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地212光年,望遠鏡發現奇怪星球,科學家稱之為「失敗恆星」

2020-12-22 奇點使者

據報導,近日,來自美國和荷蘭的科學家團隊,聯合在距地球212光年之外的地方,發現了一顆「失敗恆星」,這顆恆星被命名為BDR J1750+3809,暱稱「埃萊格斯特」,那麼,它究竟是有哪些失敗之處呢?

「埃萊格斯特」的問題

「埃萊格斯特」為何會失敗?這就需要看它另外一個名字了——超級行星。從名字就可以看出,「埃萊格斯特」的個頭一定會不小,不過,它失敗的問題就在於,它既不是行星,也不是恆星。

它變得非常尷尬,它的大小處於恆星和行星的中間環節,所以,「埃萊格斯特」事實上是一顆褐矮星。

那麼,什麼是褐矮星呢?讓我們接著往下看:褐矮星是一種類似於恆星,不過質量最大卻不到太陽的0.08倍,這就導致它雖然看起來非常巨大,但是卻因為質量不足,沒有辦法點燃自己,變成一顆可以進行核聚變反應的恆星。

在宇宙之中,雖然恆星很容易被發現,而系外行星雖然本身並不發光,但是現代科學仍然可以通過一些手段來發現它們,不過,褐矮星卻是很不容易看到的,因為它們本身是一種非常複雜的天體。

為何這麼說呢?褐矮星它由於沒有點燃自己,所以它一點都不明亮,截止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們也僅僅找到了幾顆褐矮星,其中最大的一顆是來自距離地球1500光年外的獵戶座,那裡有一對雙褐矮星,其中最大的那一顆,質量大約有太陽的5.5%左右。

褐矮星是如何形成的?

既然被稱作「失敗恆星」,那麼,褐矮星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自從上世紀90年代初,科學家們第一次在太空中發現褐矮星,就已經在研究它們,截止到目前,有關褐矮星形成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幾種說法:

第一個假說:褐矮星可能是某一顆恆星的恆星核,當恆星進入生命尾聲的時候,由於某種原因,導致恆星核被保留,但是卻因為質量不足沒有辦法點燃,所以,只能形成一顆暗淡的「偽恆星」。

第二個假說:褐矮星或許是一顆發育不完整的恆星,當它從星盤中誕生的時候,由於周圍其它恆星的引力作用,導致它被碎裂,質量也因此而流失,剩餘的質量不足以支持它變成一顆恆星。

截止到目前,距離地球最近的一顆褐矮星,它和地球只有6.5光年的距離,它也成為了距離太陽系第三近的天體系統之一。

伴隨著這顆「近距離褐矮星」的發現,也有一種觀點認為:太陽系邊緣地帶,多年來一直被認為可能存在著一顆神秘X行星的說法,這顆神秘的X行星,它很可能是一顆尚未被發現的褐矮星。

此外,伴隨著褐矮星的研究深入,也一直有一種觀點認為,如果木星再大一點,木星就會變成一顆褐矮星,那麼,真的如此嗎?

木星會成為褐矮星嗎?

說道太陽系中的「行星巨無霸」,木星一定榜上有名,它是太陽系中最特別的存在,作為一顆氣態巨行星,多年來,木星也總被認為有一天會讓太陽系變成「雙星系統」。

不過,在科學家們的眼中,木星卻並不可能會變成褐矮星,而且截止到目前,也沒有發現任何褐矮星變大成為恆星的先例,這就意味著,木星會一直到太陽系死亡,都只能是一顆行星,不會有其它形態出現。

目前的質量大約是地球的330倍,體積相當於1300個地球,通過多年來對目前的研究,研究者表示,木星濃厚的大氣層之下,是充滿了液態氫的海洋,之後,是金屬氫的部分,這一部分也是木星最核心的部分。

上文中我們提到過,褐矮星的質量,一般是太陽的0.08倍左右,如果對比木星質量的話,目前已知最小的褐矮星,它的質量也有木星的13倍。

這意味著,如果木星想要變成褐矮星,它必須不斷壯大自己,讓自己膨脹13倍的質量,不過,顯然這並不可能。

要知道,行星增加自身重量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否則伴隨著行星的演化,所有的行星都會變得越來越大,恆星系統也會因此發生大混亂,甚至是全部崩潰。

