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迭代+切入二級以下醫院 國產化學發光診斷品牌另闢蹊徑

2020-12-01 和訊

作為免疫診斷新興方法,化學發光診斷在國內市場發展迅速,逐漸佔領C位。國內免疫診斷市場已從導入期步入發展期,但就目前來說,國內企業相較於海外巨頭,其差距巨大。然而隨著生物醫藥行業的持續發展、診斷技術的不斷創新和應用領域的逐步擴大,國內很多優秀的企業也憑藉其較高的產品性價比和更為貼近本土市場的優勢。具有性價比優勢的國產品牌以及在二級及以下醫院市場具備渠道優勢的國內公司將受益,從中低端市場進行切入,佔據著一定市場份額。

化學發光佔領免疫診斷C位

根據檢測原理和方法,IVD 可分為生化診斷、免疫診斷、分子診斷、微生物診斷、尿液診斷、凝血類診斷、血液學和流式細胞診斷等,其中前三類為IVD 主流應用。

根據中心法則和基本的生命活動過程,分子診斷、免疫診斷和生化診斷分別對應了DNA和RNA、蛋白質、代謝物三個層面;血液學和流式細胞則從細胞層面分析生命運行狀況;微生物和尿液分別從病原體和人體代謝層次闡釋人體健康狀況。

而免疫診斷則是應用免疫學技術,即抗原和抗體的特異性結合來診斷病原體。在免疫診斷方法中,高端的化學發光已逐步替代酶聯免疫成為我國主流的免疫診斷方法,側重於已經感染的疾病監測。

化學發光法依據化學檢測體系中待測物濃度與體系的化學發光強度在一定條件下呈線性定量關係的原理,利用儀器對體系化學發光強度的檢測,而確定待測物含量。

酶聯免疫法原理是在測定時把受檢標本和酶標抗原或抗體與固相載體表面的抗原或抗體起反應加入酶反應的底物後,底物被酶催化變為有色產物,產物的量與標本中受檢物質的量直接相關,故可根據顏色反應的深淺來進行定性或定量分析。

對比傳統的酶聯免疫法,免疫診斷中的化學發光法由於靈敏度高,分析方法簡單快捷,檢測時間短及診斷範圍寬等優勢被公認為未來將取代放免和酶聯免疫檢測方法的最佳方案。

進口替代市場空間大

從全球各應用領域市場份額上看,化學發光目前主要用於傳染病、腫瘤、甲功、激素的檢測,這些檢測項目佔測試總量的75-80%,佔市場金額的60%。在國內,這些檢測項目能佔到市場金額的80%以上,並且在國內大多數三級醫院,化學發光的檢測範圍基本上涵蓋了腫瘤、傳染病、甲功、腎功、優生優育、產篩、內分泌激素等各個方向的臨床檢測所需。

根據廣證恒生此前的統計,自2010年至2016年,國內免疫診斷領域化學發光佔比從44%增長至79%,發展非常迅速,但相比發達國家92%的比例,國內化學發光仍有一定的替代空間。

與生化診斷國內外廠家共同競爭不同,由於化學發光免疫技術門檻高,研發難度大,國內90%的化學發光市場被進口廠家壟斷。根據嘉賦資本、火石創造整理的數據顯示,羅氏、雅培、丹納赫、西門子為代表的四大巨頭佔據了國內80%以上的化學發光市場。

國內免疫診斷市場已從導入期步入發展期。但就目前來說,國內企業相較於海外巨頭,其差距巨大。然而隨著生物醫藥行業的持續發展、診斷技術的不斷創新和應用領域的逐步擴大,國內很多優秀的企業也憑藉其較高的產品性價比和更為貼近本土市場的優勢,逐漸佔據著一定市場份額。

有IVD業內人士反映,目前很多二級及以下醫院仍採用的是傳統的酶聯免疫的方式,隨著化學發光技術水平成熟度不斷提高,化學發光將持續取代酶聯免疫,具有性價比優勢的國產品牌以及在二級及以下醫院市場具備渠道優勢的國內公司將受益,從中低端市場進行切入。這一模式主要以安圖生物(603658,股吧)和邁瑞醫療(300760,股吧)為代表。

國產品牌的成本優勢與後來居上

化學發光行業的高毛利率和高成長性吸引了大批IVD企業,包括萬孚生物(300482,股吧)、基蛋生物(603387,股吧)、科華生物(002022,股吧)等紛紛布局進入該領域,隨著技術的日趨成熟及新產品的陸續推出,國產化學發光行業步入到一個快速成長期,行業規模不斷擴大。

