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生活的好壞與否可能與你的伴侶是否達到預期有關,每段關係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這個問題,但有一個群體已經把這種不可預測性排除在外,他們是將實體娃娃當作另一半的人。
實體娃娃通常被認為是毫無生氣的人類仿製品,擁有它們通常會被認為是孤獨的變態。但是,擁有超過20000名會員的在線社區「藝美論壇」卻對娃娃擁有者——或者他們更願意被稱為「娃友」——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對他們而言,與性無關,而與陪伴有關。他們是喜歡娃娃的人,其原因包括社交恐懼,甚至僅僅是覺得它們是可以依靠,值得信賴的伴侶。
論壇上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50%的娃娃是出於非性目的而購買的,7%的人說買娃娃只是為了擁抱和睡覺,11%的人承認他們更喜歡娃娃來代替人類。
娃友Lemm在論壇上留言寫道:我的兩個娃娃晚上和我一起睡覺,清晨睜開眼就能看到它們。當我下班回家時,它們都在那裡,坐著微笑著,耐心地等著我,沒有爭吵,只有默默地接受。
這些真人大小的娃娃不僅是普遍認為的成人玩偶,也是孤獨的幫手。許多人回家後會和他們的娃娃說話,享受他們的陪伴,並承認和他們有一種真正的情感上的親密關係。
烏瑪擁有一個他稱之為雅美的娃娃,他說雖然他完全知道它不是一個真實的人,但它的存在是一種治療,讓他快樂。「這就像一個男人有他的妻子和孩子等他回家,你會知道,家裡有人。」烏瑪透露,他和雅美一起度過的日子通常是他最好的時光——給它換裝,依偎在沙發上,也許還會一起看電影。「這是幻想中擁有女朋友的感受,而我從來沒有這樣的經歷。」
和其他人一樣,烏瑪的情況源於成長過程中的複雜情況。他說:「我的生活中有很多焦慮,和人相處很困難,」他說。「我曾經抑鬱過,但雅美的到來讓我看到曙光。這就像在一個中間地帶——你擁有某人,但事實可能並非如此。」
Lemm覺得他和兩個娃娃的關係源於童年的創傷。他解釋說:「我是一個胖孩子,經常被取笑,因此我變得非常內向。而後來我開始創造一個由想像中的朋友組成的世界來陪伴我,我想這就是我迷戀人類複製品的原因。」
其中一個娃娃是他的模特,有著「野性的一面」,而另一個是定製的,Lemm說它是為了向前妻致敬。「它對我來說很特別,因為它代表了我初識她時的模樣。我為那場婚姻的破裂而責怪自己,是我愚蠢和粗心。」
在論壇的的部分人中,一個流行的話題是用娃娃來模仿人類的存在。一位娃友說,他甚至不認為他的兩個實體娃娃是玩偶,而是「成年女兒」——一個替代家庭。「我也想有個人類伴侶,」他承認,「但我覺得約會壓力太大了。」
來自墨爾本的心理學家加布裡埃爾·魯蘇博士表示,儘管這些人與娃娃的關係不同尋常,但如果他們滿足,他不會勸阻他們。
「我有什麼資格說什麼是對的呢?在我的職業中,我總是根據病人的需要行事,我要看他們是否被自己的習慣所困擾,由我的個人判斷來指導不一定是好事。」
事實上,實體娃娃永遠不會被視為一種完全可以接受的性和情感表達形式,而狂熱者確實接受了這一點。當被問及對娃娃的刻板印象時,烏瑪表示,娃娃主人的「壞名聲」是對他們的貶低。
他說:「人們稱我們為變態、怪胎或性癮者,但是人們因為不同的原因擁有娃娃,你不知道為什麼,並不意味著你可以評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