所以,褐矮星是褐矮星,木星是木星,它們一個是「失敗恆星」,一個是氣態巨行星,雖然都是宇宙中比較特別的存在,但是卻永遠不可能有交集。

相關焦點

  • 美荷借射電望遠鏡探測到「失敗恆星」
    據美國太空網日前報導,美國和荷蘭科學家攜手,首次藉助射電望遠鏡發現了一顆寒冷且黯淡的「超級行星」(藉助傳統紅外觀測方法無法探測到這顆行星),這一發現有助於科學家進一步尋找宜居系外行星。研究人員藉助位於荷蘭的低頻陣列射電望遠鏡(LOFAR)探測到了這顆褐矮星,並將其命名為BDR J1750 3809,暱稱「埃萊格斯特」,位於212光年外的大力神星座內。褐矮星也被稱為「失敗恆星」或「超級行星」,因為它們的大小介於行星和恆星之間——太小而不能被視為恆星,太大又無法被視為行星。
  • 比克卜勒-452b還適居的星球,距地僅100光年,是未來的移居目標
    (文/勵生)所謂「超級地球」,是指一些體積巨大的類地行星,這些星球不僅直徑接近地球,就連板塊結構也相差不遠,根據目前發現的超級地球來看,其表面一般都會出現隕石坑、峽谷以及火山等等地勢環境,擁有衍生生命的基本條件,所以
  • 距地球25光年,發現一顆詭異的星球在看著我們,時而出現時而消失
    距離地球25光年,位於南魚座方位的天空中,有一個奇特的景觀,一支由氣體塵埃構成的眼睛正在望著地球,它就像一隻邪惡的索倫之眼那樣盯著地球。2004年,哈勃望遠鏡在這個被稱為索倫之眼的星雲中,發現了一顆詭異的行星殭屍星球-北落師門B,一個死亡又復活的星球。
  • 蟲洞被發現了嗎?科學家利用探路者望遠鏡,發現奇怪星團!
    蟲洞被發現了嗎?科學家利用探路者望遠鏡,發現奇怪星團!蟲洞確實是科學家腦洞大開的一個猜想,它是由奧地利的物理學家在1916年的時候提出的,隨後在愛因斯坦和物理學家內森羅森的研究下不斷完善,那麼蟲洞究竟是什麼呢?
  • 距地120億光年,「第二銀河系」被發現,科學家卻因此感到困惑
    多年來,伴隨著天文觀測的發展,科學家們在宇宙中發現的星系越來越多,銀河系也不過是其中很不起眼的一個。據報導,日前來自歐洲南方天文臺(ESO)的科學家們,利用智利境內強大的阿爾瑪射電望遠鏡,在距離地球120億光年的地方,發現了「第二銀河系」,不過這個星系卻讓科學家們紛紛困惑不已。
  • 科學家發現來自比鄰星的奇怪無線電傳輸
    打開APP 科學家發現來自比鄰星的奇怪無線電傳輸 cnBeta.COM 發表於 2020-12-21 13:56:15 據外媒報導,距離太陽最近的恆星發生了一些奇怪的事情。
  • 銀河系最恐怖星球:25光年外有個「鬼」世界
    2.迄今發現的多種系外行星屬於巨型氣態行星,往往是木星大小的數倍,而且處於非常接近恆星的軌道上運行,斯皮策太空望遠鏡發現一顆表面溫度達到1000攝氏度的行星,全年「沐浴」在恆星恐怖的加熱噴射流中。11.
  • 距地7500光年的神秘現象,一顆恆星突然消失,在宇宙中憑空消失
    當然,除了尋找未知的地外生命之外,科學家們觀測恆星,還有一個更加重要的地方,就是可以通過研究恆星,來梳理宇宙的演化史。前段時間,在距離地球7500光年之外的地方,有一顆科學家們持續關注多年的恆星消失了,這顆恆星的質量非常大,它的亮度也是太陽的250萬倍,這讓它即使處於遙遠的宇宙深處,看起來仍然非常的耀眼。
  • 又有2顆宜居星球被發現,有承載生命體的能力,距地僅19光年!
    又有2顆宜居星球被發現,有承載生命體的能力,距地僅19光年!現在科學家們探索地外星球的目的,除了尋找地外資源之外,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尋找其他的可宜居的星球,雖然我們現在在地球上的生活比較安逸,其實地球早就已經不堪重負,傷痕累累。
  • 爆料:疑發現來自比鄰星的奇怪無線電傳輸
    據外國媒體報導,這顆離太陽最近的恆星發生了一些奇怪的事情。比鄰星發出了一個神秘的無線電信號,這顆星球因為太暗而使得人類無法在地球上用肉眼看到它。然而儘管如此,它是一塊離我們只有4.2光年遠的宇宙巨石。這顆恆星發出了一個神秘的信號,這是科學家在去年收集的存檔數據中發現的。這個信號是在今年秋天發現的,它似乎來自比鄰星方向。然而,到目前為止,研究人員還未能排除該信號來自地球的幹擾。雖然探測到來自附近恆星的奇怪信號肯定有誘人的可能性,但該項目的科學家警告說,肯定之前仍有很多工作要做。
  • 距地120億光年,銀河系的「兒子」被發現,它將把宇宙理論推翻
