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突然想起了上中學的時候,我跟同學之間的一個小故事。
當時流行著一首歌曲,我聽著別人放的磁帶,還有校園廣播裡面放的這個歌很好聽,但是不知道它的全部歌詞。沒事的時候,我就哼著這首歌的旋律,加上自己僅僅聽過的幾句歌詞,甚至還因為沒聽清楚歌詞,唱錯歌詞,自己瞎猜歌詞。因為我總是哼這首歌,單曲循環,我一個同學跟我說了一句話:明天我給你找來一份這首歌的歌詞吧。從他的語氣當中,我無法判斷出他的意思。我不知道他到底是聽膩了,還是覺得我唱著歌詞不全的歌很心煩,還是真的想幫我。我的直覺是他討厭我哼唱這首歌,於是我一句話也沒說,也就沒再唱這首歌了,後來他也沒有給我找這首歌的歌詞。
後來等我直到大學畢業了,參加工作了,閒著沒事的時候,想起了這首歌的旋律,但是自己還是不知道這首歌的歌詞,就在網上找到了這首歌的MTV版,開始學習這首歌,終於完整地學會了這首歌。當時我有一種想要告訴我那位同學的衝動,但是最後還是沒有告訴他,畢竟我們畢業之後很少互相聊天,見面也只是畢業後第1年的同學聚會,之後就只是在同學微信群裡面,群聊的時候能有很少的交流。現在我也只是知道他在什麼地方,大概在做什麼,詳細的都不了解。
現在想來,我當年是自己真的沒有能力找到這首歌的歌詞嗎?不是的,雖然當初的網絡不是特別發達,我上微機課的時候完全也可以搜索,只是我上網的時間非常寶貴,都用來幹別的了,想不起來要搜索這首歌的歌詞。另外,我對這首歌雖然是喜歡,總是哼唱,但是對這首歌並不是特別重視,沒有覺得非要學會這首歌,我只是覺得它好聽,沒事哼一哼感覺自己心裡很舒服而已。其實想要找到這首歌的歌詞也是很簡單的,我也可以去買磁帶,裡面有帶歌詞的。
現在想來,我能理解我那位同學的意思了。當年我的那位同學說想要幫助我找歌詞,其實就是在變相說:「別再自以為是了,你不知道歌詞,就不要唱了,你在那裡唱,製造噪音多難聽啊!」我的這點兒自知之明,過了十幾二十年才反應過來,反射弧真的是不短了。
從這件小事上可以看出,唱歌以外的事情也是這樣,要實事求是,自己不知道的就不要裝作知道,也不要瞎編亂造,否則做出來的東西將會令人難以接受。如果想要知道的話,可以去了解和學習,其實都不是什麼難事。或者是你「自創」做出來的東西,只供你自己欣賞,而不要強加給別人,打擾到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