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在幾千年的歲月長河中,古人不斷鑽研不斷改善,才有了我們如今能看到的詩詞歌賦,才有了源遠流長的悠久文化。古代雖然很多平民都沒有接觸過文化教育,但豐富的人生閱歷,讓他們在人情世故上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創造了很多俗語,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男人是個耙,女人是個匣」,這是什麼意思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先來看前半句「男人是個耙」,這句話從字面意思上很好理解,男人可以用耙來形容,耙是古代人用作農業耕種的一種工具,可以將很多地上的東西聚集起來,在農村種地多用來處理雜草或者莊稼,豬八戒用的就是九齒釘耙。
正是因為他這種能聚集東西的作用,所以人們把男人形容成耙,希望他能把很多東西弄回家來。當然主要就是財富了,男人作為家裡的頂梁柱,作為家裡主要的經濟來源,如果掙得多了自然家庭富足,衣食無憂了,這句話其實就飽含了古代人對男性的主要期望。
再來看看後半句「女人是個匣」,女人是個匣子,跟上半句聯繫起來就很好理解了,女人在家中主要承擔的作用就是匣子,能夠保存好「耙」收集回來的東西,這句話主要展現了女人在家庭中主內的因素,要管理好家中的財務,能把家中打理得井井有條。
女人的天性註定比男人更細心更仔細,更能應對生活中的瑣事,能處理好生活的方方面面。掌管好家裡的錢袋子,不讓錢財因為奇怪的原因流失。
不怕耙兒無齒兒,就怕匣兒無底兒
這下半句說的就是耙和匣子所起到作用的大小了,耙兒再小,再沒有齒,也比匣子沒有底強。一個再不會掙錢的男人,也能憑藉體力掙到錢,只要把這點錢利用合適得當,也是可以過生活的,就是艱苦一點。
可是如果家中的匣子是個無底洞,掙到的錢都會被花出去,那麼即使男人能掙再多,也不可能彌補的上女人的缺口,因為她花錢的速度太快,就像一個沒有底的洞,錢砸下去連聲音都聽不到,這樣怎麼能夠維持住家裡的生計呢?
過去的生活,家庭貧窮往往一家人都是需要精打細算的,如果不節儉大手大腳的花錢,很容易就會讓家庭衰敗。
這句俗語其實講的就是維持家庭生活來源,要告誡男人和女人,不僅要學會掙錢開源,也要學會節流勤儉,不然再大的水流不節儉也會有枯涸的一天,男人要懂得為家中的父母妻小在外面努力奮鬥,女人要能體諒男人在外面的不容易,勤儉持家。
這樣才能維持家庭好的生活,讓家庭通過奮鬥慢慢從困境中走出來,如果男人不能在外面掙錢,女人就算在家再勤儉也不行,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如果女人不顧及男人的辛苦,花錢大手大腳,家庭就只能像一個無底洞一樣,怎麼填補也補不起那麼大一個窟窿。
俗語是中國傳統文化流傳的結晶,古人通過他們來指導我們現在的生活。在此向您誠摯推薦這本《不可不知的民諺俗語》,這本書中就包含了非常多的俗語,俗語中不僅有做人處事的大智慧,還有對時節天氣,種植作物、鄰裡關係的多方面總結。如果您能懂得這些俗語中的道理,相信對您的生活也有所幫助。趕快點擊下方連結購買吧!
這句俗語放在現代社會來看也還是很具有意義的,我們雖然比古代社會更容易吃飽穿暖了,不容易被基礎的物質生活所拖累了,但我們仍然在追求著更高的物質生活水平。
時代雖然改變了,但是家庭裡兩人的關係是永遠不會變的,只有兩個人的齊心協力,共同的去為了家庭奮鬥,家庭才能不斷興盛,如果有一個人放肆地去生活,那麼就變成了另一個人的累贅,這樣的感情自然無法長久地堅持下去,家庭就會走向衰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