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主土木工程專業,學習工程製圖,老師不允許用自動鉛筆,明明也有合適的鉛的類型
首先自動鉛筆的細鉛化(1.0mm以下稱為細)始於大半個世紀之前 六十年代末0.3mm就開始賣了 自動鉛筆的細鉛化就是為了製圖用的 老師要求用木桿鉛筆的原因製圖有很多地方要求線幅是不一樣的 我國自動鉛筆發展較晚 老一輩製圖員基本都能夠用木桿熟練畫出不同的線幅 但因為自動鉛筆早就齊備了各種口徑 所以其實並不存在自動鉛筆不能用來製圖這回事 只是說國內很少有人會賣全套芯徑的自動鉛來製圖 很多人買一隻就完事了 單一的芯徑不能滿足製圖對於不同線幅的要求
1、因為鉛筆繪圖是一門考古課。有個段子說某國炮兵打炮時候,根據操典,某位置要站一個兵,然而這個兵無所事事,但是操典就要求那有一個。後來終於有較真的人研究了,發現是以前用馬拉炮,得有個兵牽馬,機械化以後這個崗沒撤銷。
真正工作的時候都用cad軟體,印表機直接打圖。誰還鉛筆畫草圖,鈷藍描硫酸圖啊。單位裡要是存著一套手繪的硫酸圖,那都得當文物供起來了。既然鉛筆畫草圖是考古,那當然削鴨嘴比用自動鉛筆多學一點削鉛筆的知識點,更復古,更有逼格。
這個逼格有什麼用呢?萬一第三次世界大戰打響了,公司停電一個月又急著要一張圖,你會削鉛筆買根鉛筆磨出不同線的粗細就能畫了。你不會削,還得找好幾根不同粗細的自動筆,兵荒馬亂的哪就那麼容易找齊,你只會用自動筆畫,這技術反而沒用。
2、我用0.3mm的鉛筆畫細線被助教發現了。
我問怎麼看出來的啊,助教說你這個細線明顯不夠黑,是用HB的鉛畫的吧。我一愣,買鉛的時候還真沒注意是2B還是HB的,回去一看還真是HB的鉛。
我們一般的習慣是先用3H的鉛筆打底稿,然後再用2B的描黑。至於能不能用自動鉛筆畫圖,雖然我們老師說過不同粗細的鉛筆要自己削出來,但我一直是用自動鉛筆畫的。我用0.3mm畫細線,0.5畫中粗,0.9畫粗線,但後來我發現用塗卡筆豎起來畫粗線效果真是太棒了。
我想主要原因還是我們老師那一代人上學的時候都是直接自己削鉛筆作圖的,也想讓我們體會一下 。其實現在手工作圖也沒什麼實際意義,可能為什麼不用CAD畫圖和為什麼不用自動鉛筆畫圖是一個答案吧。
3、老師為什麼不允許用我不知道,但是有專門用於製圖的自動鉛筆,比較有名的品牌有施德樓和三菱鉛筆。據我所知最粗的一種鉛芯是2mm,並且有配套的刨筆刀。
4、講個故事:
我大二的時候,手繪功夫差,草圖畫的一塌糊塗。沒辦法,我就畫好了cad,列印在紙上給老師看圖。
老師頗有微詞:不是說好了,大三以前不能電腦製圖嗎?手繪草圖是建築師的基本功,大師都是這麼來的bala~尺度和比例的把控bala~更能表達空間的特點bala~以後工作了就沒機會畫手繪了bala~
我尋思,大師那時候計算機製圖也不成熟,他只能手繪啊。在尺度和比例的把控上,人還賽過計算機?空間特點這種基於語言表達能力的事情跟手繪有啥關係?我巴不得拋棄手繪,你還怕我工作以後懷念?
但是我沒說什麼,自那以後,我先在cad裡畫好圖紙,再把顯示器放倒,硫酸紙蓋在顯示器上,以電腦圖紙為底,透過紙,把cad原封不動地用鉛筆描了一遍。
既然你喜歡手繪,那我就投其所好,沒毛病吧。我還有意加上了這些老師最喜愛的抖線,出頭,藝術箭頭標誌等等。
我直接拿列印的cad,老師覺得我偷工減料,投機取巧,不腳踏實地。反而是描圖得到了青睞,誇我比例控制得好,尺度感強,草圖手法很成熟,有感覺。
呵呵,真的諷刺。除了敬酒不吃吃罰酒我不知道如何描述這種現象。
所以我覺得一棍子打死計算機製圖,以紙筆作圖和手繪為豪的老師都應該將復古做到極致,率先拒絕充滿著漂白劑沒有歷史內涵的白紙和木桿鉛筆這種千篇一律沒有靈魂的現代工業品,更別說加入了機械元素的自動鉛筆這種工業革命的敗類,轉而使用厚重滄桑的羊皮紙和代表著尊貴身份的羽毛筆。
但是這樣仍能為人抓到把柄,最後,只有茹毛飲血拿著石頭在土地上劃拉的原始人才能捍衛古典建築師的榮耀。
不好意思,專業不是工程製圖,跑題了。但是,阻擋先進生產力發展與應用的頑固派,並不因學科而異。
友友們·還有什麼想法,評論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