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我們獲取更多權威資訊!
體育生上大學後只能學習體育相關的專業嗎?萬一想學習非體育類專業該怎麼辦?如何讓自己不後悔當初的選擇?今天就為您做通透的講解,請看下文!
體育類專業
體育生選擇大學專業最多的是體育學,日前,高等教育評價專業機構軟科公布了「2020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排名」。今年的排名榜單包括96個一級學科,共有485所高校的4946個學科點上榜。其中體育學學科排名共有53所大學上榜,上海體育學院、北京體育大學位列前2%,武漢體育學員位列體育學院第三。
完整排名名單
中國最好學科排名主要是根據人才培養、科研項目、成果獲獎、學術論文、高端人才五個指標類別去進行對比,下設16個指標維度,共計50餘項反映學科競爭力的客觀量化指標。排名數據全部來自權威第三方,如教育部、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國際和國內文獻資料庫等,大家在填報志願選院校時可以參考此排名結果。
體育學學科的指標定義與權重
體育學具體包含哪些專業?
體育學是體育類專業的總稱,為一級學科大類,它主要包含七個二級學科專業。
1.運動康復
運動康復專業是新興的體育和醫學交叉結合的前沿學科,是為彌補我國健身康復人才緊缺的局面而開設的。
2.運動訓練
此專業主要有五大學習方向即新聞(體育新聞方向)、英語(體育英語方向)、旅遊(體育旅遊方向)、管理(體育管理方向)、教育(體育教育方向)。
3.體育教育
本專業主要培養適應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實際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專業基礎寬厚,具有現代教育觀念、良好的科學素養和職業道德以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並能從事學校體育科學研究工作、學校體育管理工作及社會體育指導等工作的多能一專體育教育專業複合型人才為目的的。
4.休閒體育
休閒體育專業,是2007年經國家教育部批准而設立的新專業,休閒體育學作為一門交叉學科專業的形成,既離不開體育學又離不開休閒學。
5.運動人體科學
以運動與健康相結合是運動人體科學專業建設與發展的基石,該專業突出實踐教學,培養過程中體現了體育和醫學相結合的特點;一些高校每學期會支出一部分經費培養學生們科研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因此本專業在體育類中具有很大的專業優勢。
6.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
社會體育是指職工、農民和街道居民自願參加的,以身體運動為基本手段,以增進身心健康為主要目的社會體育活動。社會體育專業學生主要學習社會體育方面的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從事社會體育工作的基本訓練,掌握群眾體育活動組織管理、諮詢指導、經營開發和教學科研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7.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
此專業要求學生熱愛民族傳統體育,有良好的身體素質。
不同升學途徑的體育生可以報考哪些專業?
不同的專業對於報考條件的要求是不同的,大家在填報志願時一定要注意區分自己屬於哪種類型的考生。
體育單招生:運動訓練、武術傳統與民族體育
高水平運動員:除了體育類專業,還可以報考非體育類專業、綜合類專業,如管理類、新聞、法律等,有些學校還可以任選專業。錄取時,招生辦公室根據考生志願投檔,由學校擇優錄取。
體育統招:體育教育,警察體育,運動訓練,民族傳統體育,社會體育,運動人體科學,新聞學(體育新聞方向),公共事業管理(體育管理方向),應用心理學(運動心理方向),中醫學(中醫骨傷科學方向)等。
其中體育教育和警察體育是最常見的,而體育教育一般為師範類。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體育的重視程度提高,體育生的就業機會也隨之增多。前段時間體育總局、教育部又頒發新政策,將體育學科納入必考範圍且分值比重上升,體育學科在基礎教育階段每年全國大約增加千萬級學生,學校將需要大量優秀的體育師資,體育教師不再是「候補」的角色,會與其他學科教師享受同等待遇。
社會體育培訓機構甚至體育用品供應商的業務量相對新政實施前都會有更大增長,這將為體育專業畢業生提供大量的就業機會!
此外,在政府工作報告也多次提及「體育」內容,「加強公共文化服務,籌辦北京冬奧會、冬帕運會,倡導全民健身,使全社會充滿活力、向上向善」,這些內容無疑明確了體育的重要意義和未來體育產業的發展方向,體育生的就業方向將越來越廣!
