斯坦納的興趣、學識和關切展露無遺。在生命最後階段,斯坦納也說起自己的遺憾,以及如何面對死亡。
斯坦納的批評熱情不止於人文學科、英美語言。他擔憂反猶主義的抬頭,同時也反對猶太復國主義,目睹以色列對巴勒斯坦的行為,他覺得解決猶太人問題的方案,是成為「地球的客人」;他也擔憂今天的閱讀環境,在全面商品化的社會裡,我們該如何保衛書籍,如何改善今天年輕作者困難重重的處境等等。斯坦納坦誠得驚人,批評之餘,也不乏固執、偏見。他的觀點並非全然正確,但在記者的追問下,他的真誠和自省意識始終很動人。
@單讀編輯 劉建中:
相比於市面上大部頭的加繆傳記,《尋找<局外人>》實際上是在為一本書立傳。在初次出版 74 年後,這本書僅在法國一地就已售出 1030 萬冊,與《小王子》並駕齊驅。
1940 至 1941 年間,《局外人》的手稿在戰時經歷了不可思議的傳閱,從奧蘭一路到巴黎,從未佔領區到佔領區,並受到了當時巴黎文學圈最耀眼的巨匠馬羅爾的青睞;戰爭讓一切都在延誤,加繆因此接受了伽利瑪出版社未籤約就出版的請求;經濟支離破碎,緊俏的印刷草紙、高昂的運輸和燃料費用、艱難運營的出版社,加上德國侵略者的審查、反猶氣焰的高漲,一切都是潛在的不確定性……
這部文學經典的命運聯繫著加繆,也聯繫著那個風起雲湧的時代,但卻深刻地探究了一個人「消極的真相」,以及,當意識到這世界對我們的存在完全漠不關心時,人還要不要活下去。《局外人》出版後,加繆迅速但謹慎地投入抵抗運動,他記錄了時代,但沒有接受壓迫;他選擇了鬥爭,而不是沉默。加繆說,《局外人》不是給所有人的書,但加繆是所有人和所有時代的加繆。
@文創採購助理 大貓:
今年說來慚愧,新書讀得少之又少,且越發地偏愛真實世界的風花雪月。這本書出版的時間不短,幾個月前在店裡無意中翻到,讀了幾頁就覺得相見恨晚。以前只知二十四節氣,卻不知七十二侯,這本書把節氣的來龍去脈說得透徹又簡明,也是難得。優美的詩句,細膩的手繪,完美再現了自然界的植物之美。能讓人看了之後沉靜的好書越來越少,這書雖不新,卻值得再看。
@實習生 Clytie:
如果說「翻譯」往往被視為作品被作者創作出來後的第二段生命,那麼沃格維茨(Walkowitz)的這本書則拓寬了我們對「翻譯」的理解與想像。從村上春樹到 J.M. 庫切,沃格維茨關注那些被她稱為「born translated」的小說——為了被翻譯而書寫的小說,和作為翻譯被書寫的小說。在小說呈現出越來越多複雜的語言現象的當下,翻譯與傳統意義上的「原著」的關係也愈加複雜,而小說語言也不再僅僅是承載情節的媒介,而是展現出更多可能性,折射著不同社會、文化之間的權力關係,也塑造著我們對世界文學的認知。
@單向空間社群運營 呆子:
我讀到的年度最佳是《時間的僕人》。對於我來說工作後很多時候讀書已經不再是獲取知識,而是一種休息的方式。就像小時候看童話不會為了中心思想去讀,現在讀《時間的僕人》也是覺得讀起來不吃力又放鬆的感覺,十個小故事,像自己是個透明人在不同的時空裡溜達著觀察了一圈,尤其畢業兩年在逐步深入社會,這樣以社會百態為基底的虛構作品也提供了自己認識社會的入口。
@單讀編輯 貳D斯基:
不要被它名副其實的紀念碑式體量嚇倒了,這本書的封面設計得相當有馬耶可夫斯基作為推手的「未來主義」感覺,拿起它,迎面而來的是一種「先鋒蘇維埃」的味道。
這是一本關於馬雅可夫斯基相當完整的傳記。
對於在冷戰中失敗的一方——蘇聯,我們的大多數人在今天形成了相當固化的刻板印象,認為蘇聯就是老大哥,蘇聯美學就是鋼鐵、巨大、粗暴和笨重。其實,在蘇維埃早期,它擁有世界上最先鋒的藝術,在電影上,是愛森斯坦代表的蒙太奇,在文學上,則是馬雅可夫斯基代表的「未來主義」。在建築上,還有今天遺留的、恍如外星人遺蹟的一座座「蘇聯廢墟」,它們散落在昔日紅色聯盟遼闊的土地上,成為化石般的紀念碑。而它們的濫觴也往往可以上溯到早期蘇維埃的先鋒美學。
在這本書中,你可以看到,以未來主義為代表的先鋒文學是如何與新建立的蘇維埃政權對抗與合作互動的。在蘇維埃的「契卡」大量驅逐和抓捕知識分子的時候,長期遊蕩國外的馬雅可夫斯基卻成為了新政權的一張名片。他短暫的一生經歷了起起伏伏的批判和誇獎。通過他和蘇維埃俄國/蘇聯的關係,我們得以看到一百年前,人類第一個共產主義政權成立前後所面臨和遭遇的一切,以及這些對於整個西方文化帶來的深遠影響。
在馬雅可夫斯基死後,史達林將其「封聖」。今天,我們很難想像一位狂放不羈的先鋒詩人能成為史達林讚許的代表人物。然而,馬雅可夫斯基的青銅雕像在今天依然高高矗立在莫斯科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廣場上。如今的廣場上人來人往,而傳奇詩人的詩歌與故事,需要你去書中尋找。