    於是後來發現所有與地球相似,又與地球不完全一致的星球被稱為類地行星。一般而言,科學屆的理論都是經過漫長的驗證,即使後來發現了許多新的事物,但也不會影響原先的理論。 與類地星球的定義一樣,類銀河系指的就是那些與銀河系相似的星系。而這次科學家們新發現的類銀河系,距離地球足足有120億光年那麼遠。這個類銀河系被一圈金光閃閃所環繞,運行狀況穩定,就像是銀河系的一個「兒子」一樣。
  • 哈勃望遠鏡發現「殭屍星球」,科學家:這本不應該出現
    哈勃望遠鏡發現「殭屍星球」,科學家:這本不應該出現遊遍世界美景,品讀百味人生,地球是宇宙中的一葉扁舟,晝夜不歇的,在宇宙中運轉了46億年之久,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們對宇宙從未停止過探索,往宇宙中發射了數以萬計的火星和宇宙飛船,當然也收穫頗豐。宇宙罕見?哈勃望遠鏡發現「殭屍星球」,科學家:這本不應該出現!
  • 諾蘭《星際穿越》成真會怎樣 科學家發現24顆宜居星球
    #科學家發現24顆比地球更宜居星球#而此刻它可能真的要來了!華盛頓州立大學和德國柏林工業大學的教授德克·舒爾策-馬庫赫牽頭這項研究,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太陽系研究所和美國維拉諾瓦大學天文學家合作,確定「超宜居」標準,就行星的年齡、質量、體積、表面溫度、是否有水、與恆星距離等開始判斷。最終從4500顆已知地外行星中篩選出24顆「超宜居」行星。
  • 科學家發現外星人居住的星球,科幻電影將成現實?
    廣袤的宇宙眾多星球林立,在這浩瀚的星系中,銀河系仿佛大海中的一艘孤帆,而我們生活其中的地球更像船上的一顆沙礫般平凡。但在所有平凡的星球中,地球又是那樣特別,只因地球誕生出了生命。但,科學家在遙遠的外太空無意發現了一顆異常美麗的行星,如果在地球上觀察它,與其它行星沒有什麼不同之處,卻被很多科學家認為——這顆美麗的行星極有可能會孕育出生命。
  • 蓋亞望遠鏡完成了20億顆恆星的數據測量
    歐洲航天局(ESA)蓋亞太空望遠鏡(Gaia)發布了第三版早期數據,包括有關近20億顆恆星的位置,運動,亮度和顏色的高精度數據,以及對太陽系加速度的首次光學測量原始結果,這些數據將向公眾開放。皇家天文學會在一次特別新聞發布會上宣布了數據集和早期科學發現。
  • 英媒:科學家發現「宇宙大爆炸以來最大的爆炸」
    原標題:英媒:科學家發現「宇宙大爆炸以來最大的爆炸」參考消息網3月4日報導英媒稱,科學家發現了宇宙中發生巨大爆炸的證據——其規模是此前觀測到的任何爆炸的5倍。他們認為,巨大的能量釋放來自一個距地球大約3.9億光年的超大質量黑洞。據說,這場爆發在蛇夫座星系團上留下了巨大的凹痕。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2月28日報導,研究人員在美國《天體物理學雜誌》季刊上報告了他們的發現。
  • 距離地球3億光年的星系,美國宇航局發現壯觀的宇宙「戒指環」
    錢德拉天文臺的太空望遠鏡最近在20萬光年的地方,發現一種罕見的中子星, 這也是首次發現銀河系外的中子星。在此之後,錢德拉的望遠鏡將視野投向了銀河系以外的更遠的地方, 現在他們發現了一個距離地球3億光年的神秘的宇宙環。這個奇怪的結構, 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稱之為「X射線能量戒指環」,位於一個名稱為AM 0644-741的星系中。
  • 宇宙中發現了不明天體!科學家:可能是蟲洞
    在浩瀚的宇宙中,科學家發現了前所未見的天體。很快,安娜的團隊搜索了其餘的數據,又發現了一些神秘的圓形斑點。他們稱之為ORCs,意思是「奇怪的無線電圈」,但問題是,它們究竟是什麼?起初,安娜懷疑這是由軟體錯誤引起的,但是其他射電望遠鏡也發現了ORCs。儘管不知道它們距離地球多遠,但可能來自我們銀河系,直徑從幾光年到幾百萬光年不等。
  • 科學家發現巨大宇宙裂痕,橫跨35億光年,3級文明或隱藏其中
    在100億光年的江波星座,科學家探測到一個長達35億光年的虛無地帶,那裡幾乎沒有恆星和星系。按照目前對於宇宙的觀測,宇宙之間的物質分布是極其均勻的,尤其是在極大的尺度上。●江波座出現巨大宇宙裂痕,顯得極其不尋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