國內化學發光技術起步較晚,早期以板式為主,市場佔有率前三的國產品牌分別是安圖、科美和新波。

2011年新產業率先推出了國產全自動磁微粒化學發光儀,上市後迅速佔領市場,此後,邁克、安圖、科美等國產品牌也憑藉自研管式化學發光儀相繼進入化學發光領域。

跟國外品牌相比,國產品牌具有成本優勢。根據機構截至2018年8月的統計,國產發光儀器的價格僅為進口的1/5-1/3,其中安圖生物甚至免費投放,國產試劑一般也比進口低將近一倍,對於醫院端來說,使用國產化學發光產品具有較高的成本優勢。

有從事醫療器械採購的人士向記者反映,羅氏雅培貝克曼屬於四大家,進口老牌子(貝克曼技術相比落後)進口試劑穩定,儀器故障率低,但是成本很高,「但是國產品牌也有看具體企業,某些上市公司的化學發光很一般,技術落後而且試劑不穩定,儀器故障率高,且檢測結果重複性低,但是政策靈活,經銷商可能喜歡;但也有部分品牌知名度不高,但性價比高,檢測質量好,且成本比進口低很多,售後也好。」

(責任編輯:董雲龍 )

相關焦點

  • 免疫診斷技術迭代,化學發光引領變革浪潮
    風險提示:新診斷技術迭代風險,儀器試劑銷售不及預期,帶量採購、DRGs等政策風險投資要點國產化學發光市場主要為二級醫院,正逐步向三級醫院滲透在大型三甲醫院內,化學發光基本已實現了傳統的酶聯免疫的技術替代。值得一提的是,三甲醫院的化學發光設備以進口品牌為主,這是由於三甲醫院強調科研和品牌,對於進口產品偏好度較高。對於二級及以下醫療機構,目前仍採用定性或半定量為主的舊免疫診斷方法,如酶聯免疫、板式化學發光產品等,正處於以低成本化學發光產品替代老舊方法學產品的階段,是國產化學發光企業當下主要的增量市場。
  • 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技術及檢驗科常見項目臨床意義
    根據免疫標記物不同,化學發光分析種類大致分為以下三類: 1 直接化學發光免疫分析 直接化學發光,其特點是採用吖啶酯(圖2-1)、異魯米諾衍生物ABEI(圖2-2)等作為示蹤物質標記抗原或抗體分子形成發光標記物,採用納米微球為固相載體的分離方式
  • 新產業饒微:從一個燒杯開始 揭開國內化學發光免疫診斷髮展大幕
    耗費十年,新產業最終完成了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器及配套試劑的研發和上市的準備工作, 2010年3月份,新產業在深圳召開的中國醫療器械春博會上發布了完全具備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國內第一套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技術及產品,實現了國內免疫化學發光領域零的突破,這也標誌著新產業走出了初創期,開始進入高速上升期。
  • 醫療器械行業深度報告:強勁增長依舊,技術與渠道定成敗
    對於二級醫院,平均擁有 4 臺發光儀器,由於 其關注檢驗的性價比,平均擁有3臺國產發光儀器,這也是國產品牌的 「主戰場」。 對於一級醫院,更為關注是否可以開展發光檢測項目及性價比,平均擁有 1 臺機 器,多為國產。此外,化學發光儀平均更換周期為 5 年,每年的更新量按照存量 設備的 20%進行估算。
  • 亞輝龍IPO上市: 立足創新 賦能化學發光技術領域發展
    眾所周知,化學發光是免疫診斷產品的主流技術方向。目前,我國化學發光產品仍以進口為主,檢測成本高。深耕診斷行業,亞輝龍一直以來聚焦化學發光技術領域,務實提高自主研發水平,致力打破技術壁壘,助力我國診斷行業發展。
  • 免疫診斷風口勁吹,邁瑞醫療、安圖生物、邁克生物三巨頭哪家強?
    目前,已經衍生出了各種不同的免疫診斷方法,擁有膠體金、酶聯免疫和化學發光三種技術。其中化學發光是免疫診斷領域的主流技術,也是國際發展的趨勢。它具有線性範圍寬、靈敏度高。特異性強、自動化程度高、檢測速度快、不受樣本數量影響、試劑質量穩定等優點。目前,化學發光技術在免疫診斷的佔比超過了75%,而國外的佔比高達95%。
  • 進口免疫平臺被開放,國產替代愈演愈烈
    隨著生產研發技術的不斷突破,國內市場上生化診斷進口儀器已從封閉走向開放,生化試劑國產替代率接近80%。現如今,化學發光作為體外診斷規模最大的細分領域,國內市場增速達15%,自2010年至2016年,國內免疫診斷領域化學發光市場的佔比從44%增長至79%,發展非常迅猛。國產免疫的替代之路早已開始,在2000年初,國內廠家就已經研發了化學發光儀器及其配套的產品,如今,也有部分進口免疫診斷儀器的試劑通道被開放,進口設備上免疫試劑及耗材的國產替代之路也悄然開始。