@單向空間東風店店長 柘盦:
《水庫 13》是國內第一次引進英國作家喬恩·麥格雷戈的作品,本書以一名十三歲小女孩的失蹤為源頭,為我們呈現了一個村莊的風物圖景以及對生活的思考。雖然本書以失蹤案貫穿始終,但它絕不是一本單純的類型小說。因為你在閱讀的過程中會發現作者所關心的並不單純的是這一起失蹤案。
作者用大量的筆墨在這十三章的篇幅中描繪了一個村莊十三年來的季節變化、村莊生活,這種看似平淡而又緩慢的敘事方式,卻對現下快節奏的生活有著深刻的啟示,而作者也沒有給這起失蹤設計一個完美的大團圓結局,這在給我們描繪了一幅美好的鄉村生活圖景的同時提醒了我們生活的冷酷。
@單向街書店主編 周潔:
年初受疫情影響,之前的公司項目無法繼續。被生活扔到十字路口的我,必須重新面臨職業選擇,成為一名求職者。在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重新上岸的等待裡以及一次次選擇和被選擇之間,《工作漂流》這本書給了「漂流」中焦慮的我以旁觀者式的清醒和安定。
上世紀 90 年代的日本泡沫經濟破滅,終身僱傭制和論資排輩也隨之終結,日本的年輕人在突然擁有了自由選擇權利的同時,也不得不面對激烈的競爭與壓力。這些初入職場,別稱為「迷惘的一代」的日本年輕人,與我們當下疫情餘波中同樣在困惑焦慮的年輕人形成了某種歷史性的呼應。
跳槽、創業、出國深造,趁著年輕多折騰,還是在嚴峻的就業形式下求穩定……這些掙脫的衝動和不安的對抗時刻伴在我們左右。到底漂向何方?是我們每個人生當口都會思考的問題。
《工作漂流》這本書中記錄了 8 個日本年輕人的職場故事,幾乎涵蓋了我們所有工作不順心的理由。作者並沒有給出具體而微的解決方案,但在 8 個青年真實的職場故事中,那些「過來人」頓悟的瞬間,總會提醒到你,哦,原來大家都走過這些彎路,不如卸下焦慮,選擇適合的路穩步前進就好吧。
@單向街書店 編輯heym:
選這本科塔薩爾的短篇小說集做第一,沒有別的原因,《南方高速》在裡面。科塔薩爾的短篇小說,總讓我覺得有一種精心設計過的隨心所欲。《南方高速》的故事自然但又充滿迷幻的轉折,我不由得想起戈達爾的《周末》。兩者一是在混亂中建立秩序,一是在混亂中拋棄秩序,但同樣讓人感受到目標的消失。
@單讀編輯 張頔:
依然是好書雲集的一年。卡爾維諾的《馬可瓦爾多》、松本大洋的《羅浮宮的貓》、艾瑞卡·曼的《黑暗降臨》、何偉的《埃及的革命考古學》、託卡爾丘克的《怪誕故事集》、菲利普·古雷維奇的《盧安達大屠殺紀事》、喬姆斯基的《樂觀而不絕望》、扎加耶夫斯基的兩本新詩集、波拉尼奧的《帝國遊戲》、邦巴爾的《最後的霧》、洛克威爾·肯特的《荒野集》、劉勃的《司馬遷的記憶之野》、陳春成的《夜晚的潛水艇》……只要沒人喊停,這份年度好書名單可以一直這麼列下去,甚至我都還沒來得及給單讀出版的幾本書打廣告呢。
但壯壯跟我說,「不,只要一本書。」(本壯有私心)
只選一本年度好書?那麼簡單了,我的答案十分肯定——安德烈斯·巴爾瓦的《光明共和國》。這位 70 後西班牙作家近年來備受關注、獲獎頗豐,他像一位當代巫師,能夠在工業社會、媒體時代裡,用文字召喚來種種神跡——操著大人聽不懂的語言的一群孩子,白天在城市裡為所欲為,在監控器下為非作歹,夜晚則遁入森林,如幽靈般難尋蹤跡,媒體蜂擁而至,卻總是撲了個空。這便是巴爾瓦在《光明共和國》裡帶給讀者的故事,一個鋼筋混凝土叢林版的馬孔多,一群白天下樹夜晚上樹的柯西莫。
放眼當今世界文學,一邊是「抱住自己取暖」的知識分子寫作,一邊唯名利是圖的通俗流行文學,他們相互鄙視,卻又都令人生疑。安德烈斯·巴爾瓦,正是以塞萬提斯、果戈裡、布爾加科夫、卡爾維諾的正統文學繼承人的身份,從中脫穎而出。
轉眼 2020 最後一個月的第一周就過去了。相信讀者朋友們心裡也都開始慢慢盤算著自己 2020 的年終總結。這一年仍是我們和書本相伴的一年,書店挺過了商業寒冬,這和一路與我們同行的作家、讀者朋友們密不可分。
在浪潮洶湧的時代,我們有書、有你們就夠了。
單向君 2020 年終企劃已經拉開序幕,在這裡我先給大家一個小小提示——在本月末,我們會有一個大驚喜等著你!不過最先,單向君想聽聽你們的年度關鍵詞及其關聯的故事,用你我的詞彙、故事總結 2020,開始全新的一年吧!我們評論裡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