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十二生肖各個動物的排序,世間流傳著各式各樣的說法,有的是代代相傳的民間故事,有的是言之鑿鑿的事實論證,但對於十二生肖為何如此排序很少有人能真正知道其中的緣由。
有民間故事說,黃帝要挑選十二名動物作為衛士,貓和老鼠都在黃帝的名單之上,所以貓就託老鼠第二天早上叫醒他一起去接受選拔,但是老鼠卻沒有按照約定叫醒貓,而是自己偷偷的去了宮裡,還對軒轅皇帝說,貓在睡覺一點都不尊重皇帝。皇帝一看確實如此,便很生氣地將貓從名單上除去了。而老鼠還要求自己位列第一位,皇帝說:「你的貢獻難道比牛還大嗎?」老鼠說:「那就讓世人來判斷吧。」結果當牛和老鼠一起出現的時候,人們就喊道這個老鼠好大,怎麼比牛還大,皇帝無奈就讓老鼠成了第一位。
但事實是這樣嗎?其實不是,十二生肖的排序可不是像神話故事一樣簡單,排列順序蘊含著中國人的大智慧。古代人們從十二個時辰的先後順序對十二生肖的順序進行解釋規定。
鼠:子時(23時-01時),經過與天幹地支的結合解釋,子時是最初始的時辰。鼠臨近夜半時分出來活動,人類熟睡之時也是它活動最頻繁的時候,故子屬鼠。
牛:丑時(01時至03時),這是十二時辰中的第二個時辰,這個時候的牛在牛棚中要消化白天所吃的食物,進行反芻,所以已醜屬牛。
虎:寅時(03時至05時),是日與夜交替的時候,寅時是人出生之時,而這個時候的老虎出沒在叢林之中,此時的老虎最為兇猛,寅,又有敬畏之義,所以寅屬虎。
兔:卯時(05時至07時),是太陽突破黑夜,旭日東升的時候,而此時的時刻,草上都沾滿露水,是兔子最喜歡吃的食物,所以稱為卯兔。
龍:辰時(07時至09時),辰,三月的卦象,傳說龍出行時總有雲霧相伴,辰正是萬物復甦,欣欣向榮的狀態,所以稱其為辰龍。
蛇:巳時(09 時至11時),值此之時,野外的草長得十分茂盛,而野草利於蛇類隱藏身形,蛇穿梭之中如魚得水一般。另外,巳時為上午,蛇是冷血動物,為了避免下午的炎熱此時會回到洞中,因此,巳屬蛇。
馬:午時:(11時至13時),此時的陽氣最盛,但也是陰氣開始滋生的時刻,此時陰陽之氣並存,馬在奔跑過程中不會同時將四個蹄子落地,而是或騰空或踏地,騰空為陽,踏地為陰,馬奔跑時陰氣與陽氣交替,所以成了午的屬相。
羊:未時(13時至15時),此時羊吃草容易長膘,有的地方還給這個時辰起了個別名「羊出坡」意思此時是放羊出圈的最好時間,故稱未羊。
猴:申時(15食至17時),未之後申時,是日近西山太陽要落下的時刻,而此時氣溫適宜,猿猴都在這個時候出來活動,穿梭於樹林之間,故而猴配申。
雞:酉時(17是至19時),又名日落,意思為太陽落山的時候。酉時月亮出現在月空,這個時候的雞會在自己的窩前打轉,故稱為酉雞。
狗:戌時(19時至21時),又名日夕,此時太陽已經落山,夜幕降臨之際,是為戌時,而當外人靠近時,狗就會大聲警吠,故狗是守夜的生畜,而此時也規定為戌狗。
豬:亥時(21時至23時),別稱為人定,亥時到,天地間沒有光亮,陷入了一片混沌的狀態,而此時人們能聽見豬圈中豬拱槽的聲音,故此豬成了亥的屬相。
貓和大象為什麼不在十二生肖中呢?根據歷史可得,貓和大象原本並不屬於中國,也不是本國固有的動物,貓是在漢代時候隨著佛教文化傳入到中土,大象是作為貢品傳入中國。所以說外來之物怎麼能被選為代表中國古代文化的代表動物呢?所以說貓和大象不被考慮在十二生肖之內也是有緣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