  • 疫情之下,體外診斷行業上演大變局
    與上遊相比,中遊產業比較成熟,國外廠商依靠品牌、市場和渠道優勢,依然佔據主要市場份額,尤其在高附加值的診斷產品上,進口產品的國內市場佔有率達80%以上,在三級甲等醫院等高端醫療市場中,進口產品佔有率也超80%。 國內中遊生產廠家眾多,行業市場集中度不高,產品同質化嚴重,國內體外診斷產品主要在二級醫院及社區醫院使用。
  • 技術水平僅次於邁瑞,250億市值的邁克生物是不是支潛力股?
    但由於起步較晚,國產企業整體技術水平遠落後於羅氏、雅培、西門子等進口企業,就目前來看,我國體外診斷市場份額仍有80%以上為進口高端產品。今天貝殼投研要說的是邁克生物,令人眼前一亮的是在今年9月份中國醫學裝備協會第六批優秀國產醫療設備評選中,邁克生物某一型號的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技術評分為92.93,僅次於邁瑞醫療的一款診斷產品,邁克生物值得期待嗎?
  • 貝爾生物高增長幻像:應收款大幅增加,產品技術落後_個股資訊_市場...
    貝爾生物的收入幾乎全部由酶免試劑和膠體金試劑貢獻,完全不符合向化學發光技術升級的主流發展方向。公司試圖通過收購切入化學發光技術,不過其所面臨的國內外競爭對手強勁,前景存在重大不確定性。  應收款大幅增加  貝爾生物是一家體外診斷試劑及配套儀器生產企業,產品覆蓋呼吸道、優生優育、傳染病等多個檢測領域。
  • 國產醫療器械黃金十年 邁瑞醫療用「工匠精神」打造中國高端製造品牌
    醫療器械行業涉及到生物、化學、電子、機械、材料、光學等多個行業,是一個多學科交叉、知識密集、資金密集的高科技產業。其中細分領域中的高值耗材、體外診斷和高端醫療設備,產品技術含量高,利潤高,是各科技大國、大型跨國公司相互競爭的制高點。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醫療器械產業發展經歷了從無到有、從落後到追趕甚至超越的發展歷程。
  • 新產業:獲頒國內第一張化學發光領域IVDR CE證書
    來源:證券時報網國內第一張化學發光領域IVDR CE證書頒發。新產業(300832)12月16日晚公告,近日,公司MAGLUMI系列的促甲狀腺素測定試劑盒(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法)、糖類抗原19-9測定試劑盒(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法)試劑產品收到了由歐盟公告機構TüV南德意志集團籤發的IVDR CE證書。CE認證作為產品進入歐盟市場的「籤證」,是歐盟法律對於產品準入的強制性要求。
  • 內窺鏡行業深度報告:優選國產替代快車道,把握細分領域龍頭
    2.內窺鏡設備:關注國產替代,把握細分行業龍頭國內內窺鏡市場仍由進口品牌主導,但近年來進口內鏡設備進入「技術靜默期」,技 術更新迭代慢(例如全球龍頭奧林巴斯推出的最新 290 系列內鏡仍是 2014 年發布 的產品),為國產品牌追趕提供了窗口期,並且國產品牌已經在光學成像、染色技術 等關鍵技術上實現了突破,
  • 賽科希德:打造成為領先的血栓與止血體外診斷領域專業品牌
    賽科希德自2003年設立至今17年來,公司始終專注於血栓與止血體外診斷領域,形成了五大核心技術平臺,包括:1)血液流變特性測量技術平臺;2)出凝血診斷測試技術平臺;3)生物原材料技術平臺;4)凝血診斷試劑核心工藝技術平臺;5)血栓與止血體外診斷試劑溯源方法技術平臺。
  • 行業丨CMEF亮點回顧:盤點那些國產醫療器械領航者!|CMEF|醫療器械|...
    本次CMEF包含公共衛生防控展區、醫學影像展區、IVD體外診斷展區、手術室展區、醫用光學展區、骨科展區、醫用耗材展區、醫用電子設備展區、醫院建設及後勤管理展區、消毒感控展區等在內的產業展區,立體呈現醫療大健康產業鏈,著力聚焦產業各細分領域發展新態勢,探索、探尋、探知產業發展新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