非體育類專業
體育生如果想學習體育學之外的專業怎麼辦呢?目前有考第二學位、跨專業考研等方式。
1.第二學位
第二學士學位是指學生在大學本科畢業獲得一個學士學位後,再攻讀列入國家第二學士學位招生計劃的第二學士學位,和全日制專升本一樣,屬於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學歷學位。
根據現行規定,獲得第二學士學位者,畢業後起點工資與研究生班畢業生工資待遇相同;未獲得第二學士學位者,仍按本科畢業生對待。
第二學士學位主要招收當年普通高校本科畢業並獲得學士學位的應屆畢業生,以及近三年普通高校本科畢業並獲得學士學位、目前未就業的往屆生。其他人員原則上不得報考。具體招生範圍由高校自主確定。
第二學位適合哪些學生報考?
1.想跨專業學習的同學
第二學位的目的就是培養複合型專業人才,那麼有了多重專業知識背景,在就業時會有一定的優勢。這些同學可以考慮讀第二學位,在校學習系統的專業知識,為就業打基礎。
2.考研難度極大的同學
比起考研,報考第二學士學位相對容易。如果你報考的學校和專業特別難考,其實第二學位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3.想改善學歷的學生
對於很多本科專業不合適考公務員,或者本科學校較差,想拿名校二學位改善最高學歷的學生都比較合適報考。
4.體育類本科畢業生
包括通過體育單招考上本科院校的學生在拿到學士學位後在規定時間內都可以攻讀第二學位,換一個非體育類的專業學習。
今年7月,教育部網站公布了2020年普通高等學校第二學士學位專業備案的結果。這份名單中共有497所高校,累計開設了3426個第二學士學位專業,工學類最多,有1153個,其次為管理學和理學,學制均為兩年。其中可報考的單招院校共70所,除單招院校外,大家也可以報考其它院校。
如果有意向院校,大家需要注意招生院校公布的招生簡章,注意報考條件和截止時間。
2.跨專業考研
跨專業考研,就是選擇非本專業課程作為研究或是考研目標,考試通過後即可學習非體育類專業。
現在管理類、法學、計算機專業、金融學、通信等專業研究生的報考一直是熱點,連續幾年來,這幾個專業的研究生也一直居高不下,前前後後排列在歷年考研十大熱門專業中。
體育類專業本科生如果想進行跨專業考研,只要符合院校的招生要求即可報考,另外跨專業考研一般在複試時有加試,但是零基礎學習一門新的專業難度較大,大家一定要慎重考慮。
如果選擇跨專業考研,哪些專業又比較熱門呢?根據第三方專業機構麥可思公司跟蹤撰寫的《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就業藍皮書)裡相關數據顯示,2019屆本科畢業生平均月收入為5440元,剔除通貨膨脹因素的影響,與2015屆相比,五年來本科生起薪漲幅為23.6%;高職畢業生平均月收入為4295元,五年來高職生起薪漲幅為15.7%。其中,計算機類、電子信息類、自動化類等本科專業畢業生薪資較高,2019屆平均月收入分別為6858元、6145元、5899元;鐵道運輸類、計算機類、水上運輸類等高職專業畢業生薪資較高,2019屆平均月收入分別為5109元、4883元、4763元。
體育類考生如何了解目標專業
為了將來不費周折,建議考生提前了解你要學習的專業,可以從以下幾個維度去考量:
1.弄清楚專業「學什麼、將來幹什麼」;
2.了解院校各學科的具體情況,是否為本校重點學科,師資力量及未來發展前景如何,通過高校的招生簡章等了解專業內涵,如專業培養目標、專業培養要求、研究領域、課程設置情況、各專業的學習年限等;
3.了解專業的就業方向,畢業後可以從事什麼工作,可以在哪些行業發展,同時對未來各專業就業形勢有所了解;
4.相關專業對身體健康狀況的特殊要求,合理規避限報專業,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
體育類考生如何規劃升學途徑
不同的專業志向決定了你的升學途徑,例如想學非體育類專業,就只能選擇高水平運動隊招生這種升學途徑或者讀專科院校。如果文化課和專項都很好只以考上理想大學為目的,可以採用「體育單招+高水平運動隊+體育統招」這種組合的升學途徑;如果文化課較差,專項比較強,建議首先考慮體育單招,因為它的文化課考察科目少,難度低,四科文化課成績在綜合分中只佔比30%,有低分高就的可能。
來源:頂尖運動員、軟科、山東高考一點通等
@中國教育在線山東站 中國領先的教育信息門戶網站
為您帶來權威的資訊