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有23個省份,而每個省因為地理位置與佔有資源等多方面因素不同的緣故,促使各地區綜合經濟實力差距較為突出,對應地區生產總值(GDP)自然也各不相同,因此,各省對全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有高低之分。當然,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是由多方面組成的,一般從大體上分為三大產業,即農業、工業、國內貿易以及對外經濟等,其中工業屬於推動國內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之一,並且扮演著中流砥柱的作用,只因假如沒有現代化工業作為支撐,國內經濟發展也無從談起,同時在國際上的地位也無法得到保障,所以,工業產業是否發達對一個國家至關重要。
另外,在19年末全國GDP總值接近100萬億元,經濟增速仍保持在6.0%以上,其中以工業為主第二產業增加值超過38萬億元,大約佔GDP總值38.97%,對全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僅次於第三產業(服務業),同時總體表現較好。當然,在23個省份當中,因為各省資源、地理位置、經濟發達程度等存在差距,因此,全年實現工業總產值與發達狀況各不相同,那麼,在國內23個省份中,工業最發達並且排名前三的分別有哪些?
首先,一般綜合經濟實力最強的省份,對應工業也相對較為發達,因為工業通常屬於重要的經濟支柱之一,反之經濟實力較弱的地區,工業、製造業均也比較落後,從而生產總值(GDP)較低。當然,在國內23個省份當中,GDP總值最高的三個省份依次為廣東、江蘇和山東,19年該三省經濟總值均超7.1萬億元,尤其廣東省成為全國首個GDP總值突破10萬億元的省份,因此,工業、全社會消費品零售、進出口貿易和部分經濟產業比其他省份發達,以規模以上工業為例,全年實現增加值33616.10億元,同比增長4.7%,在國內各省穩居前列並屬於工業發達省份之一。
另外,江蘇省作為全國第二大經濟體,19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GDP)達99631.52億元,同比增長6.1%,經濟運行總體穩定、穩中有升的發展態勢,而在主要經濟指標當中,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2%,其中輕工業增長6.4%,重工業增長6.1%,對應工業增加值突破44000億元並超過廣東,引領全國各省現代化工業穩步向前發展,並且屬於名副其實的工業最強省份,工業發達程度自然不言而喻。
其次,山東屬於我國GDP總值僅次於廣東、江蘇的經濟大省之一,19年地區生產總值(GDP)仍保持在7.1萬億元以上,經濟運行總體平穩。另外,在經濟產業方面,對應工業也較為發達,因為全年實現工業增加值22985.1億元,同比增長2.1%,在全國各省僅次於江蘇、廣東兩省,因此,山東現代化工業在全國各省位居第三,同時佔全省經濟比重較高,屬於拉動地區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對山東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較高。
綜上所述,在國內23個省份中,工業最發達並且排名前三的分別有江蘇、廣東以及山東,其中江蘇、廣東工業產業最為發達,因為目前兩省工業增加值均超過35000億元,同時佔地區經濟比重頗高,而且連續多年穩居全國第一、二,因此,屬於工業、製造業強省,然後山東工業緊跟其後,儘管跟江蘇和廣東存在較大差距,跟其他省份相比山東工業發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